投资学张中华期末考试整理的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投资学张中华期末考试整理的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8f41227fc4ffe473368abdd

当储蓄不能完全转化为投资时,投资小于储蓄;

当投资不仅用完了国内储蓄,还利用了国外资金时,投资大于储蓄。 投资与储蓄

当投资与储蓄二者出现不一致时,下面两对概念便值得注意: 意愿投资与实现投资

意愿储蓄与实现储蓄(潜在储蓄) 投资与储蓄

意愿投资(投资需求):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部门各个经济活动主体计划(或愿意)的对投资品的货币购买能力的总和。(有投资意愿+有货币支付能力+买者) 实现投资:一定时期内社会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实际形成额。(实际形成的投资品+卖者) 投资与储蓄

厂商意愿投资与实际投资的差异,直接表现为厂商存货数量(包括意愿存货与非意愿存货)的变动:

当意愿投资小于实现投资时,存货积压,产品供大于求——减少投资,减少产量; 当意愿投资大于实现投资时,存货短缺,产品供不应求——扩大投资,扩大产量; 投资与储蓄

人们常常认为,投资供给包括资金、物资和劳动力。其实,资金仅是物资的货币表现。如果不考虑货币因素干扰(即货币的供求是均衡的),资金的供给和物资的供给是一致的。

对于净投资(新增加的投资)而言,投资供给的大小取决于社会产品用于消费和补偿后剩余多少,而后者正是我们所说的储蓄。 投资与储蓄

潜在储蓄: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储蓄的潜力。潜在储蓄(供给)从长期看取决于一国的自然禀赋和劳动力的增长;从短期看还决定于一国已形成的生产能力的大小及一定时期新增生产能力的大小。

实现储蓄: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用于消费后的剩余额,可称为国民总储蓄。实现储蓄是潜在的投资资金来源(潜在的投资供给)。 投资与储蓄

意愿储蓄(投资意愿供给):一定时期内社会愿意并能够提供的作为投资资金供给的储蓄数量。意愿储蓄在实物形态上表现为一定时期全社会愿意并能够提供的投资品数量。 由于受体制、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意愿储蓄和实现储蓄通常小于潜在储蓄。

投资与储蓄

相关概念的理解

在统计上,一定年份的实现储蓄(Y-C)与该年的投资实现额(固定资产形成额+存货形成额)总是相等的,不论投资是用于固定资产的形成还是存货的形成,也不论存货的增加是意愿的还是非意愿的。

意愿投资并不总是与意愿储蓄相等。当意愿投资<意愿储蓄时,投资的需求小于供给,导致投资不足,非意愿存货增加;当意愿投资>意愿储蓄时,投资的需求大于供给,导致投资膨胀,挤占意愿消费。 投资与储蓄

宏观投经济学上的“I=S”意味着实现储蓄(Y-C)与该年的投资实现额(固定资产形成额+存货形成额)总是相等的。“I=S”对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要增加投资,就必须增加储蓄(即实现储蓄); 储蓄和投资的总量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 储蓄只是潜在的投资资金来源,要使其成为实际的投资来源,必须完成从储蓄到投资的转化过程;

储蓄能否转化为投资,取决于利率r与投资的边际效率 MEI的关系; 储蓄转化为投资,不仅取决于储蓄和投资作为资本供给与需求在价值上的平衡,而且取决于储蓄所代表的物质内容是否与投资所要求的物质内容相一致。 投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主要内容

投资需求与投资供给的关系

需求约束条件下投资需求与投资供给的平衡 资源约束条件下投资需求与投资供给的平衡 投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古典经济学派:

投资供给创造投资需求。在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储蓄会全部转化为投资,二者不会出现不一致,储蓄决定等于投资决定。供给创造需求,投资则决定于储蓄。投资与利率负相关,储蓄与利率正相关,利率的变化可以自动调节投资与储蓄达到平衡。(资源约束型经济)。

投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凯恩斯学派:

在投资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储蓄并不能全部转化为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决定储蓄,需求决定供给。收入水平保证储蓄与投资相等(需求约束型经济)。 投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需求约束条件下投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投资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是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货币流动性偏好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利率下降总有一定限度,导致投资引诱削弱,于是投资不足产生。 需求不足→需求决定供给→投资决定储蓄→收入决定平衡。 投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需求约束条件下投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存在意愿投资需求不足这种现象,是不争的客观事实。其特征是产品供过于求,库存积压。 在意原储蓄大于意愿投资的情况下,产品市场能否出清,劳动力能否达到充分就业,都取决于意愿投资是否能够增加。意愿储蓄(投资供给)与意愿投资能否平衡,关键取决于意愿投资。

投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资源约束条件下投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投资供给紧张的原因在于: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由于预算约束软弱,地方政府、基层企业和非盈利机构都有着难以满足的投资扩张充动,而没有内在的约束力量。 资源约束→供给不足→供给决定需求→储蓄决定投资→利率决定平衡。 投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资源约束条件下投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投资供给紧张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

在投资过度的情况下,投资能否顺利实现,取决于投资供给(意原储蓄)能否增加,意愿储蓄能否与意愿投资平衡,关键取决于意愿储蓄 投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我国需求不足与资源约束同时并存的现实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经济一直存在明显的“短缺”特征,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成为一种常态,意愿投资大于意愿储蓄是经常性发生的问题。

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从上个世纪末期开始,我国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关系发生了由总供给不足到总需求不足的巨大变化。 投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我国需求不足与资源约束同时并存的现实

就业不足,生产能力过剩和物价普遍下跌,一时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中央政府不得不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刺激投资需求和扩大社会总需求。

然而,事隔不久,我国经济中又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和投资率过高的问题,投资需求的扩张遇到了能源、原材料和交通供给不足的制约。 投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我国需求不足与资源约束同时并存的现实

我国总需求与总供给非均衡的经常性和普遍性的形态已由过去的总供给不足转变为总需求不足。

原因: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在这种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必然发挥作用;我国基本国情的影响。

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主要表现为有效消费需求不足。 投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我国需求不足与资源约束同时并存的现实 就投资需求而言,我国的投资体制改革仍然没有到位。这是近年来我国经济中重新出现投资增长过快和投资率过高的主要原因。

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供给短缺也不是普遍性的短缺,而是由自然、技术等因素决定的资源性供给短缺,一般产品特别是消费品的供给并不短缺,还有相当比例的供给过剩。 我们将要面临是由市场经济本性决定的有效需求不足与自然、技术等因素决定的资源供给不足同时并存的现实。

第19章

投资周期概述

投资周期波动的概念

投资波动是指投资总量增长速度升降起伏的一种经济现象,可分为非周期性投资波动(由偶然的外在因素引起)和周期性投资波动(由必然的、内在的因素和自身运行机制引起)两类。 投资的周期波动一般要经历:波谷→上升波→波峰→下降波→波谷→上升波??这样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和阶段。 投资周期概述

投资周期波动的分类

按投资增长的阶段及波动的幅度,投资周期可以分为古典周期和增长周期两类:古典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判断古典周期的主要标志是投资额的增减。增长周期包括扩张和收缩两个阶段,不出现经济的负增长。

按投资波动变化所经历的时间长短,投资周期可分为长周期(康德位惕夫周期50年)、中周

期(朱格拉周期10年)和短周期(基钦周期40个月)。 投资周期概述

投资周期的形成原因:

投资周期形成的原因有10种:

①创新说——把经济周期和投资周期归因于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创造; ②消费不足说——把周期性归因于一般人用于消费的收入不足; ③投资过多论——把周期性衰退归因于投资过多;

④心理说——把周期性波动归因于人们悲欢和乐望的预期的交互作用。 投资周期概述

投资周期的形成原因:

⑤货币论——把经济的周期波动归因于银行对货币和信用的扩张和收缩; ⑥太阳黑子论——把经济周期和投资周期归因于太阳黑子的出现;

⑦政治因素论——把周期性衰退归因于政府采取制止慢性通货膨胀的政策; 投资周期概述

投资周期的形成原因:

⑧体制论——把经济周期和投资周期归于一定的经济体制;

⑨乘数和加速原理的结合——把经济周期归因于投资乘数和加速数的交互作用; ⑩不依赖外生冲击的经济周期模型理论。 投资周期概述

经济周期模型理论将上述九种解释都归结为依赖外生冲击的周期模型。 不依赖外生冲击的经济周期模型的理论假设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产生不是由外生力量所导致产生的,而是由经济系统内部结构所决定的;

从周期模型而言,就是由模型的数学构造决定了内生周期的产生。

投资乘数与加速原理

投资乘数的定义:

投资乘数指总投资增加所导致的收入增加的倍数。 乘数概念是英国经济学家卡恩在1931年提出的,1936年被凯恩斯用来研究投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倍数关系。 投资乘数与加速原理 投资乘数的产生机制:

当投资增加100亿时,它的直接效应是创造了100亿元的需求,在需求的拉动下,国民生产总值增加100亿元,即有更多的机器设备和其他资本物被生产出来。

但是,效应还没有完结,用于购买机器设备的这100亿又会以工资、利润或其他收入形式转化成提供这些资本物的人的收入。 投资乘数与加速原理 投资乘数的产生机制:

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这100亿的收入中会有80亿用来消费,这80亿的消费又会变成另一些人的收入,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不变,则这80亿的收入又会变成64亿的消费。 这种收入变消费、消费转化成收入的过程一直进行到收入为零时止,收入是500亿,也就是说新增投资100亿,引致国民收入总量增加了500亿。 投资乘数与加速原理 投资乘数的产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