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育英学校2016届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孟子》两章习题 新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安徽省合肥市育英学校2016届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孟子》两章习题 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8b1447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e

专业文档

18《孟子》两章

1.作家作品

孟子(前372—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邹人,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了《孟子》。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2.文言知识归纳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

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梗塞,不顺。) .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2)古今异义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古义: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指亲属。)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 .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士兵。) .(3)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

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贫困之苦。) ..所以动心忍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 .

(4)一词多义 【举】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被选拔。) 举大计亦死(发动。) 【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依靠。) 吴广以为然(认为。)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亡】

国恒亡(灭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因此。) 扶苏以数谏故(名词,缘故。) 3.主题解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进行比较,论证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要素是“人和”,即人心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根本条件为是否施行“仁政”,

珍贵文档

专业文档

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列举六位著名古人的事例,证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在此基础上,又从正反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最后提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重点突破

这篇课文是两篇小短论,从话题、结构等方面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点。 提示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由战争的因素推及治国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由成才的因素推及治国的道理,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提示二:两篇小短论提出论点的方式和行文结构是不同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先提出论点,再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属于“总起—分承—阐述—结论”的演绎式结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先讲述历代名臣成长史,再论述一般人的成长历程,然后由成才推及治国的道理,最后归纳出论点,属于“层进”的归纳式结构。

提示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以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属于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一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出来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也是属于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 5.难点攻克

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提示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谈的是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认为,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当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悠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只能从磨炼中来。

提示二: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指的是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在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因此才能只会从奋斗中来。

提示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也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诫谏,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是极端重要的,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统治者沉湎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6.结构图解

生于忧患 曾益其

生于忧患 (正面) 所不能

珍贵文档

专业文档

死于安乐 死于安乐

(反面) 国恒亡

01积累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

米粟( ) 拂士( ) 拂乱( )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池非不深也( ) ..(3)人恒过然后能改( ) (4)入则无法家拂士( ) ..(5)兵革非不坚利也( ) ..

3.指出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委而去之 今义: 古义: .(2)城非不高也 今义: 古义: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 古义: .4.各写一个含有加点词意思的成语。 (1)兵革之利 (2)寡助之至 ..(3)池非不深也 (4)得道多助 ..

5.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指出民心向背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谈“死于安乐”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揭示一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的句子是“ ”。 6.翻译下列句子。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7.古今有许多名言名句谈论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重要性,请各写出一句来。 (1)谈“天时”: (2)谈“地利”: (3)谈“人和”: 8.品读先贤,传承中华文化。学校开展“走近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以“我眼中的孔子是好学的”为开头写一段不超过100字的简短发言稿。

珍贵文档

专业文档

02课内精读

(一)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后面的题目。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兵革非不坚利也( ) .(2)委而去之( ) .(3)寡助之至( )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天下顺之 ..

11.请将“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成现代汉语。

12.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

13.孟子在两千年前就发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警示,请举一个事例谈谈你的认识。

(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后面的题目。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人恒过然后能改( )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

15.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的意思。

16.文中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有哪些相似之处?

17.两千多年来,孟子的许多思想一直对后人有着深远影响。请结合实际谈谈本文观点给你 的启示。

珍贵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