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湖南师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87105ffba0d4a7302763aa3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是我国第一所国立师范院校。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小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学校现有5个校区,占地168公顷,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主校区位于麓山,设有24个学院,3个教学部,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覆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等11大学科门类。湖南师范大学遵循注重内涵、强化特色、跻身一流的基本发展理念,朝着具教师教育特色、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综合型大学的目标奋力迈进!

学校主页: http://www.hunnu.edu.cn/hnsd/ 中文名:湖南师范大学 外文名: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简称: 湖南师大(HNU) 校训: 创办时

仁爱精勤(原国立师范学院院训)

所属地区: 中国 湖南 长沙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物理与信息科主要院系:

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 硕士点: 233个 博士点: 127个 院士: 校风: 地址:

2人

勤勉严谨 求实创新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路36号

1938年

间: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

师范

型: 主管部

湖南省教育厅

门: 学校属

211工程、小211工程

性: 现任校

刘湘溶

长:

知名校孙家钟,张慧廉,韩少友: 目录

邮编: 410006 博士后流

13

动站:

功,刘筠

编辑本段学校简介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并于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学校现有5个校区,占地168公顷,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主校区西偎麓山,东濒湘江,风光秀丽,是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

学校设有24个学院,3个教学部,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覆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等11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发育生物学等6个“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伦理学等9个“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18个“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和理论物理等3个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拥有

学校风景图集一(22张)

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1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78个本科专业;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语言文学和历史学两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中心等1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心);拥有蛋白质组学与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等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蛋白质化学及鱼类发育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及中药分析、低维量子结构与调控、高性能计算与随机信息处理等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多倍体鱼繁殖与育种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蛋白质组学与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等2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及石化材料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拥有洞庭湖流域资源利用与环境变化等4个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以及鱼类遗传育种、农用精细化学品、微生物基因工程药物、太阳能LED显示器及照明技术开发等4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是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单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00多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科研团队2个;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8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教学名师3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5人,湖南省“芙蓉学者”、“121人才工程”人选、“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05人,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17人。学校先后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积极引进人才、智力和资金,开展科研合作,并与俄罗斯喀山国立大学合作共建一所孔子学院。学校图书馆藏书340余万册,其中古籍20余万册,中外期刊4700余种。学校设有出版社,主办12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5种。

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近30万人,培养了一大批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校友遍布海内外。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3万多人,已形成多规格、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面向未来,湖南师范大学秉承“仁、爱、精、勤”的优良传统,遵循立足湖南、服务全国、走向世界、注重内涵、强化特色、跻身一流的基本发展理念,朝着具有教师教育特色、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综合型大学的目标奋力迈进![1] 编辑本段学校标志

校训

\仁爱精勤”校训的主要内涵是倡导师范仁道,追求高尚;倡导爱人以德,追求和谐;倡导研精思覃,追求真理;倡导勤奋踏实,追求卓越。

著名书法家严家龙书写的新校训

2006年师大以“仁爱精勤”的新校训替代了原有的“勤勉严谨、求实创新、献身教育、团结奋进”老校训。1939年1月14日,《国师季刊》创刊号发行,学校确立的“仁爱精勤”校训在该校刊上正式发布。“仁爱精勤”自廖世承先生提出来后,历经一代代师大人的长期奋斗中

积累形成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成为师大学子认同的价值追求。新时代的湖南师大,选择“仁爱精勤”作为校训,是对国师精神的一种回归。文字由著名书法家颜家龙书写。 校名字体

湖南师大校名字体

[2]

和国内众多师范大学一样,湖南师大的校名采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校名中的毛体字改进而来。 校徽

教工徽章

湖南师大学生徽章

[2]

学生徽章

1、校徽以湖南师范大学的首字母H和N进行创意简化组合,表现学校主体,更具有鲜明的湖南地方特色。

2、校徽也是一个“人”字,展现了学校以人为本,百年树人的办学理念,展示湖南师范大学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

湖南师范大学

3、校徽同时也是翻开的书本,表现湖南师范大学教书育人、开卷有益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教育行业特征。

4、校徽还像是竖起大拇指的手,寓意湖南师范大学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环境、一流的师资,培养一流的教育人才,成果丰硕、美誉远传,令人赞叹,使人叫好。 校歌

巍巍麓山,浩浩湘江,堂堂学府,源远流长。

承接涟衡形胜,汇聚四海英良,仁爱身修,精勤业广,兴我华夏,争做栋梁。 吸取科技精华,弘扬人文理想,仁爱身修,精勤业广,兴我华夏,争做栋梁。 编辑本段教师队伍

湖南师范大学现有专任教师1600多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科研团队2个;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8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教学名师3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5人,湖南省“芙蓉学者”、“121人才工程”人选、“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05人,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17人。学校先后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积极引进人才、智力和资金,开展科研合作,并与俄罗斯喀山国立大学合作共建一所孔子学院。学校图书馆藏书340余万册,其中古籍20余万册,中外期刊4700余种。学校设有出版社,主办12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5种。

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近30万人,培养了一大批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校友遍布海内外。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3万多人,已形成多规格、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中国科学院院士 姚守拙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筠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刘筠、姚守拙、梁宋平、谢自楚、王永久、杨向群、陈传淼 长江学者

张健、邓红文、冯建峰、RolfBodmer 芙蓉学者

李万程、姚新中、郑大华匡乐满、吴秀山、陈则、冯建峰、王贵国、王小刚、张友明、刘少军、向双林、蒋新苗、荆继良 国家教学名师 唐凯麟、白解红

湖南省教学名师

刘学明、黄琼瑶、李育民、周建社、凌宇、赵树勤、张怀承、尹笃林、王永久 国家级教学团队

英语听说读写基础课教学团队等3个 编辑本段科学研究

学校拥有发育生物学等6个“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伦理学等9个“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18个“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和理论物理等3个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拥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