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84f0ef0a3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1

7.道路遇过路电缆沟处,电缆沟两侧应设变形缝。 8.道路面层宜采用抗滑、耐磨措施。 9.郊区型道路、散水棱角宜作倒圆角处理。

10.收面时不得任意在路面上走动,面层应一次成活,采用原浆收面,禁止加浆或撒干水泥收面。

11.与电气安装紧密结合,合理安排道路浇筑时间,路面混凝土养护要派专人负责,并在终凝后及时开始养护,养护期为14d,路面养护期间严禁行人、车辆在上面走动,直至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通行,通行速度不得大于5km/h,防止车辆刹车破坏或污染道路面层。

12.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上下垂直,缝宽一致,上下贯通,缝中不得连浆。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25%~30%时可进行缩缝切割,填缝前,采用压力水或压缩空气彻底清除接缝中砂石及其他污染物,确保缝壁及内部清洁、 干燥。两侧粘贴美纹纸,防止污染面层。灌注高度,夏天宜与板面齐平,冬天宜低于板面1~2mm;填缝要求饱满、均匀、连续贯通。

13.道路坡度正确,防止积水。 (十一)、站区围墙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清水墙砖块应棱角整齐, 无变形、 裂纹, 颜色均匀,规格尺寸误差≤2mm。 2.砌筑砂浆的拌制、使用及强度应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的要求。

3.围墙基础、挡土墙采用毛石砌筑时,外露部分应进行工艺化处理,并防止污染面层。

4.砖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一般为砌块长度的1/2,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不得留直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2/3。砌体灰缝应厚度一致,砂浆饱满。

5.墙体不得有三分砖,七分砖要用锯切割。

6.清水墙勾缝前一天应将墙面浇水洇透,宜勾成凹圆弧形,凹缝深度为4~5mm,保证勾缝横平竖直、深浅一致、搭接平整并压实抹光,不得有丢缝、开裂和粘结不牢等现象。清水墙根部3皮砖范围及外露基础部分应采用1:2防水砂 浆粉刷。

7.围墙变形缝宜留在墙垛处,毛石基础与 墙体变形缝宽窄一致,上下贯通,不得出现错位现象。

8.毛石基础与墙体变形缝处理应到位,整体美观。 9.墙体抹灰砂浆用砂含泥量应低于3%。

10.墙面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洒水湿润。 11.墙面抹灰砂浆抹平、压实,砂浆中宜掺加适量的聚合物来提高砂浆的拒水、 防渗、 防漏性能。

12.抹灰基层不应少于两遍,每遍厚度宜为6~8mm,面层宜为7~10mm,但不超过10mm。

13.各抹灰层接缝应错开,避免位于不同基体交接处,抹灰层与基层以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

14.砂浆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振动和受冻,在凝结后应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损坏。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在湿润条件下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