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普通地质学A卷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5普通地质学A卷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70bf1a259eef8c75ebfb322

西 安 科 技 大 学 试 卷 参 考 答 案

2014 — 2015 学年第 2 学期

考试科目 试卷类型

地质学基础

A

命题教师 学生班级

普地命题组

一、名词解释(30分 每小题3分)

1、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2、岩石圈:地壳与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圈以上部分),都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统称为岩石圈。 3、矿物:能够独立存在于自然界的单质和化合物称为矿物;或者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4、角度不整合:不整合的一种类型,由于构造运动使不整合面的上、下两套地层不连续且产状斜交。 5、节理:指岩层、岩体中的一种破裂,但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没有发生显著的位移。 6、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

7、断层:岩层或岩体受力破裂后沿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了显著的位移,称之为断层。

8、风化壳: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在陆地上形成的一层不连续的薄壳称为风化壳。 9、溯源侵蚀: 又称为向源侵蚀,它是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加长的侵蚀作用。

10、构造运动:广义的构造运动是指: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的变位、变形以及洋底增生、消亡的机械作用和相伴随的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狭义的构造运动是指:产生褶皱、断裂等各种地质构造,引起海、陆轮廓的变化、地壳的隆起和拗陷以及山脉、海沟的形成等。 (回答广义或者狭义均可得3分)。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地幔、地核

2.裂隙式喷发、中心式喷发 3. 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T、J、K 4. 走向为120或300、倾向为30、倾角为56 5. 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 6. 地震波、震级

7. 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8. 牛轭湖 9. 大陆、山岳

0

0

0

0

三、判断题(5分,每小题1分)

1、× 2、× 3、√ 4、× 5、 ×

四、选择题(5分,每小题1分)

1、D 2、C 3、D 4、B 5、C

五、问答题(40分,每题8分,任选5题作答)

1.地质年代表?(制表或文字均可) 答案要点:

宙 代 新生代(Kz) 纪 第四纪(Q) 新近纪(N) 古近纪(E) 白垩纪(K) 1

显生宙 中生代(Mz) 侏罗纪(J) 三叠纪(T) 古生代(Pz) 二叠纪(P) 石炭纪(C) 泥盆纪(D) 志留纪(S) 奥陶纪(O) 寒武纪(?) 隐生宙 2.简述海底扩张的证据? 答案要点:

元古代(Pt) 震旦纪(Z) (1)地质现象的对称性:从洋中脊向两侧,基岩的风化程度有逐渐变深的趋势,同时海底地层有由薄变厚的趋势。(2分)

(2)洋中脊两侧磁条带的对称分布,正、逆向磁性异常的有规律的分布。(3分)

(3)洋中脊两侧地层分布的对称性,由洋中脊向两侧地层由新到老,最老的地层不早于2亿年。(3分) 3.简述断层的野外识别方法? 答案要点:

断层的识别标志很多,有的是直接标志,如构造线和地质体的不连续、地层的重复与缺失、断层面和断层破碎带等标志。有的是间接标志,如地貌水文标志等,它们都是识别断层的重要依据。

(1)地貌特征:由于断层上升盘岩石坚硬,上升盘和下降盘之间常形成陡崖,即断层崖;断层崖受到与崖面垂直方向水流的侵蚀切割,形成沿断层线分布的一系列三角形陡崖,即断层三角面。断层引起的断陷常常会形成带状或串珠状分布的湖泊洼地。地下水往往顺断层破碎带涌出地表,形成带状分布的泉水。断层两盘平移错动会产生错断的山脊,水系的突然转向也往往是断层存在的标志。(2分)

(2)地质界线或构造线不连续:任何地质界线或构造线,如地层、矿层界线,火山岩和变质岩的相带,岩浆岩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褶皱的枢纽和早期形成的断层等,如果受到横向或斜向断层的切割,则会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突然中断或被错开,造成构造线的不连续现象,这是断层存在的直接标志之一。(2分) (3)地层的重复和缺失:岩层如果被走向断层错断,则在平面上不会引起地质界线或构造线被错断的现象,但它会引起地层的重复与缺失。(2分)

(4)断层面(带)特征:断层面是判断断层存在的直接标志。由于断层的相互错动和摩擦,常在断层面及断面附近留下一些痕迹,如擦痕、镜面、阶步和构造岩等等。据此,可以识别出断层面,自然也就能判断断层的存在。(2分)

4.简述河流阶地的类型及形成过程。 答案要点:

根据基岩的出露情况和阶面上冲积物组成情况,河流阶地可分为四类: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堆积阶地和埋藏阶地。(4分)

形成过程:地壳相对稳定,下蚀作用逐渐减弱,侧蚀作用增强,发育较宽的河漫滩,形成宽阔的谷底。地壳上升,河流下蚀作用增强,河床下降,原来宽阔的河漫滩和谷底相对升高,最终高于一般洪水期水面,从而在河谷两侧形成平坦的台地。(4分) 5.比较三大岩类的主要区别? 答案要点:

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的基本部分。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2分)

岩浆岩:是由地壳内部上升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又称火成岩。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那里温度高达1300℃,压力约数千个大气压,使岩浆具有极大的活动性和能量,按其活

2

动又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未达到地表的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叫侵入岩。深成侵入岩颗粒较粗。浅成侵入岩颗粒细小或大小不均。喷出岩是在岩浆喷出地表的条件下形成,温度低,冷却快,常成玻璃质、半晶质或隐晶质结构,具有块状、流线、流面、气孔、流纹、条带状 构造等。(2分)

沉积岩:是地面即成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搬运、沉积固结等沉积而成,其主要特征是:①层理构造显著如板状层理、交错层理,互层;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波痕、石盐假晶、干裂、孔隙、结核等。常见的沉积岩有:直径大于3毫米的砾和磨圆的卵石及被其它物质胶结而形成的砾岩,由2毫米到0.05毫米直径的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由颗粒细小的粘土矿物组成的页岩,由方解石为其主要成分,硬度不大的石灰岩等。(2分)

变质岩:是岩浆岩或沉积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一类新岩石。和前两类岩石主要区别是变质岩属重结晶的岩石,颗粒较粗,不含玻璃质和有机质的残体。其主要特征是:①有的具有片理(片状)构造如片岩;②有的呈片麻构造(未形成片状),岩石断面上看到各种矿物成带状或条状等,如花岗片麻岩;③有的呈板状构造,颗粒极小,肉眼难辨,如板岩。4条带状、千枚状。(2分) 6.试述浅海沉积作用的特点。 答案要点:

(1)浅海的碎屑沉积:近岸以砂砾质为主,具不对称波痕,含大量生物化石,有良好的磨圆度和分选性,成分较单一。远岸粒度细,以粉砂和泥质为主,具水平层理,波痕不发育,分选性好,磨圆度不高。(3分) (2)浅海的化学沉积:A碳酸盐沉积——灰岩和白云岩;B硅质沉积——燧石等;C铝、镁、锰及海绿石沉积;D磷质沉积。(3分)

(3)浅海的生物沉积:生物碎屑岩(介壳石灰岩)和生物礁(岸礁、堡礁、环礁)。(2分) 7.论述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答案要点:

①地层学方法:地层层序律(叠置律),原始地层(未倒转)具有上新下老的地层顺序规律。(1分) 判断1:地层褶皱、倒转,利用沉积岩的原生构造,粒序层、底砾岩、泥裂、波痕、雨痕、交错层。(1分) 判断2:地层缺失或重复,建立区域乃至全球性的地层系统。(1分)

②古生物学方法:生物演化总趋势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1分)。老地层中保存有简单而低级的化石,新地层中含有复杂而高级的化石(1分)。不论岩石性质是否相同,只要它们所含的标准化石相同,它们的地质时代就相同(1分)。

③构造地质学方法: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使不同时代的地质体之间出现彼此切割或穿插关系,利用这种关系确定地质体形成的先后顺序和地质时代,叫构造地质学法(1分)。例如:切割、侵入和包裹关系。(1分) 8. 论述矿物最基本的鉴定特征。 答案要点:

(1)形态:矿物的单体及集合体的形状,即单个矿物晶体的结晶外形和同种矿物聚集成群产出所构成的组合形态。(1分)

(2)颜色:是矿物吸收不同波长可见光的反映,取决于矿物所含色素离子的成分,所以矿物一般具有固定的颜色。但是也受所含杂质、表面状况或后期风化程度的影响。(1分) (3)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比矿物的颜色更稳定。(1分)

(4)光泽:矿物新鲜面反射、折射光线的能力,与矿物的表面特征和内部结构有关(1分) (5)透明度:矿物能使光线透过的能力,其决定于晶体中阳离子类型和键性。(1分)

(6)硬度:矿物抵抗刻划、磨擦的能力,决定于其内部质点间的联结力,由电价高、半径小的离子组成的矿物较硬。(1分)

(7)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的平面裂开的性质。裂开的平面称为解理面。易裂开称解理好,反之则差(1分)

(8)断口:一些单体矿物受力后不是沿一定的平面方向破裂,而是呈不规则状破裂,这种破裂面称为断口。(1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