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花卉产业链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毕业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云南花卉产业链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毕业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6f0bb380912a2161479299f

云南大学2006级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张松波 云南花卉产业链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

的利益,而在花卉淡季花卉价格暴涨,又造成花卉价格的不稳定,造成销售风险。以花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家庭式生产使得分工协作机制难以形成,进而导致组织化程度不高,小而全的生产模式使得花卉生产者难以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进行生产技术的集中突破,也难以集中力量引进高品质的品种和花卉产品的更新换代。

第二,缺乏科学的花卉生产种植技术是云南花卉产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鲜切花的品质及鲜切花生产的非可持续性。云南花卉目前的生产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滇池流域范围内,没有科学的种植技术,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及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几乎是一种非常普遍现象,其带来的弊端:一是环境污染,花卉作物容易生病虫害,导致品质下降;二是使得花卉作物长久以来产生的对化肥的依赖性,不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三是花卉种植区域土壤养分流失过快,部分花农不惜血本更换土壤,导致成本急剧增厚,且在当地造成恶性的引导作用。

以化肥的使用为例,据保守估算,云南花卉目前整体的化学肥料使用量约为15万吨/年(规范企业生产用量约为400公斤/亩/年,农户生产用量约为500公斤/亩/年),按每平方公里计算用量为化学农药使用量约为650吨/平方公里/年,是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吨/平方公里/年的上限用量的29倍,是我国农业行业平均化肥使用量的16倍(规范企业生产用量约为2公斤/亩/年,农户生产用量约为4公斤/亩/年)。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由于没有科学的防治方案,目前云南省大部分农户只能靠并不专业的农药经销商的推荐或自己的经验进行病虫害防治,而这种做法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往往导致大量的农药浪费。

表2 云南省鲜切花种植化肥使用量

类别 花卉种植企业 花农 合计 种植面积 (万亩) 17 35.5 52.5 单位面积使用化肥量 (公斤/亩/年) 400 500 —— 总种植面积使用化肥总量(吨/亩/年) 6.8 17.7 24.5 第三,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花卉龙头企业。目前,以家庭为主的种植方式仍然占有较大比重,花卉企业所占的比重在全省花卉市场只占少部分,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花卉企业比例较少,呈现出“有数量,缺巨人”的现象。缺乏

- 10 -

云南大学2006级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张松波 云南花卉产业链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

龙头企业,不仅使得云南鲜花在市场上无法形成统一的品牌,而且及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难以发挥,进而对整个花卉产业的带动力不足,产业开拓市场的能力偏弱。

(三)物流环节——物流渠道不畅,专业化程度欠缺

第一,物流不畅较为突出地表现为整体运输能力不足和运输成本偏高。昆明尚未有货运航班营运,花卉运出主要依赖客运航班,但昆明机场客运航班舱位无法适应花卉运输的需要,特别在节假日省外市场需求量较大时,很难保障货运舱位。国际航班较少,运力有限,运价较高。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是目前云南鲜花的主要市场,昆明到以上市场的航班较少,远不能满足云南出口花卉的需要,且运价较高。而由昆明至中东、欧洲一线根本就没有直达航线,出口到上述地区的花需要进行多次周转,运输时间长,鲜切花品质没有保障。总体来看,云南省花卉的国内运输由于运力结构不合理,经常造成花卉运不出去和运价居高的情况。在全国各地大力发展花卉生产的背景下,云南鲜切花的整体优势也被过高的运输成本所减弱,降低了市场竞争力。而对国外市场的运输,则由于运力不足,运费占销售价格的比例太高,极大地挫伤了花卉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也阻碍了云南花卉向远距离、高层次的国际市场开拓的步伐。因此,建立高效快捷、运输成本较低的运输渠道,已经成为云南花卉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物流不畅还表现在运输过程缺乏冷链仓储保护。云南省鲜切花外销受到制约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是产地采集后、短程运输、中转运输过程中没有全程的冷链保护,导致采后保鲜的关键技术环节——持续冷链经常中断,使“云花”的售前保鲜期大大缩短,并对花卉到达目标市场的品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虽然近年来云南花卉在生产技术、采后技术方面进步很大,产品的产地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冷链系统的建设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使云南省出口花卉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严重下降。另外,云南省花卉出口外运服务也有待改善,花卉熏蒸技术比较落后等因素导致了出口鲜切花质量的降低。

(四)销售环节——市场观念落后,现代营销手段缺失

第一,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是全国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云南省90%的鲜切花在这里交易,销售到国内70多个大中城市和海外市场。虽然斗南花卉市场比过去

- 11 -

云南大学2006级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张松波 云南花卉产业链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

有了很大改善,但市场内拥挤,秩序混乱,与农贸市场差不了多少,离现代花卉交易市场要求则相去甚远。随着花卉产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花农自产自销方式和市场观念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的激烈竞争。以批发为主的经营模式中,花农的花没有经过够预处理,品种零散杂乱,好花难以参与市场竞争,流通环节过多,利润被多次分配,使得种植者获得的收益最小。这些都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包装、冷藏等相关企业的优势得不到体现,造成了利润在各环节之间的不合理分配,不利于花卉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规模的扩大,分散经营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手段,具有国际花卉贸易运作经验的经济合作组织缺乏,市场是多变的,靠单个花农很难去把握,信息收集的不对称,使得千家万户的分散种植经营在品种选择和规模控制缺乏合理规划,农户的分散经营,盲目生产,不能根据花卉产品和市场状况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营销手段和策略去销售花卉产品,也不能有效的实行信息的相互反馈,满足不了国际市场对鲜切花的批量和品质要求。由于缺乏完善的市场网络和产品通路,市场开发能力弱,导致云南省花卉产业出口总量小,不能有效带动整个花卉产业的发展。

四、云南花卉产业链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针对云南花卉产业在产业链方面存在的生产阶段投入大,前期的选中育苗和后期的物流及销售环节薄弱等问题,要想从整体上提升云南花卉产业的竞争力,就需要积极构建鲜切花产业链的多维发展模式,以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纵向产业链的改善及优化,主要通过强化和改善花卉产业链,从而促进整体产业链的优化;二是横向产业链的拓展及延伸,主要通过加强花卉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充分发挥花卉产业的聚集作用,从而促进产业价值链的提升;三是政府、花商和花农“三位一体”的立体花卉产业链的构建。

(一)纵向花卉产业链的改善及优化

与云南鲜切花“烂市”形成鲜明反差,花卉大国荷兰的花卉生产、销售、科研、推广、培训、相关设备等各个环节,一般都是由独立的专门公司承担,由行业协会协调衔接。一般情况下,生产者不参与销售,销售者不直接从事生产,种

- 12 -

云南大学2006级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张松波 云南花卉产业链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

花的不繁殖种苗,繁殖种苗的不生产花卉,分工极其明确,这既有利于花卉业主集中精力从事单项工作,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率,又有利于花卉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由于荷兰建立了发达的拍卖、批发、零售体系,特别是拍卖市场的高速运转,使花卉市场需求稳定,产品价格波动相对较小,生产者、销售者不必采用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来规避市场风险,生产者只关心如何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从而使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达到顶峰。 因此,要促进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首先要从加强和改善花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入手,不断提升各个环节的效益,促进产业链的优化发展。

1、选种育苗环节——加强科研创新,注重品种保护

第一,应充分发挥云南省种植资源优势,加强对花卉科研创新的投入,加强花卉品种的质量创新和新品种的研发,使得新培育的花卉品种能顺利的转化为经济优势。政府应积极鼓励相关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牌,不宜过度依赖国外品种的引进,而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花卉种植基地;选种时注意花卉种植品种的质量,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给与宏观指导,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的相对优势,选择合适的花卉品种。

第二,加强对花卉新品种的保护,在政府实行的科技创新奖励过程中,应该适当调整奖励机制,协调好科研过程的投入和科研结果的投入,达到降低科研风险成本的同时,真正达到科研激励的效果。

2、生产环节——依靠科技创新,培育龙头企业

第一,改变传统的家庭种植方式,逐步转化到依靠科技创新的轨道上来,由数量扩展型转变为效益质量型;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鲜切花的保鲜处理,延长花卉的观赏时间,加强鲜切花的技术处理、保鲜和切花养护管理技术的推广;加快生态花卉生产种植技术研究的步伐,大力扶持节水农业、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生产技术在花卉生产中的利用;提高花卉生产者的组织化管理,按照产业分工原则,集中力量进行技术突破和科技创新共享,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搞大而全和小而全,而是建立便于统一管理的专业化花卉生产基地;对花卉生产的花农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和市场意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市场意识,根据销售过程中合作经济组织提供的市场信息,在种植品种和面积上来协调生产,建立市场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