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调查研究(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调查研究(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660859a102de2bd960588c9

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论文

极性,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培训机会少,教学活动形式单一,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和制约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总体进程。针对农村幼儿教师现有的生存现状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策略。

(一)社会应对农村幼师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加大政府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减轻经济负担。西部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工资几乎是农村幼儿教师生活的唯一经济支柱,虽然近些年来有所提高,但与城市幼儿教师及其他职业相比,大多数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刚起步,生活还处于贫困水平。在地方财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应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划分相关政府部门在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上的责任,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确保教育支出稳定增长和真正到位,缩小城乡学校间的差距。在政府确保教育投入到位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保证农村幼儿教师的生活基本,政府提供支持,完善幼儿教师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幼儿教师的薪金待遇。为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待遇,保证农村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稳定教师队伍,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应会同教育部门积极探索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如制定幼儿教师待遇的最低标准,保证农村幼儿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并强制用人单位执行。

(二)改善办园条件

其实发展幼儿教育不能片面追求建园率、入园率,不能简单地认为把不合格的房舍改造一下就是幼儿园了,就等于发展了幼儿教育。

11

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调查研究

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利于幼儿及幼儿教育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应该积极利用当地各种资源发展幼儿教育,但是必须确保幼教机构的质量。这样会吸引更多幼教专业毕业生来发展农村幼教,可以改善农村幼儿教师压力大,辛苦的状况,同时“新血液”的注入也有利于提高老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三)幼儿园教师自身为改变这种现状而努力

改善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生活态度,离不开幼儿教师自己的主观努力。幼儿教师应在职业态度、调试心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等方面做出努力。

1、建立积极的职业态度。

积极的职业态度是一个人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态度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职业生活是否幸福,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就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因此,职业态度不仅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还影响她们的职业生活质量和心态,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可见,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村幼儿园教师不仅要正确认识幼教工作的性质和价值,还要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工作。

2、学会基本的心理调试

幼儿教师要正确认识压力,合理应对压力。在工作中遇到压力,不要把焦虑和忧愁封锁在内心深处,应主动积极地通过自我沟通的方法来加强自我暗示。比如对自己说“相信自己,没错的”,“机会是均等的,只有准备了机会才能到你身边”等等。这种自我激励和自我

12

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论文

暗示的方法能使教师豁然开朗、恢复信心,摆脱困境;幼儿教师还要着眼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自己学会有规律、有效率地生活,从而减轻压力对自己的影响。

3、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农村幼儿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是农村幼教发展的一个因素,因此教师要不断进行反思。重构自己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看法,反思是幼儿教师主体在教学情境中发现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发思考和行动的过程,能促进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调整和提高自己的教育行为。现在的许多幼儿教师主要靠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知识不更新,方法不改进,又不善于总结,因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自我的圈子里往复和循环。这会造成幼师在教育方面会形成单一的,过于死板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情境重要学会反思,才能更好的获得专业化的发展。因此学会反思,就成为教师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成为每一个教师联系日常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研究的首要任务。同时农村幼儿教师要不断进取,加强理论学习,更新专业知识。做一个积极的学习者,要不断地更新知识,适应工作变化。

(四)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加强与教师的情感沟通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孩子入园的第一天开始,幼儿教师就成为了孩子的知识和能力启蒙的关键人物。家长与教师之间关系的好坏,会影响孩子们最初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作为孩子的家长,

13

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调查研究

应该为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做出努力。

1、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培养与教育子女不仅仅是把孩子交给教师,更多的是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共同作用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因此家长也要履行自身的教育职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大多数幼儿家长都是每天把孩子匆忙的送入园内,只是和孩子告了别然后就离开,缺少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大部分家长也很少参与园内组织的师长交流活动。长此以往,导致了家长缺少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对幼儿教育知识的匮乏,不利于家校沟通。因此,家长自身也要不断改变这种“寄托式”的教育观念,应做到以下三方面:

a、家长应及时了解幼儿的成长信息,通过网络或是书籍学习一定的育儿知识和幼儿教育的方法,发挥自己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b、家长积极配合幼儿教师做好幼儿教育的全面工作,主动参加园内组织的家长见面会,交流育儿经验,更好地融入到幼儿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当中,要明确自己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c、由于幼儿天生好动、爱玩,所以家长可以通过周末或是闲暇时间带孩子外出郊游,也可以通过一起劳动的方式教育子女,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家长与孩子的感情,而且可以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2、家长积极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