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宪法 2014年公共基础知识(基础精讲班)李梦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1.宪法 2014年公共基础知识(基础精讲班)李梦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64912f7daef5ef7bb0d3c1b

第一章 宪法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省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管理、公文、文史、科技、时政省情等方面。

公共基础知识的特点:

1. 范围广泛,内容庞杂切忌面面俱到,考察的是广度,并非深度 2. 把握重点,有的放矢法律、经济、政治、公文、管理 3. 熟悉真题,掌握规律各省知识点重复比例较高 4. 日常积累,善于总结 各部分考察重点:

1.法律: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考点重复考查。新法也是考察重点。 2.经济:市场经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 3.政治:马列毛邓三科和结合时政 4.管理:行政组织和人事制度 5.公文:2012 党政新公文

6.科技:重大科技成就与生活中的科技

7.文史:多个点重复考查,主要考察记忆理解能力 应试技巧:排除法 推荐方法:反复记忆法、口诀法 宪法 宪法基本理论 宪法概述 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渊源和结构 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宪法概述: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保障公民基本权利,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

宪法特征:①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内容、法律效力、制定修改程序 ②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书“宪法就是写着公民权利的一张纸”----列宁 ③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四个第一”宪法

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 美国宪法 2.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法国 1791 年宪法 3.世界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18 苏俄宪法 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宪法:1954 宪法

补:1215 英国《自由大宪章》;世界上第一部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性文件。 口诀:87 美国反,91 法国看,18苏俄在扯淡,54 跟着苏俄转。 宪法的基本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权力属于人民原则)

—1—

2.基本人权原则(保障公民权利原则)2004 3.法治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1999 4.权力制约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口诀:主人法制

【例题 单选】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 A. 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国体或者国家性质 B. 反对“三权分立”,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体或政权组织形式 C.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法的渊源和结构: (一)宪法的渊源

1.宪法典(1982年) 2.宪法性法律 3.宪法惯例 4.宪法判例(我国没有) 5.国际条约。

(二)宪法典的结构:序言:包括制宪宗旨、目的和指导思想、国家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正文: ①国家和社会生活诸方面基本原则;②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与国家机构;③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附则:对特定事项需特殊规定而作的附加条款。具有特定性和临时性(我国宪法无附则) 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则是宪法的实践。

1.宪法的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 2.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 3.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表现。核心价值:限制国家权力(规模/职能/行为方式)保障公民权利。 【例题 单选】宪政的基本精神是( )

A. 建立有限政府 B. 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 C.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 D. 宪法能够得到严格的遵守和执行 新中国宪法的历史:新中国先后颁布了一个宪法性文件和四部宪法,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 年宪法、1975 年宪法、1978 年宪法、1982 年宪法。

四次宪法修正案:1988 年修正案、1993 年修正案、1999 年修正案、2004 年修正案。

1988 年:私营土地可转让。1993 年:初级特色市场立,五县联产政协制。1999 年:法治邓论分配多,私营统分反革命。2004 年:三个代表乡里变,社保人权土地偿。

—2—

口诀(68)宪法修正案1988 年:私营土地可转让。1993 年:初级特色市场立,五县联产政协制。1999 年:法治邓论分配多,私营统分反革命。2004 年:三个代表乡里变,社保人权土地偿。

【例题单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的规定是( )。 A. 1988 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B. 1993 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C. 1999 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D. 2004 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口诀(68)宪法修正案

口诀:“2004 年:三个代表乡里变,社保人权土地偿。”中的土地偿。

【例题 单选】依据《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B.休息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 C.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D.2004 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口诀(68)宪法修正案口诀:“2004 年:三个代表乡里变,社保人权土地偿。” 【例题 单选】根据《宪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每届任期是( )。 A. 1 年 B. 3 年 C. 5 年 D. 10 年

国家制度:国体、政体、选举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政党制度和政协制度

国体:1.国体(国家性质)即人民民主专政: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实行专政。境内外敌对势力:A.民族分裂势力 B.宗教极端势力 C.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特色: “十六字方针”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协制度: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形式。区别:人民和公民。 【例题 单选】我国宪法对公民一词的含义是指( )

A.在我国享有政治权利的人 B.在我国年满 18 周岁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C.在我国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D.在我国出生的人

【例题 单选】凡是有我国国籍的自然人就是我国的公民,这属于( )

A. 政治概念 B. 法律概念 C. 政治概念也是法律概念 D. 不是政治概念也不是法律概念

政体: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3.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3—

选举制度:(一)普遍性原则 (二)平等原则 (三)直接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四)秘密投票原则 口诀:普遍平等与秘密,公民十八有权利。直选间选县为界,城乡同票一比一。 (一)普遍性原则 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

1.中国公民 2.年满十八周岁 3.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二)平等原则

1.每个选民只能在一个地方有一个投票权。不承认任何选民因民族、职业、财产状况、家庭出身、居住情况的不同而享有特权。

2.更加着眼于实质上的平等实行同票同权原则,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

【例题 单选】我国的《选举法》规定,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每一聚居的少数民族都应有人民代表大会,这一规定的出发点是( )

A. 维护民族团结 B. 实现民族平等 C.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D. 促进少数民族发展 (三)直接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间接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由下一级人民代表选出。

直接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出。 (四)秘密投票原则:无记名投票。

同意、不同意、弃权、另选他人,不能亲自书写的可以委托他人代写。 口诀:普遍平等与秘密,公民十八有权利。直选间选县为界,城乡同票一比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注:民族乡不是自治地方。自治地方的法院、检察院不是自治机关。人民

【例题 多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统一领导与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结合 B.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 C.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1)民族立法权(人大才能制定单行自行条列) (2)变通执行权 (3)财政经济自主权 (4)文化、语言文字自主权 (5)组织公安部队权(经国务院批准) (6)少数民族干部具有任用优先权

特别行政区制度:全国人大:1.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2.制定并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专属权。全国人大常委会:1.对基本法的解释权;2.特区立法的备案审查权(特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只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常委会认为有问题,可以发回,但不能撤销);3.特区进入紧急状态的决定权 口诀:人大设区定制度,制修基法它专属,常委释法加审查

国务院:1.负责管理与特区有关的外交事务 2.管理特区的防务 3.任命特区行政长官及其他主要行政官员 4.

—4—

(不包括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