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2)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2)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5a6638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3d

撒娇到这种地步,宋江舍得杀吗?

1.本文作者认为李逵很会撒娇,而且还结合具体事例进行了分析。那么,根据作者的看法,你觉得下面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李逵“很会撒娇”吗?请写出你的看法和理由。

吴用道:“小生凭三寸不烂之舌,直往北京说卢俊义上山,如探囊取物,手到拈来,只是少一个粗心大胆的伴当,和我同去。”说犹未了,只见黑旋风李逵高声叫道:“军师哥哥,小弟与你走一遭。”宋江喝道:“兄弟,你且住着!若是上风放火,下风杀人,打家劫含,冲州撞府,合用着你。这是做细作的勾当,你性子又不好,去不的。”李逵道:“你们都道我生的丑,嫌我,不要我去。”宋江道:“不是嫌你,如今大名府做公的极多,倘或被人看破,枉送了你的性命。”李逵叫道:“不妨。我定要去走一遭。”吴用道:“你若依的我三件事,便带你去;若依不的,只在寨中坐地。”李逵道:“莫说三件,便是三十件也依你!”吴用道:“第一件……”

2.为什么作者认为文中划线句李逵说起来“非常自然”,而武松、林冲说就“非常不合适”呢? 3.文章末尾说“撒娇到这种地步,宋江舍得杀吗?”可是,宋江最终还是杀了李逵。那么,宋江是怎样杀了这个“蛮勇粗鲁”的李逵的?他为什么这么做?

【答案】1.这段话可以看出李逵很会撒娇。首先,他请求同去时,自称“小弟”,带着乞求之意;其次,被拒绝时,他没有发火,而是贬低自己,说他们嫌弃自己“丑”不让去,显得自己很可怜、被看不起;第三,当吴用提出条件时,他说“三十件也依你”,让人心生不忍,极大地满足了吴用的要求,吴用怎会拒绝?所以说,李逵确实很会撒娇。

2.因为武松是一个嫉恶如仇,武艺高强,有勇有谋而且非常理智的人,这样“撒娇”的话显然不适合他;而林冲的性格特点是谨小慎微、机智果敢,敏锐而侠义,这样的人显然也是和“撒娇”无缘的。(意对即可)

3.宋江给李逵服了毒酒;因为宋江认为,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所以,担心自己死之后,李逵造反,坏了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于是,毒死了李逵。 【解析】

1.题干给出了人物性格,即李逵“很会撒娇”。要求根据题干所给的文字分析。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文章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军师哥哥,小弟与你走一遭”中自称“小弟”;“你们都道我生的丑,嫌我,不要我去”是在说自己很可怜以求同情;“莫说三件,便是三十件也依你”是立下保证。这几处描写都能说明李逵“很会撒娇”。 2.考查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哥哥,你也是个不平心的人。你的爹便要取上山来快活,我的娘由他在村里受苦。兀的不是气破了铁牛的肚子”是李逵的撒娇之语。说明“撒娇者总是主动地把自己放在依附的位置上,通过一种人格上的屈尊来换取对方的恩宠”,很符合李逵的身份。而武松是一个武艺高强,有勇有谋而且非常理智的人;林冲是谨小慎微、敏锐侠义之人。显然两人不会撒娇的。也就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3.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征方腊之后宋江被奸臣蔡京、高俅等下毒所害。他知道了自己中毒后,性格鲁莽的李逵出于义气,会为自己报仇。李逵必然造反,造反之后朝廷必然会给李逵反贼的名号,那样的话

梁山好汉千难万苦立下的功劳就全都白费,到头来依然还是反贼草寇,坏了自己的忠义之名,于是便骗李逵来喝下毒酒。宋江毒死李逵,完全是为了隐藏他想造反的秘密和他忠君的美名不被破坏,不过仅仅为了一个名声,就害了自己的挚友,未免让人觉得心寒。 四、文言文阅读

7.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桐城派古文,望溪开之,海峰继之,至惜抱而其传始大①,此天下之公言也。惜抱出于刘门,世几有“青蓝冰水”之喻。然惜抱之学,师法、家法,殆兼有之。惜抱之世父姜坞编修范,博闻强识,诵法先儒,与海峰友善,诸子中尤爱惜抱,每谈文,必令侍侧。惜抱幼时,即喜亲海峰,客退,辄肖其衣冠,谈笑为.戏,故编修授以经学,而复使受古文法于海峰。惜抱先生纂修秘书时,于文襄③雅重之,欲一出其门,竟不往。书竣,当议迁官,刘文正公④以御史荐,已记名矣,未授而公薨,先生遂决计去。既退归,梁阶平⑤

.相国属所亲传语曰:“姚君若出,吾当特荐,可得殊擢。”先生婉谢之,集中所谓《复张君书》也。南康.谢方伯启昆,见先生,退而叹曰:“姚先生如醴泉、芝草,使人尘俗都尽。”①此句中望溪、海峰、惜抱,依次为方苞、刘大櫆、姚鼐的号,世称“桐城三祖”。②这句话指姚鼐的伯父姚范是姜坞人,曾任编修的官职。③于文襄,清臣于敏中的谥号。④刘文正公,清臣刘统勋的谥号。⑤梁阶平:清代名臣和著名书法家梁治国的字。⑥谢启昆:清代官员,出生江西南康,曾任布政使等职。方伯,明、清时用作对布政使的尊称。怀刘海峰先生姚鼐 先生高卧楚云旁,贱子飘摇每忆乡①。 四海但知存父执,一鸣尝记值孙阳②。 于今耽酒能多少,他日奇文恐散亡。

脱足耦耕③如未晚,百年吾亦发苍苍。姚鼐得悉刘大櫆准备离开歙县问政书院,回故乡隐居,至为挂念。在赴湖南任乡试副考官途中写下此诗。①贱子:姚鼐自谦;②父执:父亲的朋友;孙阳,指伯乐。③耦(ǒu)耕:指二人并耕。后亦泛指农事或务农。绝句(其一)姚鼐 新蕉才展中心绿,芳杏将残半树红。 门掩小庭无客到,呼儿相对立春风。 1.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此/天下之公言也 B.于文襄/雅重之

C.辄肖其/衣冠

D.呼儿相对/立春风

2.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世几有“青蓝冰水”之喻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惜抱出于刘门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C.故编修授以经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D.未授而公薨 人不知而不愠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诸子中尤爱惜抱 先生遂决计去梁阶平相国属所亲传语曰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然惜抱之学,师法、家法,殆兼有之。姚先生如醴泉、芝草,使人尘俗都尽。

5.阅读诗文,回答问题。古文记叙姚鼐轶事,不仅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侧面描写。文中姚鼐辞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再结合两首诗歌推断一下:姚鼐辞官还可能有什么原因? 【答案】1.C 2.A

3.格外;尤其;离开;“属”通“嘱”,叮嘱(嘱咐)

4.(1)然而姚鼐的学问,老师的传授、家学的传承,大概两者兼而有之。

(2)姚先生(的气质品行)如同甘美的泉水、芬芳的兰草(“醴泉、芝草”作为专有名词保留也行)使人内心的凡尘俗气都消失殆尽。

5.(1)世人称颂姚鼐师承刘大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梁阶平让亲信传话要特别提拔他;谢启昆称颂他品行高洁。

(2)举荐姚鼐的刘统勋没有等到姚鼐上任就去世了;从甲诗中可以看出姚鼐在得知恩师刘大櫆归隐后,也有归耕田园的愿望;从乙诗可以看出姚鼐是个甘于淡泊,热爱自然,喜欢田园生活的人。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C项的停顿有误,应为:辄/肖其衣冠。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2.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自,从/自,从;C:用/用;D:表转折/表转折。故选A。

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诸子中尤爱惜抱”的意思是“众多子侄中格外喜欢姚鼐”,“尤”的意思是“格外”;“属”是一个通假字,必须先点明通哪一个字然后再解释,这样答案才完整。

4.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师”“殆”“醴”“尽”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5.(1)此题考查侧面描写的辨析。侧面描写,是指通过描写所要描写对象周围的人、事、景物,来反映、衬托被描写的主要对象。文章中他人对姚鼐的评价以及梁阶平提拔姚鼐的行动都属于侧面描写。(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从“刘文正公以御史荐,已记名矣,未授而公薨,

先生遂决计去”可知姚鼐辞官的原因。从甲诗中“先生高卧楚云旁,贱子飘摇每忆乡”可知姚鼐深受老师思想的影响,乙诗表现了姚鼐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选自《名人轶事》 作者:葛虚存 年代:清

参考译文:桐城派的古文,方苞是开创者,刘大櫆是继承者,到了姚鼐才开始发扬光大,这是天下人所公认的。姚鼐出自刘大櫆门下,世人常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比喻。然而姚鼐的学问,老师的教授、家学的传承,大概两者兼而有之。姚鼐的伯父姜坞人姚范曾担任编修,见闻广博,记忆力超强,记诵儒家经典并效法,和海峰关系友善,众多子侄中格外喜欢姚鼐,每当谈论诗文,必定让他侍奉身旁。姚鼐小的时候,就喜欢亲近刘大櫆,客人退下后,在穿戴上模仿成他的样子,学着刘大櫆谈笑的样子嬉戏,因此姚范传授他经学,却让他跟随刘大櫆学习古文。姚鼐先生编撰《四库全书》时,于敏中很器重他,想要他做门徒,竟然不去。书编完之后,正值讨论官员升迁的时候,刘统勋作为御史推荐了他,已经记下了名字,还没有授给官职刘统勋却去世了,姚鼐先生就决定离开。退隐之后,梁治国叮嘱亲随告诉他说:“姚先生如果想出来做官,我一定推荐你,可以得到特别提拔。”先生委婉地谢绝了他,这些都集中写成了《复张君书》。南康布政使谢启昆拜见了先生,回去后感叹道:“姚先生如同甘美的泉水、芬芳的兰草,使人内心的凡尘俗气都消失殆尽。”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予惟鼓山,全闽胜境也。其山自雪峰来鸾翔鹤翥①突然出于群山之间,雄伟峭拔,岩谷环复。其南则虎头诸峰,如笔格、如莲花、如牛羊驱而狮象舞。其东则巨海汪洋,当风收烟敛,万里一碧,远而琉球诸山,咸在目睫之下。西北则郡城百雉,市廛阛阓,杂遝鳞次。

[注]①翥:鸟向上飞。②市廛:古代城市中的民居。③阛阓:街市,街道。④杂遝:行人很多,拥挤杂乱。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朝晖夕阴(______)南极潇湘(______)万里一碧(______)咸在目....睫之下(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山自雪峰/来鸾翔鹤翥/突然出于群山之间 B.其山自雪峰来/鸾翔鹤翥/突然出于群山之间 C.其山自雪峰来鸾翔鹛鹤翥突然出于群山之间 D.其山自雪峰来/鸾翔鹤翥突然出/于群山之间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予惟鼓山,全闽胜境也。

4.甲文的“衔远山,吞长江”和乙文的“如牛羊驱而狮象舞”在描写法上有何共同点?各自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1.(1)指阳光明媚;(2)达到;(3)全,都;(4)全。 2.B

3.(1)欣赏景物而产生的情感,难道没有什么不同吗?(2)我认为鼓山是全福建最美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