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2006年高考地理备考复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建议2006年高考地理备考复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4cc2718a8114431b90dd8c6

2006年高考地理备考复习建议

汤国荣 浙江绍兴市教研室

一、05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Ⅰ试题特征

1.以热点问题为切口,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近年的文综卷比较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体现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2005年的文综卷仍然保持这一特色,命题取材十分注重现实问题,但在问题设计时强调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重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试题考查 “双基”的痕迹十分明显,并且突出了对所学知识的“活学活用”这一学习能力。如选择题1~4题,以“世界石油价格持续走高”这一热点为线索,考查了储油构造中油气资源的分布特征、石油运输线路上的自然环境特征、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油价上涨的原因等学科基本知识和能力;又如选择题5~7题,西亚地区一值是世界地缘政治冲突的热点区域,但试题设计时避热点而不谈,匠心独具地考查了大比例尺地图的空间定位能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球面距离判断能力,无不体现了地理学科基本的学习能力。再如跨学科综合题第39题,试题以东南亚“喀拉喀托火山”为材料,考查了等深线图中相对距离计算、国家及首都名称判断、板块名称判断、火山成因分析等基础知识和能力,从侧面关注了东南亚地震、海啸这一热点问题;学科内综合题第36题,通过对小区域土地利用潜力和开发利用应当注意的问题的考查,渗透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2.强化区域空间的判断,突出区域性特征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色,05年的文综卷地理部分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学科特征,并对考生提出较高的能力要求,如选择题第2题、属于无图考图题,第5~6题和综合题第39题,对教材和地图册上的区域分布图作了特殊的处理,放大了大比例尺,给考生以新颖的区域空间图,这就要求考生构建较好的“心理地图”和培养良好的区域空间思维能力。第12题则需对区域特征有较好的把握才能顺利解答,长江口表面水温17℃反映的季节应是秋季。综合题第36题则以我国亚热带小区域环境为背景,要求考生了解人类活动与区域环境特征的关系,体现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趋向。

3.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的考查表现得淋漓尽致

05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大能力的考查。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在今年的文综卷中显得尤其重要,全卷地理试题均与地理图像信息的处理密切相关。总计有地理图像8幅,涉及到地理示意图、区域分布图、地理模式图、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统计图等,丰富多彩的地理图像对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外,试题中还出现了不少与解题有密切关联的文字材料信息。学会看图、学会地理信息的获取和解读成为学好地理和考试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试题中的有些信息可以说是“题眼”,正确地加以获取和解读对解题的影响十分巨大,如选择题5~7题中的“亚洲”、第8~9题中的“原料指数”、第12题的图中信息“表层水温17℃”、第36题地形剖面图中的河谷形态及平面图中两条小路的间距、第39题中的“万隆”及经纬度分布特征等信息。

4.创新设计背景材料,突出对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

1

创新设计地理图像可以说是05年文综卷地理试题的一大亮点,“亚洲两个国家略图”、“工厂选址模式图”、“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统计图”、“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小区域平面图”等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创设新颖的背景材料能更好地考查出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能充分考查出考生的学习能力和潜能,有利于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在新的情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能比较好地考查出考生对地理“双基”的掌握程度,如选择题第10题,对三条曲线的判断,需要考生调动和运用“水温随深度而递减”、“盐度随深度而递增”(受长江淡水影响减弱)这两个基础知识。又如第39题第(3)小题对“火山喷发原因”的分析,需要调运和运用相关的板块运动知识。

5.开放式设问,侧重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今年的文综主观题部分大多采用开放式设问,旨在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如第36题的第(1)问要求考生根据小区域平面图中河流、小路、村落分布信息和三大剖面图中地形分布信息,描述三个剖面及小区域整体地形特征,第(2)问则要求考生探究土地利用潜力及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第(3)问要求考生综合相关气候、地形信息,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又第39题的第(3)问要求考生对火山喷发的原因作出合理的探究。采用开放式问答,既有利于考查考生的思维过程,又能检测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有利于发挥考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能综合考查考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值得广大中学地理教师和考生的关注。

6.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考查,综合意识有所增加

综合能力测试其综合性在今年的试题中也有较好的体现,“石油价格问题”、“区域合作问题”、“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政史地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除此之外,地理试题还渗透了相关的物理、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使试题的综合意识有所增加。如选择题第1题中渗透了物理学中水、石油、天然气密度大小的关系,第7题在解题的过程中则需要用到数学中三角形及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

7.探测潜能,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

高考地理试题强调考生对各学科知识整体把握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要求考生有较好的学习方法和较强的学习能力。2005年的文综地理试题在这方面表现的更为明显,或提供新型的图像,或提供新的地理知识,要求考生在新的情境下(教材中从未出现过的知识和图像),利用试题提供的信息材料,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处理寻找到问题的答案,这应该说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竞争。如选择题8~9题,创了设新颖的区位模式图,提供“原料指数”新的学科知识,要求考生具备新情景下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领悟题意中“运费”的要求,只考虑“运费”,工业最佳区位的选择应是运费最低的地方(考虑重量与运距的关系,运输重量越大,运距应越短),理解了这一要求,问题就迎刃而解。

又如试卷中出现四幅区域分布图,旨在考查考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能力,渗透着区域空间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分析法的考查。

再如综合题第36题和39题的相关问题的分析,也与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密切相关。首先是需要把握地理图像的分析方法,其次是把握地理问题一般的探究方法。例如第36题第(1)题对地形特征的分析,其实质是对平面图和剖面图的归纳分析,简单地说是“看图说话”的方法,从图中信息显示:AA′剖面是一个山地宽谷,BB′剖面是一个山地峡谷,CC′剖面是一个丘陵宽谷(注意海拔500米这一信息),因而从总体看该小区域的地形特征是山地、丘陵中分布着宽窄相间的河流谷地。而第(3)小题对“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的分析,则是一种问题探究的方法,通过审题可以体会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因涉及到两大方面:水能丰富与合适的建坝条件,然后以此为线索加以推导分析:影响水能多少的两大因素:流量与落差,而流量大小则与降水量与集水面积相关;建坝的良好地址是是否有峡谷分布。再如综合题第39题第(3)小题对“火山喷发原因”的分析,首先是思考火山形成的两大必要条件:岩浆及上升通道,然后再寻找这两大条件产生的原因是两大板块互相挤压。

8.侧重自然地理,试题难度偏大,部分考查内容超出了《考试大纲》要求

今年的试题中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之比为60:25,尤其是选修教材(一)的相关人文地理知识均未涉及。从总体上看,由于自然地理相关试题较多,且专业性较强,造成试题的难度较大,考生的得到分普遍

2

较低。如选择题第7题估算不同经纬上两点之间的球面距离,第12题判断时节问题对考生来说难度很大。综合题第36题对三大剖面地形特征的分析,一方面专业性太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很少涉及相关知识,难度很大,区分度很低(浙江考生抽样分析:难度系数为0.22,区分度为0.24)。综合题第39题对火山成因的考查则超出了《考试大刚》的要求,在现行中学地理教材和《2005年文科综合考试大刚》中都无法找到相关的知识内容。

二、高考自然地理的考核方向

表1.近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出现的主干考点

年份 试卷类别 考核知识 地球运动(地方时计算,夜长判断);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图绘制、地面状况变化对大2003年 新课程卷 气环流的影响以及对降水量变化的综合分析、风带的判断,气压带风带变化对气象的影响分析、气象条件对海战的影响分析) 文综卷Ⅰ 气候(气候类型及分布);水文(地下水补给、流量变化原因分析);地球运动(时间、季节判断);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横断山区地形特征、地质作用、河流水文特征) 水文(河流补给);大气运动(台风);气候(全球变暖);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华北某地地形剖面、降水类型及成因、降水带来的外力作用) 气候(季风方向、气候类型);大气环境(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地球运动(北京时文综卷Ⅲ 间计算);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中亚地区河流补给及流量变化分析、平原形成的外力作用) 地球运动(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判断经度及日期);水文(河流径流变化和洋流流向);大文综卷Ⅳ 气环境(大气垂直分层);气候(美国中部气候类型及特征分析、西欧与南美气温与降水比较分析);水文(秘鲁渔场形成的自然原因) 地质(储油构造、板块分布及运动、火山形成);地形(地形特征分析,地形对水能分文综卷Ⅰ 布的影响);气候(西亚气候特征、气候对水能形成的影响);水文(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特征) 2005年 文综卷Ⅱ 地质(板块分布及运动、地震形成);地面状况(地物辐射温度的变化);气候(地中海气候特点及分布规律);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渭河平原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 地质(板块分布、地震形成);地球运动(纽约时间计算);气候(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文综卷Ⅲ 判断);大气运动(等压线图中天气现象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 文综卷Ⅱ 2004年 通过对近年高考的命题走向分析,不难看出其考核的主干知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以日照图为信息载体,计算时间、判断节气、分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2)大

气运动(等压线图的应用分析),(3)气候形成、特征、分布规律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河流水文特征分析,(5)海水的盐度与洋流的分布规律,(6)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7)板块运动与地质灾害,(8)地域分异规律等。

自然地理试题的主要命题方向:(1)以地理图像为信息载体,考查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突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

从近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看,自然地理部分的考查侧重原理的“活学活用”,往往以地理图像(地理原理示意图、等自然要素统计图)为信息载体,通过对地理信息的获取与分析,悟地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例1】(2002年文科综合新课程卷)读图1,回答(1)~(3)(1)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于对地理值线图或

在充分领际问题。 题:

3

图1 某时海平面平均气压(单位:hPa)

A.1020、1012.5 B.1017.5、1020 C.1017.5、1015 D.1015、1012.5 (2)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A.南风 B.西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3)图示地区4月份因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交绥而降水较多的地方为

A.① B.② C.③ D.④

【简析】本题以亚欧大陆东部的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图为信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的图像信息处理能力和对等压线图的理解、应用能力。首先要分析图中等压线的分布特征,获取相关气压数值。第(1)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同一等压线图中相邻等压线的气压差是一个固定值,根据图中已知等压线的数值可确定本图的气压差为2.5hPa,再依据M处的等压线的分布特征:它的相邻等压线分别是1015线和1017.5线,可确定M处气压值是:1017.5、1015。第(2)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风形成的基本原理: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根据图中信息:N处位于北半球,且北侧气压低、南侧气压高,风应由南吹向北,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根据偏转程度的大小,N处的风向可能为西风、西南风或南风。第(3)题考查的知识是中国境内雨带的季节移动规律:4-5月位于华南地区;6-7月位于江淮地区;7-8月位于东北、华北地区。根据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位置的分布,4月份降水较多的地方应是④。

(2)以区域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特征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突出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特点之一,许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中才能加以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就地理学科而言,区域地理是基础,系统地理是重点,只有把二者有机地整合,才能提高地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目前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要求考生了解社会现象所发生的地域空间的基本区域特征,分析这些特征中作为该现象形成要素的地理环境特色,掌握现象发生的地理背景。

【例2】(2005年高考文综卷Ⅰ)图2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2

(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

(2)根据所给信息,说明该小区域土地利用的潜力及开发利用应当注意的问题。 (3)扼要说明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