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专题班习题详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行程专题班习题详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4707318964bcf84b9d57b3b

2007年行程专题班配套习题及详解

一. 相遇与追及

1. 某人沿电车线路行走,没12分钟有一辆电车从后面追上,每4分钟有一辆电车迎面开来。假设两个起

点站的发车间隔是相同的,求这个发车间隔?

解:设两车的距离为单位1。在车追人时,一辆车用12分钟追上距离为1的人。所以车与人的速度差为每分钟1÷12=钟1÷4=

14112。 在车与人迎面相遇时,人与车4分钟由相距1变为相遇,所以车与人的速度和为每分

14。 根据和差问题公式,车的速度为每分钟(+

112)÷2=

16。 则发车间隔为1÷

16=6分

钟。

2. 龟兔赛跑,全程5.2千米,兔子每小时跑20千米,乌龟每小时跑3千米,乌龟不停的跑;兔子边跑边

玩,它先跑了1分钟后玩了15分钟,又跑了2分钟后玩15分钟,再跑3分钟后玩15分钟,......。那么先到达终点比后到达终点的快多少分钟?

解:乌龟用时:5.2÷3×60=104分钟;兔子总共跑了:5.2÷20×60=15.6分钟。而我们有:15.6=1+2+3+4+5+0.6 按照题目条件,从上式中我们可以知道兔子一共休息了5次,共15×5=75分钟。所以兔子共用时:15.6+75=90.6分钟。 兔子先到达终点,比后到达终点的乌龟快:104-90.6=13.4分钟。

3. A、C两地相距2千米,C、B两地相距5千米。甲、乙两人同时从C地出发,甲向B地走,到达B地后

立即返回;乙向A地走,到达A地后立即返回。如果甲速度是乙速度的1.5倍,那么在乙到达D地时,还未能与甲相遇,他们还相距0.5千米,这时甲距C地多少千米?

解:由甲速是乙速的1.5倍的条件,可知甲路程是乙路程的1.5倍。设CD距离为x千米,则乙走的路程是(4+x)千米,甲路程为(4+x)×1.5千米或(5×2-x-0.5)千米。列方程得: (4+x)×1.5=5×2-x-0.5

x=1.4 这时甲距C地:1.4+0.5=1.9千米。

4.张明和李军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想向而行。张明平均每小时行5千米;而李军第一小时行1千米,

第二小时行3千米,第三小时行5千米,??(连续奇数)。两人恰好在甲、乙两地的中点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去相遇时间。由于两人在中点相遇,因此李军的平均速度也是5千米/小时。“5”就是几个连续奇数的中间数。因为5是1、3、5、7、9这五个连续奇数的中间数,所以,从出发到相遇经过了5个小时。甲、乙两地距离为5×5×2=50千米。

5. 猎犬发现在离它10米远的前方有一只奔跑着的野兔,马上紧追上去,猎犬的步子大,它跑5步的路程,

兔子要跑9步,但是兔子的动作快,猎犬跑2步的时间,兔子却要跑3步。猎犬至少跑多少米才能追上兔子? 解:此题是追及问题,需要根据S差?(v1?v2)?t求出追及时间t.

由“它跑5步的路程,兔子要跑9步”可得相同路程步数的比为5:9;由“猎犬跑2步的时间,兔子却要跑3步”可得相同时间步数的比为2:3=6:9。把“兔子跑9步”的距离作为单位1,同一时间内猎犬跑

page1of19

单位1的

65。时间一定则速度与路程成正比,所以猎犬与兔子的速度比为6:5,即速度差为(1-1656)=

16,

因此猎犬至少跑10÷=60米才能追上兔子。

6. 一个人原计划骑自行车由甲地去乙地,后来改为前一半路乘汽车,后一半路步行。汽车速度是自行车

速度的2倍,步行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一半,自行车速度为每小时10千米。求行这段路的平均速度?

解:设全程的一半为“1”,列式为

2÷(

120+

15)=8千米/小时.

7. 王刚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去,平常只用20分钟。因途中有2千米正在修路,只好推车步行。步行速

度只有骑车速度的

13,结果这天用了36分钟才到学校。王刚家到学校有多少千米?

13解法一:王刚这天比平时多用36—20=16(分钟)。这是因为步行比骑车慢所以步行了

步行24分钟的路程骑车只需24×

=8(分钟),所以骑车8分钟

行2千米,骑车20分钟行2×(20÷8)=5(千米)。列算式为

解法二:设走2千米路,原计划所用时间X分钟,根据速度比等于时间的反比列出比例式1:3=X:

[X+(36—20)],得出原来行2千米需8分钟,每分钟行2÷8=

14 (千米),从而可求出全长为

8.小方从家去学校,如果他每小时比原来多走1.5千米,他走这段路只需原来时间的

比原来少走1.5千米,那么他走这段路的时间比原来时间多几分之几?

解:速度提高后,所用的时间是原来的

45141445;如果他每小时

,可知速度是原来的l

34,原来的速度是1.5÷(1

34一1)=6(千

米)。 6一1.5=4.5(千米),相当于原来速度的,所用时间比原来多l÷一1=

13。列算式为

page2of19

9.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出发。相遇后,甲继续向B地走,乙马上返回,往B地走。甲从

A地到达B地。 比乙返回B地迟0.5小时。已知甲的速度是乙的小时?

解:相遇时,甲、乙两人所用时间相同。甲从A地到达B地比乙返回B地迟0.5小时,即从相遇点到B地这同一段路程中,甲比乙多用0.5小时。可求出从相遇点到B地甲用了0.5÷(1一遇时,把乙行的路程看做“l”,甲行的路程为

343434。甲从A地到达地B共用了多少

)=2(小时),相

,从而可求

10.一个圆的周长为60厘米,三个点把这个圆圈分成三等分,3只甲虫A、B、C按顺时针方向分别在这三个点上,它们同时按逆时针方向沿着圆圈爬行,A的速度为每秒5厘米,B的速度为每秒1.5厘米,C的速度为每秒2.5厘米.问3只甲虫爬出多少时间后第一次到达同一位置?

解:们先考虑B、C两只甲虫什么时候到达同一位置,C与B相差20厘米,C追上B需要20÷(2.5—1.5)=20(秒).而20秒后每次追及又需60÷(2.5-1.5)=60(秒);再考虑 A与C,它们第一次到达同一位置要20÷(5—2.5)=8(秒),而8秒后,每次追及又需60÷(5--2.5)=24(秒).可分别列出A与C、B与C相遇的时间,推导出3只甲虫相遇的时间

(1)C第一次追上B所需时间20÷(2.5—1.5)=20(秒).

(2)以后每次C追上B所需时间: 60÷(2.5—1.5)=60(秒). (3)C追上B所需的秒数依次为: 20,80,140,200,?. (4)A第一次追上C所需时间:20÷(5—2.5)=8(秒). (5)以后A每次追上C所需时间:60÷(5--2.5)=24(秒) (6)A追上C所需的秒数依次为: 8,32,56,80,104?. 所以80秒后3只甲虫第一次到达同一位置.

11. 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如果两人同向而行,甲26分钟赶上乙;如果两人相向而行,

6分钟可相遇,又已知乙每分钟行50米,求A、B两地的距离。

解: 先画图如下:

page3of19

【方法一】 若设甲、乙二人相遇地点为C,甲追及乙的地点为D,则由题意可知甲从A到C用6分钟.而从A到D则用26分钟,因此,甲走C到D之间的路程时,所用时间应为:(26-6)=20(分)。 同时,由上图可知,C、D间的路程等于BC加BD.即等于乙在6分钟内所走的路程与在26分钟内所走

的路程之和,为50×(26+6)=1600(米).所以,甲的速度为1600÷20=80(米/分),由此可求出A、B间的距离。

50×(26+6)÷(26-6)=50×32÷20=80(米/分) (80+50)×6=130×6=780(米) 答:A、B间的距离为780米。 【方法二】设甲的速度是x米/分钟 那么有(x-50)×26=(x+50)×6 解得x=80

所以两地距离为(80+50)×6=780米

12. 甲、乙两人同时从山脚开始爬山,到达山顶后就立即下山,他们两人的下山速度都是各自上山速度的1.5倍,而且甲比乙速度快,两人出发后1小时,甲与乙在离山顶600米处相遇,当乙到达山顶时,甲恰好下到半山腰。那么甲回到出发点共用多少小时?

解:由甲、乙两人下山的速度是上山的1.5倍,有:

⑴甲、乙相遇时,甲下山600米路程所需时间,相当于甲上山走600÷1.5=400米的时间。所以甲、乙以上山的速度走一小时,甲比乙多走600+400=1000米。 ⑵乙到山顶时,甲走到半山腰,也就是甲下山走了走山坡长度

1212的路程。而走这

12路程所需时间,相当于甲上山

÷1.5=

13的时间。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如

13保持上山的速度,乙走了一个山坡的长度,甲走了1+的

43=

43个山坡的长度。所以,甲上山的速度是乙

倍。

43用差倍问题求解甲的速度,甲每小时走:1000÷(-1)×

43=4000米。

根据⑴的结论,甲以上山的速度走1小时的路程比山坡长度多400,所以山坡长3600米。 1小时后,甲已下坡600米,还有3600-600=3000米。所以,甲再用3000÷6000=0.5小时。

总上所述,甲一共用了1+0.5=1.5小时。

评注:题关键在转化,把下山的距离再转化为上山的距离,这种转化是在保证时间相等的情况下。通过

转化,可以理清思路。但是也要分清哪些距离是上山走的,哪些是下山走的。

13. 老师教同学们做游戏:在一个周长为114米的圆形跑道上,两个同学从一条直径的两端同时出发沿圆周开始跑,1秒钟后他们都调头跑,再过3秒他们又调头跑,依次照1、3、5??分别都调头而跑,每秒两人分别跑5.5米和3.5米,那么经过几秒,他们初次相遇?

page4of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