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32f76b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d2

1、展示蜻蜓标本。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蜻蜓的身体结构。(蜻蜓分为:头、胸、腹。胸部有三对足,这是昆虫特有的特征,还有两对透明的对称的大翅膀,上面有很多翅脉。头部有一对触角,还有一双复眼,占据头的大部。腹部较长,上面有很多不同的花纹。)

2、让学生自由提问,还想了解蜻蜓的哪些问题,师引导作答。并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蜻蜓生活习性,如:蜻蜓好湿、下雨天飞得很低,捕捉虫子等。

3、请小朋友一起来讨论:蜻蜓是美丽的,那你们觉得它美在哪呢? 4、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它的美呢?”并请几位同学到黑板进行现场绘画。

5、欣赏书本范图及线描的蜻蜓绘画作品,自由讨论:“看看其他小朋友跟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他们好在哪,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点?” 四、作业设计

1、作业:请小朋友来为蜻蜓画一个故事,看看谁画的故事最特别,最好。 2、要求:仔细观察蜻蜓的结构,大胆发挥想象力,结合不同的材料把蜻蜓的美表现出来。

五、学生绘画,师巡视并进行辅导 六、收拾与整理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复习知识:蜻蜓分为:头、胸、腹。胸部有三对足,这是昆虫特有的特征,还有两对透明的对称的大翅膀,上面有很多翅脉。头部有一对触角,还有一双复眼,占据头的大部。腹部较长,上面有很多不同的花纹。蜻蜓生活习性,如:蜻蜓好湿、下雨天飞得很低,捕捉虫子等。

2、检查作业:让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给蜻蜓画了一个什么故事。 3、继续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总结

17

展示学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大家都来说说,最成功的画和还需努力的地方。(师生互议) 四、课后拓展

提倡小朋友要保护蜻蜓,因为蜻蜓是专吃害虫的益虫,所以不能随意捕捉它! 板书设计

蜻蜓飞飞 出现时间 形象

第十课 画出你的想象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欣赏大师作品,要求学生会解读大师作品的创作特点及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

2、指导学生模仿大师们的表现方法及形式,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具体形象来塑形象。

3、引导学生尝试用各种材料表现物体形象,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逐步形成创造性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摹仿大师们的表现方法及形式,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具体形象来塑造形象。

2、引导学生尝试用各种材料表现物体形象,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形成创造性的作品。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塑料袋、绳子等材料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引导阶段

1、欣赏大师作品,思考:大师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来画的?

18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大师的作品多用点、线、面来表示,而

且颜色大多很鲜艳,对比强烈。

2、引导学生观察大师的作品,并提问:大师的作品中用了什么材料?他们画的东西你都看得懂吗?

3、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大师们所用的各种材料所表现的物体形象,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4、小结:大师用不同的材料表现画面,而且有些很抽象,看不懂。

(激发学生对新颖的表现形式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发展阶段

1、小朋友,你们在画的时候可以摹仿大师的画法,加上自己大胆的想象,不一定画出很真实的东西,尽量用点、线、面和各种鲜艳的颜色。

2、 作业:用你们找到的各种材料如塑料袋、旧报纸、彩色绳子等拼贴、组合,大胆创作。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收拾与整理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复习知识:大师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来画的? 2、检查作业,指出一些作业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3、继续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欣赏、评价

你的作品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表现的?请你向大家介绍,并说说你想象的是什么?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板书设计

19

画出你的想象

最喜欢的东西 内容 展现

第十一课 儿歌变画

教学目标:

1、能够为自己喜欢的儿歌配画

2、能够根据所选的儿歌内容进行配画,画面自由、大胆,色彩和谐,构图合理。 3、通过感受儿歌、给儿歌配画,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学会构图,画面主体突出,色彩和谐,画面完整。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课前让学生去收集1-3首自己熟悉的或喜欢的儿歌,请学生互相交流儿歌。 出示《拔萝卜》、《小老鼠头有吃》、《小白兔白又白》着三首学生比较熟悉的儿歌配合画面,请学生根据图意说说这几幅画面的分别是什么儿歌? 揭示课题:儿歌变画

(二)发展阶段

刚才同学们很快地就能根据图画想出了每幅图所配的儿歌,那现在老师想反过来,我出一首儿歌,想一想这首儿歌的图画可以怎样画?

引导学生根据儿歌内容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

欣赏教科书上的儿歌绘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认真体会学习儿歌配画的画面构图及色彩。

学生选择自己喜爱或熟悉的儿歌进行创作。

(三)展示与评价阶段

学生选择自己喜爱或熟悉的儿歌进行创作。

(四)知识延伸与拓展

初步认识儿歌配画实际是插图的一种。图画除了可以为儿歌配画歪,还可以为什么配画?尝试为故事配画、古诗配画。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