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状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传统与现状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259d4e5eefdc8d377ee3249

明代,多是由于北方粗狂的民风所促使盛行。珐华釉是根据琉璃的烧造方式嫁接于瓷器发展而来,如图3-12,颜色多以蓝、绿、黄、紫、白为表现主体。具体制作过程是,先在瓷胎表面用浆粉的方法勾勒图形或采用堆塑技法打底,然后根据画面的需要,选择各色釉料对画面进行渲染,经过二次烧造而成,形成了具有较强立体感的装饰彩釉瓷器。

1.5清代瓷器的发展

清代官窑瓷器的生产技术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景德 镇的烧造技术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承和创新,加之康熙十年优质高岭土的发现开采, 为瓷器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生产力,清三代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皇帝

高度重视瓷器的生产,降旨命令督陶官对于御窑厂的从严管理,这些都是清代瓷器高度发展的必要原因,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最光耀灿烂的一页。

康熙十七年,朝廷钦派督陶官驻御窑厂生产瓷器,瓷器的生产正是被提上国家建设的纲领。此时创烧了珐琅彩和粉彩,复烧了明代及以前的很多瓷器品种,对于历代瓷器名品的仿烧也是这个时期重要的特色。雍正时期瓷器无论从制造技术还是产品质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相比前朝瓷器风格纤巧秀丽,温润典雅。

乾隆时期是清朝经济发展的最高峰,这个时期的瓷器生产空前繁荣,成本投入上大肆铺张,形成了瓷器装饰华丽繁琐之风,打破了中国瓷器自古以来的清秀雅丽的气质,整体生产趋势呈现出下坡路的苗头,是清代制瓷业的重要转折点。嘉庆时期,由于乾隆朝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嘉庆朝从上至下只图享乐,毫不思考如何发展经济,各行承袭旧制,毫无创新。咸丰时期,国力衰败之极,连年兵败,百业俱废,瓷器的生产几经停烧。同治、光绪两朝,瓷器的烧造多有恢复,但只是生产一些宫廷生活用品或朝廷赏赐用品,其中以光绪朝慈禧御

制“大雅斋”款的官窑瓷器,为比较少见的精品。宣统瓷器产量很小,但制作还算精细,但是始终也不能逆历史而发展,曾经辉煌的御器厂也随着清朝的灭亡而寿终正寝。

1.5.1清代青花的发展

清代青花瓷器的发展在清三代最为繁荣,康熙时期的五色青花是青花瓷器历史的高峰。顺治青花器大致沿袭明代后期青花的烧制技术和装饰审美,生产多大件器物,胎体厚重,以象腿瓶比较名贵;釉色大多比较薄,发青白色,如图3—13:a),装饰纹样没有太多创新,绘画笔调随意,虽然比晚明时工整,开始出现皴法和浓淡色阶的变化,但尚不成熟。

康熙朝是历史上比较长的一个朝代,青花瓷器在此期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且存世量很大。在青料使用上,大量采用国产浙料和明珠料,青花呈色艳丽,色彩浓淡差距很大,能够很好的进行创作晕染,工匠们利用这一点特性,巧妙的与古代山水画结合在瓷器上创作,这就是历史备受推崇的“五色青花”1421。由于康熙十年景德镇发现了很优质的高岭土矿藏,所以康熙朝瓷器的胎体是历史上瓷器最好的,胎致密细白,像刚做出来的年糕细腻光滑,如图3-13:b)。雍正、乾隆时期青花器虽继承康熙的烧造,但在整体审美上追求明代永宣时期的风格,所以此时青花产品仿永宣时期量很大,如图3-13:C)。乾隆后期,青花瓷器的烧造开始走下坡路,在整体烧制器形和装饰手法上与雍正时期无太大差异。

嘉庆以后青花瓷器的制作跟随了乾隆晚期的后尘,整体工艺显得很粗糙,造型厚重笨拙,釉稀薄而发灰、泛青,如图3-13:d)。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青花瓷器比较相像:青花呈现的层次不分明,如图3—13:e),胎质比较粗,器物表面杂质较多,做工十分粗糙。光绪时青花瓷生产比较稳定,仿康熙的瓷器较多,但是整个瓷器的质量上和康熙时期相差太大,清代青花瓷器的生产至此也即将接近尾声,如图3-13:f)。

1.5.2清代釉里红的发展

清代釉里红的烧造工艺已经成熟,器物呈色鲜艳,红色的层次丰富,瓷器的品种也有所增加,除了传统的青花釉里红之外,还有天蓝釉里红,洒蓝釉里红,苹果青釉里红,豆青釉里红等,还出现了釉里红与釉上绿彩,釉上五彩结合的品种。

清代釉里红的复烧始于康熙朝,画风粗狂,色彩浓艳,如图3—14:a)。雍正时期釉里红烧制最好,人称“宝石红”,如图3-14:b),以淡雅悦人,十分典雅,品质达到了历史顶峰。

乾隆开始,釉里红烧造继承了雍正的成熟技术,色彩柔和,对比和谐,只是图案过于程式化,缺乏生气,如图3-14:c)。乾隆之后,随着制瓷业的整体衰落,釉里红这一烧制技艺要求很高的瓷器品种几乎衰退,少有精品出现。

1.5.3清代单色釉的发展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生产的单色釉瓷器的整体水品,在瓷器发展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在收藏界享有很高声誉,其工艺水平在今天仍旧令人感染不已,也是现今国际市场上的热门拍品。

a红釉系

清康熙时,恢复了明代一度停烧的高温铜红釉,品种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增加,具体有矾红,胭脂水,珊瑚红,霁红等品种。

胭脂水是清康熙年间从西方引进的一种红粉低温釉,其具体做法是在白釉瓷器上面,用万分之一的金粉进行图案绘制,然后放进低温窑中烘烤而成。成品釉色细腻光鲜,色如胭脂,故名“胭脂水\,如图3—15:d)。

珊瑚红是清代常见的颜色釉瓷器,盛行于雍正和乾隆两朝,是一种低温铁红釉。器物烧成后釉色均匀、光润,和天然珊瑚颜色十分相像,故名“珊瑚红\。在雍正朝的时候,经常在珊瑚红器物上绘制五彩或粉彩,此类器物在器形和彩绘上都极为精细,是比较名贵的品种,如图3—15:C)。

豇豆红是一种呈色不很稳定的高温颜色釉,是清康熙颜色釉中名贵品种。釉色浅红,釉面多绿苔点。这种绿苔点原本是豇豆红釉在烧造时的缺陷,但是正是这种红绿相间的感觉,很符合中国文人的审美,恰如灯下美人,引人遐思。在烧制过程中由于铜在各部分的密度不同,烧成后呈色各异:有时在均匀的浅红色中有星点的红斑,有的红斑连接成片,如朵朵祥云,如图3—15:b)。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之美誉【45】。

郎窑红创烧于康熙时期,系因江西巡抚郎廷佐在景德镇监造瓷器而得名,是我国高温铜红釉瓷器中色彩最鲜艳的,如图3-15:a)。由于郎窑红的烧制对窑温控制要求极高,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