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复习,选择题,辨析题,含答案(厦门大学)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马原复习,选择题,辨析题,含答案(厦门大学)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1d862b42cc58bd63086bd27

A、 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

最终原因

B、 一种物质生产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客观

条件

C、 无论哪一种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得到

充分发展

D、 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E、 任何一种社会的生产关系都是在旧的

社会关系中建立起来的

9、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是先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而产生的,这并不违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因为:

A、 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产生仍然根源于

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

B、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一经确立,就

必须着手建立、巩固和扩大自己的经济基础

C、 先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而产生的知识

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部分内容

D、 完整统一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只有在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形成以后,才能逐步得到巩固和完善

E、 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是先于社会主义经

济基础而产生,这说明在社会主义阶段,上层建筑的作用大于经济基础 10、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有:

A、 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成熟、不完善的

部分与经济基础是不相适合的

B、 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的要求,

总是会起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产生新的矛盾

C、 旧社会的上层建筑残余与社会主义经

济基础也存在着矛盾

D、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始终是对抗性的

E、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改革来解决 11、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

A、 共同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决定着

整个社会的面貌和发展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具有更为根

本的性质,它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的矛盾,是社会形态发展变革的根本原因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又有

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

D、 两对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完全相等的 E、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得以解决,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才会得以解决 12、爱因斯坦指出:“科学对于人类事务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这段话说明: A、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B、 科学技术推动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C、 科学技术具有文化教育的功能

D、 科学技术具有经济和社会政治的功能 E、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3、马克思指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

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意味着:

A、 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革命因素 B、 社会历史是由科学技术所决定的

C、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

种重要的动力

D、 科学技术具有全方位的社会功能

E、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的唯一力量 14、我国社会主义改革要: A、 从实际出发 B、 整体推进 C、 重点突破 D、 循序渐进

E、 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

15、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这说明:

A、 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结

B、 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

结果

C、 科学技术的进步作用是主要的

D、 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

29

E、 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的,为什么还要肥那么大的气力去为它安排16、社会规律的特点是: 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 人自己活动的规律 A、 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 人既是社会主体又是社会客体 B、 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 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C、 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

“剧作者” D、 否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D、 不存在某中凌驾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上E、 否认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

的社会规律 F、 E、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自觉性19、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

的统一 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17、“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A、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B、 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C、 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 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D、 历史是人们的思想发展史 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的和不自主地起着E、 历史规律的作用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作用的力量的产物。”这段话的含义是:

觉活动 A、 人的活动受社会历史客观规律的制约 18、“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B、 历史规律服从于人们的活动 C、 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

D、 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是一致的 E、 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不受客观规律制约 20、群众路线是指: A、 一切为了群众 B、 一切依靠群众 C、 从群众中来 D、 到群众中去 E、 统一战线

三、辨析题(6道,每道5分)

1、只有多样化的生产关系才能适合不平衡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人不能自由选择社会形态。

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4、科技革命决定社会革命。

5、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群众观点。

30

四、论述题(2道,每道10分)

1、如何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说明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发展规律? 2、如何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和特殊性?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A 16 B 2 D 17 C 3 A 18 B 4 D 19 A 5 C 20 C 6 B 21 A 7 D 22 C 8 C 23 C 9 B 24 B 10 C 25 D 11 D 26 C 12 C 27 A 13 A 28 A 14 D 29 B 15 B 30 D

二、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 6 AE ABDE 2 7 ABDE ABCDE 3 8 ABCD ABD 4 9 ABCD ABCD 5 CD 10 ABCE 15 BCE 20 ABCD 11 ABC 16 ABCDE 12 ABC 17 ABE 13 ACD 18 AB 14 ABCDE 19 ACD 第七章 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 ) A.群体意识是个人意识的总和 B.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

C.个人意识是从群体意识中产生的 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2.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它实际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 B.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程度 C.反映被统治阶级利益程度

D.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平衡

3.阶级社会中主要的群体心理是( ) A.集体心理 B.民族心理 C.阶级心理 D.阶层心理 4.全部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B )

A.哲学 B.政治法律思想 C.道德 D.宗教 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为( ) 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31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6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意识的主体的角度来看,社会意识可区分为( ) A.统治阶级的意识与被统治阶级的意识

B.社会心理思想体系 C.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 D.先进的意识与落后的意识

7.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水平高低不同的层次来看,社会意识可分为( ) A.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 B.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

C.先进的意识和落后的意识 D.社会主义意识与共产主义意识

8.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之所以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思想体系,是因为它们( )

A.大多直接同生产力联系 B.反映并服务于特定的经济基础 C.反映的是并不属于特定的经济基础的社会现象 D.都是经济基础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

9.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体系,包括( ) 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 B.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传统

C.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 D.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10.群体意识是( )

A.集体主义的产物 B.群体实践的产物 C.个体意识的总汇 D.群体共同意志的产物 11.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 )

A.群体意识是个人意识的总和 B.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

C.个人意识是从群体意识中产生的 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1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需要通过( )

A.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B.社会意识自身的作用

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生作用 D.社会意识对政治制度发生作用 1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告诉我们( )

A.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随着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同时消灭

B.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会存在一段时期,但不可能永久地存在下去

C.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将永久地存在下去 D.落后的社会意识早于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消灭 1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二、 多项选择题

1.自然科学是( )

A.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B.对生产力水平的直接反映 C.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他各要素中去,转化为物质生产力 D.由生产力直接决定的 E.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