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六课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 修辞手法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中语文 第六课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 修辞手法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16fa1b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06

答案 C

解析 C项用的是比喻手法。

4.对下列古诗词中画线部分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情感。 B.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运用比喻和排比,以景物喻愁思,烘托出闲愁之多。 C.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运用对比手法,以彻夜听雨反衬叶落之多。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运用双关,“晴”既指雨“晴”,也暗指恋“情”。 答案 C

解析 不是对比,也不能说是“彻夜听雨”,因为诗中只是表明一夜未眠。 5.(2011·广东)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

②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

③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 ④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 ⑤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 A.④①⑤③② C.⑤②①④③ 答案 A

解析 ④句是点明说明对象“语言”,是句段的总起句,放在开头;①句紧承④句,说明语言的运用需要“讲究一点修辞”;⑤句承接前句说明“好的修辞”的条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③句从反面说明“语言不符合语法”“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②句补充说明,针对“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的特例,指出这种情况是有条件的。因此,正确的顺序为④①⑤③②。

B.④③⑤①② D.⑤③④①②

题型一 运用修辞仿写

例题1 (2013·大纲全国)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

5

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 答:

答案 (示例)从容犹如松柏,冬天点缀皑皑雪山却不争宠,夏天展现苍翠欲滴却不夺目。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本题示例以“平和”为话题,写了一个比喻句,再用“春天”与“秋天”对比,写出各自的特点,从而突出“平和”的内涵与作用。可就近联想话题,如“淡泊”“从容”“宁静”等。

例题2 (2010·浙江)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激发联想。

请仿照示例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例1 墨: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 例2 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 (1)尘: (2)舒:

答案 (示例)尘:人世间无处不在、到处飞舞的小小的土屑,却见证着历史的沧桑。舒:它在向人们诉说着,只有懂得舍弃和给予的人,才会活得从容畅快,精神豪迈。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所给出的两个例句在句式上并没有特殊要求,这一点要注意到。因此我们在按要求拆字组句时可灵活选用句式,但拆字要合理,描写语言要优美,修辞手法可自由选择。

解题技巧 做好仿写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形似:试题往往给出一个句式,这样,句式的一致性成了首先要达到的要求。 (2)神似:仿写,不是僵化的模仿,除了“形似”之外,更要注意内在的一致性。 ①修辞手法一致。②内在逻辑一致。③感情风格一致。

(3)合理:要充分展开合理的想象与联想,调动自己的人文积累和生活积累。同时,所写内容要符合事物的个性特征,要符合人之常情,要遵循生活的逻辑。

(4)优美:语言要反复推敲,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题型二 运用修辞扩展语句

例题1 (2010·四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100字内)

答:

答案 (示例)南山苍莽绵延,直到天边。山之巅,几缕如丝带般优柔的轻云飘荡着,给山增添了几许灵动与绰约。山腰上,一片苍翠中隐约透出几点秋叶的暗红。山脚下,田园里劳作了一天的农人正荷锄沿秋草满径的小道悠然归来。

6

解析 本题考查扩展词语的能力。注意几个要求:描写景物,生动,表达悠然之情,100字内。扩写语句的目的是使简单的、抽象的、概括的句子尽量丰富、形象、具体起来,其做题思路除了合理的想象、生动细致的描写外,还可以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拟人等。

例题2 (2012·浙江)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答:

答案 (示例)曾经在春夏时节欢唱、摇曳的银杏树在初冬疾风骤雨的侵袭下,枝叶凋零,如同干瘪的老妇人。

解析 本题以组词成句的形式考查扩展语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应首先确定扩展的中心对象是“银杏树”,然后,把其他的几个词语糅合进以“银杏树”为描写对象的句子中。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描写性,不要写成议论性质或说明性质的文字;二是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三是注意字数上的限制。

解题技巧 ①看清要求,领悟情景。要全面领悟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把握材料所明示或暗示的情景,确定扩展内容。

②明确方向,描写渲染。认真审题从中挖掘信息,明确扩展方向。 ③把握句式,前瞻后顾。

④借助修辞,增强意蕴。要充分挖掘题目中的信息,寻找可供运用的修辞手法。

1.(2013·浙江)仿照下面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

示例

青天,是一片芭蕉叶, 月亮是一滴露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 答:

答案 (示例)心灵,是一片夜空,烦恼是一颗流星。眼睛,微微一眨,它就灭了。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本题例句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中的暗喻,采用“……是……”的形式,而且两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都有内在联系;最后要承第二个比喻写一个哲理性句子。仿写的句子要符合上述要求。

2.(2012·山东)根据语境,仿照下面的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

7

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如果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这就有如__________,又如__________,还有什么用呢?

答案 示例一:做出的饭不能吃 缝好的衣服不能穿 示例二:盖的房子无法居住 修建的高速路不能通车

解析 本题考查运用比喻修辞的能力。题目要求填写喻体,一定要紧扣给出的本体“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喻体要贴切表达出本体内容,同时还要与下文“还有什么用呢”衔接好。

3.(2013·四川)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

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曹雪芹家道巨变,却磨炼出傲岸的风骨;备受冷遇,却迸发出创作的激情;绳床瓦灶,却熔铸成生命的华章。“十年辛苦不寻常”终换来彪炳千秋的文学巨著,这难道不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二:贝多芬童年不幸,却不曾破灭人生的梦想;恋人远离,却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疾侵扰,却不曾消泯对音乐的执著。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他也把痛苦转换为精神的欢乐。这不就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三: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苦与屈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

解析 本题从续写的角度综合考查了语言表达的多种能力。首先,要围绕中心写这一段话,中心就是第一句话;其次,只能从曹雪芹、贝多芬、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来写;再次,要运用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最后,语言要连贯、生动、鲜明,注意字数要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