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群众艺术馆2003年工作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浙江省群众艺术馆2003年工作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0a9e9868762caaedd33d427

浙江省群众艺术馆2003年工作总结

2003 年是全党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具有重要 意义的一年。我馆在“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引下,在省文化厅的正确领导和社文处的具体指导下,在全省群艺(文化)馆、站的大力支持和紧密配 合下,通过全馆同志的一致努力,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2003年,我省群文工作按照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和省政府《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全力办好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的有关精神,根据省馆 “三个接轨”的宏观工作思路,以备战“七艺节”、展示我省群众文艺整体实力和成果为工作重心,化大力气抓群众文艺的精品生产,以深入开展农村文化工作为重 点,抓好全省社区、乡镇文化系列活动等群众文化业务基础建设;并强化群艺馆的基本职能和作用,持续抓好广场文化艺术节、老年文化艺术周等群文特色活动,积 极推进全省群文事业的全面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今年,我馆共策划组织实施了大、中型群文活动22次(项);举办美术、书法、摄影、民间工艺等展览4次(项);各类文艺培训班、研讨会、年会等 25次,与基层联办活动、展览12次。在组织参加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美术、书法、摄影比赛(评比)中,我省代表队共获得1个金奖、6个银奖、7个铜 奖、18个优秀奖,并获得优秀组织奖,实现了我省在该门类中金奖零的突破和全面提升。在组织参加全国第二届少儿“蒲公英奖”(少儿论文、少儿读物)评选 中,共获得2个金奖、3个银奖、5个铜奖、3个优秀奖,并获优秀组织奖。在参加全国“五个一工程”歌曲作品评选中,《香香花为媒》又入选获奖。在全国第二 届社区文艺汇演中,《竹乡社区乐》、《又出洋相》获金奖。充分展示了我省群众文艺的整体水平和实力。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群文工作,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文化大省为着力点,切实推进我省群文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明确了建设先进文化在全党工作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先进文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群文工作者,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实践者,把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作为自 己的行动指南和自觉追求。今年,我馆的业务工作,尽管在一段时期内受到“非典”影响,但仍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群众文艺的创作、活动和理论等诸多工作 上,与时俱进,成效显著。 1、围绕重心,全力备战“七艺节”。

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群众文艺展示活动是历届中国艺术节中参演阵容最大、活动内容最丰富的一次。也是对我省群众文艺整体实力的一次全面展示。省馆以 “为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添彩,为建设文化大省增色”为宗旨,上半年业务工作紧紧围绕“七艺节”这个重心,全力备战“七艺节”。年初,馆“七艺节”工作班子便 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七艺节”的筹备工作,进一步细化了工作内容和任务,明确了工作目标。召开了“七艺节”群文活动项目策划会;2月至3月又召开创

编会议, 并完成“七艺节”的“后勤接待”、“宣传”、“社会筹资”三个方案;4月完成“七艺节”群文展示活动总体方案并报筹委办;5月编印“七艺节”群文活动部工 作手册;6月至年底,一方面做好“七艺节”群文活动项目的调整工作,另一方面有条不紊地按计划继续抓紧进行“七艺节”的筹备工作。“七艺节”尽管受“非 典”影响,推迟到明年举行,但我馆在筹备工作上丝毫没有懈怠和放松,随着“七艺节”项目的变化,工作班子也在不断改变工作思路。目前,“七艺节”活动项目 已有了大致的轮廊,“群文展示项目总体策划方案”已基本完成。围绕这些项目,工作班子正在周密细致地设计相应的细化方案,并进入具体项目的创作阶段,力争 在明年的“七艺节”上,能高水平高质量地展示我省群众文化的创作成果。

2、出作品出人才,着力于“五个一工程”和“群星奖”、“蒲公英奖”。 衡量一个地方的群众文艺是否繁荣,其重要的标志为这个地方是否创作出贴进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为做好“五个一工程” 歌曲作品征评工作,我馆年初就对全省各市宣传部和省属专业文艺团体,省广电系统上报的60多首作品进行初评和复评,从中选出12首,2月下旬赴京征求领导 和专家意见,并召开作品加工会。歌曲《香香花为媒》最终入围全国“五个一工程”。第十二届“群星奖”(美术、书法、摄影)和第三届“蒲公英奖”(少儿文艺 理论),我省参赛的一件行草对联书法作品、少儿文艺论文《意境与音乐教学》、《浅析课本剧的美学特征》获金奖,9篇(幅)作品获银奖,12篇(幅)作品获 铜奖,21篇(幅)作品获优秀奖,还获得了“群星奖”、“蒲公英”优秀组织奖。

文艺精品的创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需要长期的积累。为备战明年“七艺节”重头戏之一的“群星奖”各组别各艺术门类的评奖。今年我馆一方面 通过举办各艺术门类的全省性大赛,积累和发现一批优秀作品和人才,一年来,举办的赛事主要有:浙江省民间广场舞蹈选拔赛、浙江省群众舞蹈大赛、全省小戏、 小品、曲艺征文比赛、浙江省第十四届戏剧小品邀请赛、浙江省社区文艺节目汇演、全省第三届青少年校园剧比赛等;另一方面通过举办艺术培训班,对重点作者和 作品进行培训提高。今年的业务培训主要有:全省音乐创作研讨会、全省群众声乐培训班、全省少儿音乐作品加工会、全省少儿舞蹈作品加工会、全省群众舞蹈创作 题材研讨会、全省首届校园剧编导培训班、亲山爱水——浙江省山水画创作班、书法理论讲习班、摄影创作培训班等,为出作品出人才提供平台,打好基础。

在注重全国“五个一工程”评选、“群星奖”、“蒲公英奖”的同时,不忽视全国及地区性艺术赛事。在“金号杯”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手评选中,我省歌 手周璇获“十佳歌手奖”、“新人奖”和“人气最旺奖”。在全国首届社区文艺汇演中,经过我馆辅导的绍兴莲花落《又出洋相》和《竹乡社区乐》获得金奖。在 “东华杯”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评选中,我省《母亲的叮咛》、《再一次对祖国诉说》两首歌曲和《包兴判婚》短剧获得铜奖。在“华东六省一市青年歌手邀请 赛”上,我省歌手陈建彬、施红燕、方瑶、金琰获得金奖,表演唱《香香花为媒》获得银奖,钱亮军获得铜奖。在“共同的家园”长三角地区城市民歌手邀请赛中, 我省有9名歌手进入决赛,其中陈文彬、盛利德、施红燕获“十佳民歌手”称号,另6名歌手获“优秀民歌手”称号。在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等单位主办的 “中国十佳茶艺之星大赛”上,我省茶艺表演队获得了唯一的“优秀表演队奖”,我馆还获得“优秀组织奖”,参赛选手陈超获“中国十

佳茶艺之星”称号,谢锐华 获“中国十佳茶艺之秀”称号。 3、抗击“非典”,全馆上下齐心协力。

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日子里,我馆全体同志以高昂的斗志,投身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之中。全馆上下,齐心协力,一手抓“非 典”的防治,一手抓“七艺节”的筹备工作。并腾出时间和精力,用多种艺术形式,参与到抗击“非典”的全民运动之中。为弘扬这场特殊战役中体现出来的民族精 神,5月20日至6月20日我们举办了浙江省抗击“非典”群众文艺作品大赛,引导全省群众文化工作者,用文艺形式,演绎抗“非典”斗争中的动人故事,讴歌 直面挑战、不顾个人安危的英勇行为,讴歌在这场与“非典”的战斗中所体现的团结的力量和文明的尊严。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收到参赛的各类作品520篇。参赛 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较好。共评出特别奖1件,一等奖10件,二等奖20件,三等奖30件。编辑出版了《浙江省抗“非典”文艺作品集》。

8月我馆与内蒙古群艺馆联办了“浙江、内蒙古弘扬抗“非典”精神书画展”。我省发动了100余位书画家创作了近150幅作品,其中不少省内著名书 画家热情参与了此项活动。8月底赴呼和浩特与内蒙古书画家的作品同场展出,并举行了捐赠仪式,将所有的参展作品捐赠给了内蒙古的抗“非典”事业。内蒙古卫 视台为此作了专题节目。

4、注重民族民间艺术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抢救与保护,是建设文化大省的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今年,省文化厅启动了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成立了省民族民间艺术 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及委员会办公室。8月份在诸暨召开了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我馆协助文化厅起草了《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项目申报程序与立项办法》和 《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方案(2003—2005年)》等。编写印发《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工作简报》两期,并于10月21日至 24日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举办了“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工作培训班”。来自全省各市群艺馆和部分县(市、区)文化馆的分管馆长和业务干部共48人参训。 培训班正式开课4天共12课,授课教师大多为我馆业务干部。授课的教师以他们对民间艺术保护工作的满腔热情和多年的经验积累,精心编写教材,内容包括民间 艺术普查的总体业务把握、普查的调研和专题调研报告的写作、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中的民俗调查、档案资料管理、民间表演艺术和民间造型艺术中几个门类的概 说及其资源普查的专业要求。省文化厅与社文处领导对此次培训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还完成了“中国浙江民间工艺美术”外宣片的组织工作,赴温州、乐 清、青田、龙泉、嵊州等13个市县开展了采访和拍摄任务。并准备与桐庐县联办2004年“神州风韵”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邀请展。现已收集了大部分参展作 品。

5、上下联动,努力繁荣基层文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文化大省的着力点在基层在农村。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是群众文化工作的根本性任务。根据省政府和文 化厅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要求,我馆结合多年来形成的“三个接轨”的全省群文业务工作的宏观思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文活动,繁荣基层群众文化。 第一,举办浙江省广场文化系列活动。广场文化是群众文化的有效载体,为促进广场文艺和各类广场文化活动的发展和繁荣,我馆在成功承办前三届全省广 场文化艺术节的基础上,今年再一次承办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文化厅主

办的“唱响文明赞歌——2003浙江省广场文化艺术节暨浙江省社区之歌创作演唱 大赛”。为办好此次广场艺术节,全省11个市均作了相应部署和周密的安排,报送了187首作品参赛,共评出18个金奖、30个银奖、45个铜奖。另评出4 个组织奖。

为展示我省广场民间舞蹈的整体水平和实力,也为我省参加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的角逐选拔节目,9月份,我馆承办了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浙江省 广场民间舞蹈选拔赛。11支代表队的12个节目约700名演员登台演出。受到了承办地临安市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近2万名观众自始至终观看了演出。此次比 赛规模之大、节目质量之高和民间特色之浓郁都是近年来广场民间舞蹈赛事上少见的。

10月,我们在嘉兴市举办了全省少儿美术现场写生比赛。全省11个市均派小画家参加了比赛。此次比赛力图改变以灌输和传授某种技法为主的传统教育 形式,倡导以写生的形式来提高少年儿童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达力,使少儿美术作品呈现出对事物的一种全新的理解和充满生机的绘画语言。

第二、组织、策划和实施全省城市社区优秀文艺节目汇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城市城镇社区日益增加,社区文化建设都已摆在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 日程。如何开展丰富而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是群文工作面对的新的课题。9月底,一台汇聚着群文工作者汗水的“浙江省城市社区优秀文艺节目国庆汇演”节目在杭 州拉开帷幕。演出场面颇为壮观,台上台下,观众和演员遥相呼应,成了一条流动的艺术之河。群众自编自演自己的节目,更易于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也更具亲和 力。

第三,为浙江老龄事业增辉添彩。随着老年人群的不断增长,老年文化工作已成为我馆的热点工作之一。近几年来,在省文化厅和省老龄委等部门的关心支 持下,我馆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发挥“龙头”作用,运用十八般武艺,为老龄事业增辉添彩。今年全省第三届老年文化艺术周活动,在以往两届的基础上,规模不断 扩大,内容不断创新,除演出活动外,还增设了才艺大赛、书画摄影展等项目。艺术周的活动地点也由原先的仅限于省城杭州,扩散到全省各市,今年第三届艺术周 放在台州市举行。艺术周活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省文化厅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好评和赞扬。

6、重视群文理论工作,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

群众文化工作既要注重实践,也要重视理论的创新。群文理论工作虽没有群文实践活动那般炙热,但却是不可或缺的。注重积累,注重调研,深入研究群众 文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群众文化的新路子,以创新的精神指导群文实践,是群众文化理论的本质特性。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文化大省的历史背景下,研究和探讨小康社会文化发展的地位及其途径和办法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我馆承办了11月26日至 27日在嘉兴平湖市举行的“浙江省小康文化论坛”。参加论坛活动的65篇论文是在310篇“小康文化论坛”征文中挑选出来的。“论坛”尽管时间不长,但效 果非常的好,与会人员极为珍惜短暂的相聚机会,充分利用交流的平台,各抒己见,以中国哲学中“和而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观点和看法。“论坛”始终沉浸在宽 松、和谐的良好氛围之中。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不能忽视文化的合作与交融。长三角区域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如何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都市文化圈是亟待认真研究的课 题。这就要求长三角16个城市更新观念,寻求交融,充分发挥长三角区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