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二提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岳麓版历史必修二提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01e1b316c175f0e7cd137b6

(2)改变着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学习、娱乐方式。

(3)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以及人们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观点、方法。

第23课

1.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 (1)背景:①经济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必要性。②二战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契机。③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倡导者。 (2)标志:《布雷顿森林协定》签订。(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

(3)影响:①积极: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②消极: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经济扩张。 2.国际贸易体系建立(关贸总协定)

(1)原因:①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加深世界经济危机。②美国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以有利于其商品输出)

(2)关贸总协定性质: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实际上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3)影响:①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推动世界经济发展。②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是美国向外经济扩张的工具。

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影响:①积极(主要):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②消极:美国拥有特殊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在一定时间内使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4.70年代国际货币体系瓦解原因: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西欧、日本等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第24课

1.欧共体的建立与发展 (1)背景:①有共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文化)②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经济)③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成为美苏争霸的主战场。为抗衡美苏,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只有联合起来。(政治)④法、德的和解,为欧洲联合打下了基础。

(2)过程:①1951年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③1967年,三大机构合并,欧洲共同体成立。

(3)欧洲经济一体化措施:①建立关税同盟;②实行共同农业政策;③建立欧洲货币体系;④提出建立统一大市场。

(4)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表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各国国情不同,对许多政策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但各国通过共同协商可以解决矛盾,实现共赢的局面。 启示:固执己见,意气用事只会两败俱伤;平等协商、积极探索方可实现共赢。 2.欧盟成立意义

(1)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

13

的组织。

(2)一体化的内容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3.欧元诞生的意义

(1)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2)加强了民众的认同感,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4.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1)对欧洲:①符合欧洲各国的利益和欧洲的整体利益;②有力促进欧洲的经济发展、和平与稳定;③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2)对世界:①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②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5.欧洲一体化特点

(1)合作领域不断深入【由经济合作到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 (2)规模不断扩大

第25课

1.东盟建立的意义:①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②扩大了在世界上的影响。

2.北美自贸区

(1)宗旨:取消贸易壁垒,进行公平竞争,促进合作,增加就业机会。 (2)性质:贸易伙伴关系,没有形成关税同盟。

(3)影响:①积极:形成经济上的互补,较好地实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促进了三国经济贸易发展。②消极:发展中国家墨西哥的民族经济受到一定冲击。 (4)启示:适应趋势,趋利避害。 3.亚太经合组织(最大的区域组织)

(1)背景:亚太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区域化的推动。

(2)原则:①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②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③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④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

(3)合作方式:APEC方式 (4)特点:平等互利,协商自愿,灵活渐进。 (5)性质:论坛性经济组织

(6)影响:促进了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合作模式—APEC。

第26课

1.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表现

(1)原因:①科学技术革命使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

本推动力;

②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③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政治障碍; ④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建立,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⑤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等。

(2)表现:①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贸易全球化);

②国际资本快速增加(资本全球化);

③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生产全球化)。

14

2.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

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4.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2)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3)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问题,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4)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 5.怎样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

(1)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从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3)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达到共同繁荣。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