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切入点,引文本阅读走向深入-精选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找准切入点,引文本阅读走向深入-精选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fdaade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04

找准切入点,引文本阅读走向深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阅读目标第7条这样表述:“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文本,善于找到文章的切入点,然后如庖丁解牛一般,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在思维的碰撞中领悟内涵、品味语言、获得启示。

何谓切入点?切入点即突破口,是深入文本的最佳着力点,是文章需要重点研读,深入探究的部分。它不仅仅局限于构成文章的主要元素:字、词、句、段、图,也可以是其他相关的内容,如文章题目、作者思路、读者疑问等等。

在阅读教学中找准了切入点,就找准了教学各环节的纽带,就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研究课文,欣赏课文。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找准切入点的实施策略大致有以下几种:寻“文眼”,析“赏点”,明“疑处”。 一、寻“文眼”,删繁就简悟内涵

文眼是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抓住了一篇文章的文眼,如找到了一把金钥匙,就能删繁就简,准确地把握文章重点,深刻理解主题思想,较好地领会思想情感。可以

说,它是读懂文章的一条捷径。

对于文眼,刘熙载认为“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在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在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在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艺概?文概》)根据这种说法,文眼可分为开启式、关锁式、照应式、复沓式、额式等等。 1.开启式――总领全文

“开启式文眼”开宗明义,是让读者见头而知首尾的结构安排法。

如《口技》一文的开头如此写到“京中有善口技者”,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句中的“善”字梳理全文,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善”即擅长、精通的意思,可见作者要表现的是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例如,从第一自然段和末段来看,作者对道具的描写十分简单,五个“一”,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声,而仅仅是靠一张嘴发声,从侧面表现表演者技艺的不凡;第二至第四段有大量正面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同时也有侧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来烘托其高超技艺等等。 2.关锁式――卒章显志

“关锁式文眼”,篇末归出结论或抒情点意,即“卒章显志”,关锁文全。

如《春酒》一文末句:“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的

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道地的家乡味”“真正的家醅”究竟是什么?过了元宵,“家家户户轮流地邀喝春酒”里那种淳朴的乡风,热情真诚的乡邻,母亲亲自配制的八宝酒,“十二碟”的会酒,“划拳吆喝”、“兴高采烈”,那气氛那情景如陈年的春酒在“我的记忆里,越酿越醇。“道地”就在那和谐的气氛,就在那淳朴的民风民俗里。思母恋乡的情怀,注满了这杯“乡酒”。

在这“文眼”之句的牵引之下,我们不难理解文本的主题――这是旅居国外的游子对祖国、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啊。 3.照应式――前呼后应

“照应式文眼”,文眼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前后照应,首尾如环,浑然一体。

如《紫藤萝瀑布》一文前后都写到“我的脚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开篇“我不由得停住脚步”,结尾我又“不觉加快了脚步”。由此把文章内容分成两大块,欣赏“眼前开得繁盛的紫藤萝”和“十多年前开得稀零的紫藤萝”,结合写作背景、家庭变故,理解脚步变化的原因,读懂作者的生命感悟,水到渠成。

4.复沓式――贯穿通篇

“复沓式文眼”即文眼反复在文中出现,几点成线,贯串全文。

如鲁迅的《孔乙己》一文,文中多次突出描写了“笑声”,

这“笑声”始终伴随着孔乙己。教师要引导学生快速地进入作品的情境,静静地用耳朵去听这些“笑声”,细细地用心去体会:全文有哪些可笑之处?是谁在笑?笑谁?为什么要笑?这些笑又说明了什么?经过用心的品味和思考,学生自然能明白这笑声所蕴含的正是主人公的迂腐、可悲,人们的冷漠、麻木,社会的炎凉、冷酷,这笑声所揭露的正是科举制度的罪恶,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鲁迅先生用这“笑”的喜剧形式来表现“哀”的悲剧内容,揭示了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反复出现的“文眼”,强调了每一幅画面的思想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中心。这类散文,更容易让人体会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固有特点。 5.额式――揭示主题

“额式文眼”即题目是文眼。 二、析“赏点”,细读多思品语言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家创作时,是先有了情思抒发的冲动,再发而为文辞形成作品,读者必先通过文辞才能了解作品传达的情思。教师要善于抓住文中的动人之处,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启发他们思考,把蕴含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成功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染而引起共鸣,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和对课文的深刻理解。 1.现代文中赏

以温州二十一中学的陈宝荣老师执教的《盲孩子和他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