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生理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e92d0975acfa1c7ab00ccc0

导致机体缺O2和CO2潴留而危及生命。

呼吸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1)外呼吸或肺呼吸,即肺毛细血管血液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两个过程,肺通气是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换气是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2)气体运输,即由循环血液将O2从肺运输到组织以及将CO2从组织运输到肺的过程。(3)内呼吸或组织呼吸,也称为组织换气,即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有时也将细胞内的氧化过程包括在内。三个环节相互衔接并同时进行。 2. 试述肺通气的原动力和直接动力。

气体在大气和肺泡气之间的压力差的推动下进出于肺。在自然呼吸情况下,该压力差产生于肺的扩大和缩小所引起的肺内压的变化。可是,肺本身不具有主动扩大和缩小的能力,它的扩大和缩小是由胸廓的扩大和缩小引起的,而胸廓的扩大和缩小又是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实现的。可见,大气与肺泡气之间的压力差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3. 胸内负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

肺回缩力;若以大气压为0,则:胸膜腔内压=?肺回缩力。在吸气末或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因而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胸膜腔内压的形成与作用于胸膜腔的两种力有关:一是肺内压,使肺泡扩张;一是肺的回缩力,使肺泡缩小。胸膜腔内的压力是这两种方向相反的力的代数和,即:胸膜腔内压=肺内压 肺回缩力。吸气时,肺扩张,肺的回缩力增大,胸膜腔内压更负;呼气时相反,胸膜腔内负压减小。平静呼气时,胸膜腔内压仍然为负值,这是由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胸廓生长的速度比肺快,胸廓的自然容积大于肺的自然容积,从出生后第一次呼吸开始,肺便被充气而始终处于扩张状态,胸膜腔内负压也即告形成并逐渐加大。因此,即便在胸廓因呼气而缩小时,肺仍处于扩张状态而趋于回缩,胸膜腔内压仍为负值,只是因肺扩张程度减小而负值也小些而已。?

胸膜腔负压不但作用于肺,有利于肺扩张,也作用于胸腔内其他器官,特别是壁薄而可扩张性大的腔静脉和胸导管等,影响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因此,气胸时,不但肺通气功能受到影响,血液和淋巴液回流也将受阻,从而导致严重后果。

4. 试述肺内压和胸内压在呼吸过程中的周期性变化。

肺内压是指肺泡内的压力。吸气开始后,肺容积增大,肺内压下降,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在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的推动下被吸入肺泡,随着肺内气体逐渐增加,肺内压也逐渐升高,至吸气末,肺内压升高到与大气压相等,吸气也就停止。反之,呼气开始后,肺容积减小,肺内压升高并超过大气压,气体则由肺内呼出,使肺内气体逐渐减少,肺内压逐渐下降,至呼气末,肺内压又降到与大气压相等,呼气停止。

吸气时,肺扩张,肺的回缩力增大,胸膜腔内压更负;呼气时相反,胸膜腔内负压减小。

5. 试述肺弹性阻力的产生及其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关系。

肺弹性阻力来自肺组织的弹性成分所产生的回缩力和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所产生的回缩力。肺组织的弹性成分主要为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等,当肺扩张时,这些纤维被牵拉而倾向于回缩。肺扩张越大,弹性成分的牵拉作用越强,肺的回缩力和弹性阻力便越大;反之,就越小。在肺泡内衬液和肺泡气之间的液-气界面上存在着表面张力。球形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方向是指向中心的,倾向于使肺泡缩小,产生弹性阻力。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是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因而可减小肺的弹性阻力。

6. 试述气道阻力的概念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

气道阻力来自气体流经呼吸道时气体分子间和气体分子与气道壁之间的摩擦,是非弹性阻力的主要成分。

气道阻力受气流速度、气流形式和管径大小的影响。流速快,阻力大;反之,阻力小。层流的阻力小,湍流阻力大。气流太快和管道不规则容易发生湍流。气道管径大小是影响气道阻力的另一重要因素。管径缩小,阻力增大。 7. 何谓氧离曲线?简述影响氧离曲线的主要因素。

氧解离曲线是表示PO2与Hb氧结合量或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影响氧离曲线的主要因素有:

(1)pH和PCO2的影响 pH降低或PCO2升高,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P50增大,曲线右移;反之,曲线左移。

(2)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氧解离曲线右移,促进O2释放;温度降低,曲线左移,不利于O2的释放。

(3)2,3-二磷酸甘油酸 红细胞中含有很多有机磷化物,特别是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在调节Hb与O2的亲和力中具有重要作用。2,3-DPG浓度升高,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氧解离曲线右移;反之,Hb对O2的亲和力增加,曲线左移。

8. 简述血液PCO2、H+浓度和PO2改变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其作用途径。 (1)当吸入CO2含量适当增加时,呼吸将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图5-16)。但是,当吸入气CO2含量超过7%时,肺通气量不能相应增加,致使肺泡气和动脉血PCO2明显升高,CO2积聚,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呼吸中枢的活动,引起呼吸困难、头痛、头昏,甚至昏迷,出现CO2麻醉。

CO2刺激呼吸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呼吸有关核团,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增加肺通气。

(2)H+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动脉血H+浓度增高时,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肺通气增加;H+浓度降低时相反,呼吸运动受到抑制,肺通气减少(图5-16)。H+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也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实现的。中枢化学感受器对H+的敏感性较高,约为外周化学感受器的25倍。但是,由于H+通过血脑屏障的速度较慢,所以限制了血液中的H+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因此,血液中的H+主要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发挥作用。 (3)低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吸入气PO2降低时,肺泡气、动脉血PO2都随之降低,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肺通气增加。低O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低O2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作用,但是低O2可以通过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而兴奋呼吸中枢,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抗其直接抑制作用。在严重低O2时,外周化学感受性反射不足以克服低O2对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将导致呼吸抑制。

1. 慢波电位:消化道的平滑肌细胞可产生节律性的自动去极化,以静息电位

为基础的这种周期性波动,由于其发生频率较慢而被称为慢波电位。 2. 胃肠激素:在胃肠的粘膜层内存在着数十种内分泌细胞,这些内分泌细胞能合成、释放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统称为胃肠激素。

3.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由粘液和碳酸氢盐共同构筑的抵抗胃酸和胃酶侵蚀的屏障,称为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4. 容受性舒张:进食时,食物刺激咽、食管等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部肌肉舒张的过程称为容受性舒张。

5. 胃的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

6. 分节运动:分节运动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 7. 胆盐的肠-肝循环:胆汁中的胆盐或胆汁酸被排至小肠后,绝大部分(约90%以上)仍可由小肠(主要为回肠末端)粘膜吸收入血,通过门静脉回到肝,再组成胆汁又分泌进入小肠,这一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二、 问答题

1. 简述胃液、胰液、胆汁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1) 胃液的主要成分包括:HCl、胃蛋白酶原、粘蛋白、内因子等。 1) 盐酸的作用

盐酸由泌酸腺壁细胞分泌作用:①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因而对维持胃和小肠内的无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②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作用提供必要的酸性环境。盐酸进入小肠后:③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④盐酸所造成的酸性环境,还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2) 胃蛋白酶原的作用

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合成和分泌,其主要作用是分解蛋白质,主要分解产物是长链多肽、寡肽及少量氨基酸。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其最适pH为2。随着pH的升高,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当pH升至6以上时,即发生不可逆的变性。 3) 粘液和碳酸氢盐的主要作用

粘液和碳酸氢盐共同构筑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以抵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对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