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二三轮复习题型大突破系列专题04 第10题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20高考化学二三轮复习题型大突破系列专题04 第10题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e71e20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8

专题04 第10题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强化训练)

1.四种短周期元素X、Y、Z和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原子序数之和为4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X A.原子半径(r)大小比较r(X)>r(Y) B.X和W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W3

C.W的非金属性比Z的强,所以W氢化物的沸点比Z的高 D.Z的最低价单核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比Y的强 【答案】C

【解析】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由位置可知,X、Y在第二周期,Z、W在第三周期,设Y的原子序数为y,则X的原子序数为y-1,Z的原子序数为y+8,W的原子序数为y+9,X、Y、Z和W的 原子序数之和为48,则y-1+y+y+8+y+9=48,解得y=8,所以Y为O,W为S,Z为Cl,X为N,据此解答。A项,在同一周期内,自左向右原子核吸引核外电子的能力越强,半径逐渐减小,故A项正确; B项,X为N元素,W为Cl元素,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NCl3,故B项正确;

C项,熔沸点为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非金属性无关,故C项错误; D项,非金属性Z

2.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单质是一种常用的比能量高的金属电极材料,X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的族序数等于其周期序数,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W、Z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个电子结构 B.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数之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C.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

D.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答案】A

【解析】W的单质是一种常用的比能量高的金属电极材料,W是Li元素;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X是C元素;元素Y的族序数等于其周期序数,Y为Al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是短周期元素,且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为S元素。

A.W、Z形成的化合物Li2S,该物质是离子化合物,Li+的最外层只有两个电子,不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Y Z W

A错误;B.元素X与氢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为C2H2、C6H6、苯乙烯C8H8、立方烷C8H8等,化合物有很多种,B正确;C.元素Z为S,元素X是C,二者形成共价化合物分子式是CS2,C正确; D.元素Y是Al,Al的单质可以与强碱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放出氢气,D正确; 故答案是A。

3.短周期元素X、Y、Z、W分属三个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其中Y与X、Z均可形成1︰1或1︰2的二元化合物;X与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与W的一种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常压下Y的单质为气态 B.离子半径:W>Z>Y

C.X与Z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具有还原性 D.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答案】B

【解析】短周期元素X、Y、Z、W分属三个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为H,Y与X、Z均可形成1︰1或1︰2的二元化合物;X与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为O,Z为Na,Y与W的一种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W为Cl。A. 常温常压下Y的单质为氧气或臭氧,故A正确;B. Y为O,Z为Na,对应的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应为Z

4.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W与Y同主族,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周期数,Z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X>W

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W>Y

C.X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Y的氧化物既能与碱反应,也能与酸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答案】B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周期数,可能为Be或Al,若X为Be,则W为H或Li,Y为Na,Z为Cl,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不等于18;则X为Al;Z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原子序数大于13,为Cl;四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W与Y同主族,则最外层为4,W为C;Y为Si。A.原子半径:Al>Si>C,即X>Y> W,A错误; B. 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

性:HCl>CH4>SiH4,即Z>W>Y,B正确;C. 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AlCl3,为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使红色石蕊试纸变红,C错误;D. Y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硅,酸性氧化物,D错误。

5.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F都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L-1D溶液的pH为13(25℃)组成的化合物,E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0.1mol·。它们满足如图转化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B.等体积等浓度的F溶液与D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F>D C.0.1molB与足量A或C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均为0.1NA

D.Y、Z分别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前者弱于后者,是因为后者分子间存在氢键 【答案】D

【解析】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F都是由其中的两种或L-1D溶液的pH为13(25℃),说明D为一元强碱溶液,为NaOH,则X为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0.1mol·

H元素;E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根据框图,生成氢氧化钠的反应可能为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则E为氧气,B为过氧化钠,A为水,C为二氧化碳,F为碳酸钠,因此Y为C元素、Z为O元素、W为Na元素,据此分析解答。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H,Y为C,Z为O,W为Na,A为水,B为过氧化钠,C为二氧化碳,D为NaOH,E为氧气,F为碳酸钠。A.B为过氧化钠,过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故A正确;B.等体积等浓度的F(Na2CO3)溶液与D(NaOH)溶液中,由

于碳酸钠能够水解,CO32+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阴离子数目增多,

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F>D,故B正确;C.B为Na2O2,C为CO2,A为H2O,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的反应中,过氧化钠为氧化剂和还原剂,0.1molB与足量A或C完全反应转移电子0.1NA,故C正确;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C<O,Y、Z分别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前者弱于后者,与氢键无关,故D错误;答案选D。

6.短周期元素 X、Y、Z、W、R、T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 X、W位于同族。Y 和 Z 的价电子数之和等于 R 和T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这四种元素组成两种盐 Z2TY3 和ZRY2。在含该两种盐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物质的量与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的半径:r(Y)<r(Z)<r(W) B.气 态 氢 化 物 的 热 稳 定 性 :T>Y C.工业上电解R 的氯化物冶炼单质 R

D.X的氢氧化物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 【答案】D

Ar,【解析】最外层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有Be、题中X只能为铍(Be);与X同主族的W为镁(Mg)。据盐化学式Z2TY3和ZRY2可知,Y为氧(O),结合与盐酸反应的图象,得R为铝(Al);因原子序数增大,盐中阳离子Z元素只能是钠(Na);又据Y、Z与R、T 的价电子关系,知T为硅(Si)。

A项:O2-、Na+、Mg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大的,则离子半径小。故离子半径:r(Y)>r(Z)>r(W),A项错误;B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非金属性Si

7.X、Y、Z、T四种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部分性质或结构如下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X Y Z 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T>Z>Y>X

B.X分别与Y、Z均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C.T的单质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不反应

D.由X、Y和Z三种元素构成的强电解质,对水电离均起抑制作用 【答案】B

【解析】X形成的简单阳离子核外无电子,应为H元素;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形成的物质为铵盐,应为N元素;Z元素在周期表的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的3倍,即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3倍,应为O元素;T同周期元素中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应为Al

形成的简单阳离子核外无电子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 元素在周期表的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的3倍 同周期元素中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