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水利方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1.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水利方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e4145bed2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d

② 脚手架底部基础经平整夯实,脚手架立杆柱底另加垫层,确保脚手架底部均衡受力及稳定性。

③ 脚手架外侧500mm以外必须平整,以确保其周围的排水畅通。

④ 首步脚手架步高为1600mm,杆应间隔交叉不同长度的钢管,将相邻立标柱的对接接头位于不同水平截面上,使立柱受荷的薄弱截面错开。

⑤ 脚手架外侧,从第二步起均须在外立柱里侧设1m高防护栏及外铺安全笆。底笆下加两根搁栅与牵杠用铅丝扎牢。脚手笆下部设两根搁栅与横杆扣牢,脚手笆与搁栅绑扎,每笆扎点不少于四点。

⑥ 脚手架和墙体采用钢管作硬拉连接,与框架上预埋件用电焊连接,水平方向每三根立杆设置一个连接点,垂直方向每二步设置一个连接点,以保证脚手和主体结构的整体性。连接件应尽可能设置在立杆与大小横杆交接处,且必须从第一步横杆开始设置。

⑦ 脚手架外侧设置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之间,自上而下连续设置,搭接长度不少于40cm。

⑧ 材料搬运、车辆出入口处两侧,里外立杆应用钢管加固。出入口处,在外侧上面搭设安全防护栅。

2、脚手架安全技术措施

① 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操作前,必须进行有关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过程,掌握有关操作规程。

② 搭设前,必须对钢管、扣件等材料进行筛选,有质量问题的一律不准使用。 ③ 搭设前,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寄好安全带,穿防滑鞋,袖口、裤口要扎紧。

④ 施工现场带电线路通过脚手架,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脚手架回角设接地保护及避雷装置。

⑤ 搭设脚手架随时按规定做好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拉撑连接,不得用铅丝攀拉,必须使用埋件形式的刚性材料。

⑥ 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在六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时,不得进行高空脚手架搭设工作。

⑦ 严禁在脚手架上超荷堆放物料。

⑧ 脚手架必须设有可靠的防雷、接地装置。

⑨ 脚手架拆除时,现场必须设警戒区域,张挂醒目的警示牌,警戒区域内严禁非操作人员通行或在脚手架下方继续组织施工。地面监护人员必须履行职责,严禁高空抛物。

7.13.5 屋面铺盖瓦 1、施工准备

1)作业条件

① 屋面防水层已施工完毕,且已检验合格。 ② 标高控制线、泛水坡度线、屋脊控制线已弹好。

③ 瓦应进行选择,颜色、光泽要一致,表面无缺棱、掉角,表面有裂纹的应剔除。

④ 瓦表面要光滑,无露砂、斑点等缺陷。 2)材料要求

① 水泥: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要杜绝使用过期水泥。 ② 砂:中粗砂。含泥量≤3%,使用前过筛。

③ 瓦:强度、抗冻性、吸水率、抗渗性等符合设计要求,其规格品种按设计要求选配。板块的长、宽、厚,允许偏差不得超过±3mm,平整度偏差(平面接触点间隙)不得超过3mm。

3)施工机具

① 操作人员使用工具:大铲、钢卷尺、橡皮锤、小线、木工尺、灰槽、水桶、扫帚。

② 砂浆、材料配制运输工具:砂浆搅拌机、磅砰、手推车、铁锹。 2、施工方法

1)如果屋面不平整,瓦的边筋(内外侧)、挡雨檐(头尾搭接)相互不能吻合。整个屋面可允许有±5mm误差。

2)屋面弹线:

顺水条位置间距为500mm(450~600mm),垂直屋檐均匀排列弹墨线或粉笔划线。挂瓦条位置的间距依据瓦材尺寸而定,以保证瓦与瓦搭接。使上一片瓦的三重挡水檐有作用,并可将下片瓦的钉孔盖住。

距屋脊线30mm弹一平行线,距屋檐线20mm弹一平行于屋檐的平行线。距屋檐线350mm弹一平行于屋檐的平行线,此处是钉第一根内挂瓦条上棱对齐位置,以使第一排瓦挑檐50mm。

3、顺水条和挂瓦条的固定:

顺水条尺寸:20×40mm,用长于50mm的水泥钢钉(直径4mmHRA74~78)按墨线位置将顺水条固定在屋面上,钉子最大间隔为450mm。顺水条应与檐口平齐,顶端切成斜角,使其与屋脊平齐,末端离屋檐边20mm。排水沟两边按弹线位置(距中心线150mm)各钉一根顺水条,在屋脊和屋檐处,其两端应与其他顺水条截齐,斜屋脊两边也各钉一根顺水条,顺水条两侧可用胶泥浆(水泥砂浆加胶)加固。

挂瓦条尺寸:30×30mm,用长度50~60mm,直径3.1~3.4mm圆钢钉,固定在顺水条上,挂瓦条与每根顺水条相交处都应用钉。挂瓦条应钉平整、牢固,上棱应成一直线,均与檐口、屋檐顺水条平齐,接头应在顺水条上,并要相互错开,屋檐

处应设两根挂瓦条。

4、基层检查合格后,可挂屋面瓦,做平、斜屋脊,然后按设计施工要求作接点返水。

5、铺设:在屋檐右下角开始第一张瓦片的铺设,自右向左,自上而下,扣连瓦片时,瓦片必须紧扣挂瓦条,瓦的右缘距檐口也为50mm,瓦与瓦之间的扣连搭接有3mm可调整度,对于窄屋面则可将瓦切割,距檐口的距离应根据不同的檐口处理来决定。上下瓦片结合部可成一直线。如用开放式结构,必须从两个坡面同时上瓦,严禁单坡上瓦。斜屋脊处的平瓦,应使两边的瓦尽可能地吻合于心线。脊瓦的铺设:应从斜屋脊底端开始,掺有颜料的砂浆将封头固定,自下而上至斜屋脊顶。檐口部位应用檐口封口开始往上铺至檐口顶。檐口瓦底部用水泥浆固定,并钉于边檐口顺水条上。脊瓦的铺设:当屋面交接顶端,即四斜脊成交接成一顶端,则采用四向脊瓦。当使用砂浆固定脊瓦时,施工时必须注意保护瓦片的整洁,不要弄脏瓦面,也可采用掺有麻刀的混合砂浆填实,颜料砂浆钩缝。

6、成品保护

① 屋面面层施工完毕应尽量进行封闭,防止受损破坏。 ② 防止油漆、涂料等污染屋面。

③ 严禁在已完工的屋面上堆放物料和其他杂物。

④ 屋面上尚有其他项目施工时,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破坏、污染。 ⑤ 防止下水口掉进杂物,造成堵塞。 7.13.6 门窗工程 1、门窗安装 1)施工准备

① 查验复核门窗的尺寸与样式。查验门窗尺寸与样式的工作,就是根据施工现场对照施工图,检查一下是否相符、有否安装问题,有否与电器、水卫、消防等设备相互妨碍的问题等。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与有关人员共同商讨解决方法。

② 检查型材的规格尺寸,在制作门窗前要检查型材的尺寸,主要是型材相互接合的尺寸。

③ 检查五金件和其它附件的规格。

④ 门窗五金件在制作前要检查一下与所制作的门窗是否配套,同时还要检查一下各种附件是否配套,如各种封条毛条、橡胶密封条和碰口垫等,能否正好与型材衔接。

2、安装施工工艺

推拉窗安装,一般是先将窗框部分安装固定在墙上的窗洞口,再安装窗扇与上亮

玻璃,安装前必须送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做三项性能试验,合格后才能安装。

①门窗框安装

砖墙的门窗洞先用水泥修平整,按照图纸要求预留门窗洞的尺寸,门窗在加工时,要根据周边饰面的情况扣除相应的尺寸,外墙面砖的厚度为1cm,则门窗的实际尺寸每边扣除30mm。

在门窗框上安装角码或木块,每条边上各安装两个,角码需用水泥钉固定在门窗洞墙内。

对装入门窗洞内的门窗框,进行水平和垂直度校正。校正完毕后用木楔块,把门窗框临时固紧在门窗洞中,然后用保护胶带纸,把门窗框周边贴好,以防用水泥土周边塞口时造成型材表面损伤。该保护胶带纸可在周边塞口水泥工序完工及水泥浆固结后再撕去。

门窗框与预留洞口间的缝隙必须用柔性且耐腐蚀的材料填充密实,门窗的室外周边粉刷时应留出5~8mm深的槽口,并嵌填硅硐密封胶。

②门窗扇的安装

塞口水泥固结后,撕下保护胶带纸,便可进行门窗扇的安装。门窗扇安装前,先检查门窗扇上各条密封毛条,有否少装或有无脱落现象。如有应用玻璃胶或其它橡胶类胶水粘结,然后用螺丝刀拧旋边框侧的滑轮调节螺钉,使滑轮向下横槽内回缩。这样可托起门窗扇,使其顶部插入门窗框的上滑槽中,使滑轮卡在下滑轮轨道上,然后拧旋滑轮调节螺钉,使滑轮从下横内外伸。外伸量通常以下横内的长毛条刚好能与门窗框下滑面接触为准,以便使下横上的毛条起较好的防尘效果,同时门窗扇在滑轨上也可移动顺畅。

③上亮玻璃安装

上亮玻璃的尺寸必须比上亮内框尺寸小5mm左右,不能安装得与内框相接触,因为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受热膨胀。如果安装玻璃与门窗框接触,受热膨胀后往往造成玻璃开裂。

上亮玻璃安装较简单,安装时只要把上亮铝压条取下一侧(内侧),安上玻璃后,再装回上亮扁框上,拧紧螺钉即可。

④门窗钩锁挂钩的安装

门窗钩锁的挂钩安装于门窗框的边封凹槽内。挂钩的安装位置尺寸要与门窗扇挂钩锁洞的位置相对应。挂钩的钩平面一般可位于锁洞孔的中心处。根据这个对应位置,在窗框边封凹槽内划线打孔。钻孔直径Φ4,用M5的自攻螺钉将钩临时固紧,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