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水利方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1.施工组织设计(完整水利方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e4145bed2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d

所有配管工程必须以设计图纸为依据,严格按图施工不得随意改变管材材质、设计走向、连接位置,如果需改变位置走向的,应办理有关变更手续。

暗配管应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尽量减少弯头数量,埋入墙或地面混凝土的管外壁离结构表面间距不小于30mm。管路超过一定长度时,管路中应加装接线盒。加装接线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和检修,不宜在潮湿有腐蚀性介质的场所。

钢管的敷设一律采用套丝管箍连接,要求钢管经扫管后进行管头套丝,套丝长度以用管箍连接好后螺纹外露2~3扣为宜,套丝完成后应检查是否光滑、平整,一般需对管口作二次切剖处理,以便保持光滑、平整,不损伤管内导线。钢管套管应拧牢防止松动、脱落,紧固完成后,装好接地边线,接地线采用镀锌专用接地线卡,禁止使用钢筋焊接地线,钢管入盒处制作灯头弯,以便接线盒能紧贴模板表面,全部采用套丝并用锁紧螺母固定牢固,装设好镀锌接地线卡,暗配管安装完成后,至少每1.5米固定一道,以防混凝土浇捣时管子松动、移位。

钢管进入配电箱时,应使用配电箱的敲落孔,并使用锁紧螺母固定牢靠,连接牢固后管螺纹宜外露2~3扣。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与终端、转弯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箱边缘的距离一般为200mm左右。

钢管在与各类动力设备连接时,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内,如不能直接进入设备,干燥房间在钢管出口处用金属软管引入设备,并将管口包扎严密。金属软管与钢管之间安装镀锌跨接接地线,在室外或潮湿房间内,管口加装防水弯头,由防水弯引出的导线套软管保护,制成防水弧度后可引入设备,同时对各连接处作好密封处理,弯出地面的管口大于等于200mm。

暗配管要求采取防堵措施,钢管一般采用堵头或加管护口,PVC管可以在预埋后,用电吹风烤热后,用钳子夹成扁平状。

⑵箱盒预埋

箱盒预埋可以采用做木模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在模板上先固定木模块,然后将箱、盒扣在木模块上,拆模后预埋的箱盒整齐美观,不会发生偏移。

7.10.3.2 防雷接地

在屋面利用金属板作接闪器,利用大楼桩基、结构基础、楼层现浇混凝土板内钢筋作接地极,柱子中外侧两根主筋等作为接地线,连接成可靠的电气通路。

本工程的接地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即将变压器中性点工作接地、弱电系统的工作接

地、电气保护接地等均与防雷接地装置共用,共用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建筑物内的电气线路采用TN-S系统实行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联结端子的施工严格按规范执行。

7.10.3.3 盘柜安装

盘柜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7.10.3.4 母线敷设;

(1)母线之间间距应保持一致,最大误差不得超5mm,校正母线的工具须用木质榔头,并在木工作台上进行。

(2)切断母线禁止采用气割方法,母线的焊接应采用氩弧焊。

(3)母线敷设用瓷瓶支撑,水平敷设用卡板固定,垂直敷设用夹板固定,线与设备不得强制连接,接触面处涂电力复合导电膏处理,连接用的紧固件必须用镀锌螺栓加平垫圈和弹簧垫圈。

调试、试运行 调整固定 1.测试每条回路的绝缘电阻.必须大于0.5兆欧. 2.有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时,用万用表测试回路是否接通. 3.接通临时电源进行模拟试验. 运输就位 仪表送检 盘柜开箱检查 基础槽钢制作安装 基础验收 制作安装水平误差不超过1mm/m,全长总误差不超过5mm 技术资料是否齐全,配件与设备清单是否相符,外形有无损伤,元器件有无破损. 二次接线及检查

7.10.3.5 线槽安装 ⑴施工程序:

定位 固定支架 线槽安装 接线路检

槽内配线 保护接地 ⑴桥架及线槽跨过伸缩、沉降缝时,应设伸缩节,且伸缩灵活。

⑶桥架弯曲半径由最大电缆的外径决定,桥架各段要连为一体,头尾与接地系统可靠连接。

7.10.3.6 配管接线 ⑴施工程序: 选择导线 带护口 导线连接 导线包扎

线路检查绝缘摇测

穿带线 扫管 放线 导线与带线绑扎 ⑵施工中注意不同相线和一、二次线采用不同线色加以区分,必要时加以标识。管口处加护口,防止电线损伤。导线不得直接露于空气中,截面为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应先拧紧烫锡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当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导线采用焊接压板压接或套管连接。

7.10.3.7电缆敷设

⑴电缆敷设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要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坏损现象。并进行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

⑵电缆盘选择时,应考虑实际长度是否与敷设长度相符,并绘制电缆排列图,减少电缆交叉。

⑶敷设电缆时,按先大后小、先长后短的原则进行,排列在底层的先敷设。 ⑷标志牌规格应一致,并有防腐性能。 7.10.3.8 灯具、开关箱等低压电器安装

⑴对安装有妨碍的模板、脚手架必须拆除,墙面、门窗等装饰工作完成后,方可插入施工。

⑵灯具及开关箱等的安装须格外注意观感质量、标高位置要正确可靠。

7.13 房屋工程

启闭机房和管理用房屋建筑与装修,施工时,按照先下后上,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饰的原则,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

7.13.1 钢筋、模板

除满足前述钢筋、模板施工要求外,还结合房屋建筑工程梁、柱截面小,高度大的特点,详细认真地设计模板的支撑和脚手的稳定,适当加密柱箍,保证柱子在浇筑过程中不变形,模板采用全新多层板或竹胶板,不起鼓。钢筋工程同主体结构钢筋施工。

7.13.2 混凝土

采用自拌砼,砼质量控制到运输浇筑主要方法及过程质量控制,见前7.6.~7.7章节所述。

垂直运输采用现场搭设的井字架,卷扬机提升料车,进入事先分层搭好的各层跑道中,人工推车至浇筑点,平锹入仓,模板上开留进料孔,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

7.13.3 砌砖

1、对进场的砖块在外观质量检查合格的基础上,按规定取样检验,做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砌筑。砌筑前对砖进行浇水湿润。

2、采用中砂过筛,砂的含泥量不得超过2%,石灰膏应充分熟化,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水泥选用地产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3、砂浆配料严格按照试验室出具的砂浆配合比计量配料。

4、砌筑时设皮数杆,挂线砌筑,确保砌体横平竖直,并做到组砌得当、接槎符合规定,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接,不得有通缝,有不足整砖处用普通砖补砌。砌砖每日砌筑高度不得超过一步架,以免影响砌筑质量。

5、多孔砖砌筑前,门窗洞口的两侧应砌一块整块粘土砖,粘土砖应与多孔砖咬槎砌筑,设计在墙上有预埋件、管道穿越处排砖不合模数,找零地方用粘土实心砖砌筑。

6、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拉结筋。 7.13.4 脚手架

根据本工程特点,拟采用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脚手架的搭设采用Φ48×3.5钢管,脚手架搭设随结构模板、钢筋、砼工程同步施工,每次搭设高度应超过结构施工层顶面1m以上,在离地20cm处设置一道扫地杆脚手架连接,脚手架宽1.0m,立杆纵距1.2~1.7m,步距1.8m,竖杆离墙150mm,底排步距1.6m。

1、脚手架搭设要点:

① 脚手架搭设顺序:基础平整→立杆→大横杆、搁栅→剪刀撑→脚手笆→防护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