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用】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教育专用】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d67028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d

教育学习+K12

第2课时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核素

(时间:40分钟)

选题表 知识点 核素、同位素 碱金属的结构和性质 卤族元素的结构与性质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 综合 基础过关

1.(2016·福建厦门期末)现有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题号 1,2,5,8 3,7 4,6,10 11,13 9,12,14

其中表示质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这三种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属于不同的元素 B.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C.具有不同的核电荷数 D.化学性质相似

解析:由图知,三种粒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故质量数不同,化学性质相似,又因质子数=核电荷数,故核电荷数相同,故A、B、C错误,D正确。 2.(2017·浙江宁波十校联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1214

A.C与C为不同核素

B.石墨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H2O和D2O互为同位素 1214

D.C与C的化学性质相同

1214

解析:C与C质子数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不同,是碳元素的不同核素,A正确;石墨和C60是

1214

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B正确;H2O和D2O都是水分子,C不正确;C与C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D正确。

3.(2016·山东泰安期末)如图表示碱金属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C )

A.还原性

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熔点 D.原子半径

教育学习+K12

教育学习+K12

解析:碱金属元素中,随核电荷数的增大,元素的金属性及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大,熔点逐渐降低,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增大,故A、B、D符合图示关系,C不符合图示关系。

4.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递变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氧化性:F2>Cl2>Br2>I2 B.稳定性:HF>HCl>HBr>HI

----C.还原性:FCl2>Br2>I2

解析:从F→I,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则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卤素单质按F2→I2的顺序熔沸点逐渐升高。

m-5.(2017·陕西延安质检)假设R元素无同位素,元素R原子的质量数为A,R的核外电子数为

m-x,则W g R离子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C ) A.(A-x+m) mol B.(A-x-m) mol

C.(A-x+m) mol D.(A-x-m) mol

解析:根据题意,n(R)=

m-

mol,所以W g R离子中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m-

(A-x+m)mol。

6.(2016·广东普宁质检)卤素单质的性质与F2>Cl2>Br2>I2的变化规律不相符的是( C ) A.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C.单质还原性的强弱 D.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解析:因非金属性F>Cl>Br>I,则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由强到弱,其各自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由强到弱,故与上述变化规律不相符的是C选项。

7.铯是一种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CsOH是一种可溶于水的强碱

B.Cs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氧化物Cs2O C.Cs与水反应,能发生爆炸,并放出O2 D.加热Cs2CO3,可生成氧化铯和二氧化碳

解析:由金属性钠<钾<铯,结合钠、钾及其化合物的性质,A正确,B、C、D错误。

8.(2017·山东淄博开学考试)张青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91年他准确测得I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18,被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委员会采用为新的标准值,这是相对原子质量表中首次采用我国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值。则下列关于A.BCD

In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 In原子核内有49个中子

In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等于其质量数,为115 In是In元素的一种核素

In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教育学习+K12

教育学习+K12

解析In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为49,A正确;In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9,质量数是

115,所以中子数=115-49=66,B错误正确

In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即质量数,为115,C

In含有49个质子、66个中子,是In元素的一种核素,D正确。

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1 2 3 4 ⅠA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1)表中元素 的非金属性最强;元素 的金属性最强;元素 的单质室温下呈液态(填写元素符号)。

(2)表中元素③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3)表中元素⑤、⑥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 > (填写化学式)。 (4)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化学式是 ;碱性最强的化学式是 。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结合题干表格,则F的非金属性最强,K的金属性最强,Br2在常温下呈液态。元素③为N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元素⑤、⑥分

别为F、Cl,其非金属性:F>Cl,所以稳定性:HF>HCl,F无正化合价,因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

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碱性最强的是KOH。 答案:(1)F K Br (2)(4)HClO4 KOH

能力提升

10.如图是氯气的制备以及氯、溴、碘的非金属性比较实验,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装置D的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3)HF HCl

A.F2不能与NaCl溶液反应置换出氯气

B.装置B中可盛放水吸收氯气中的HCl气体 C.装置E下层呈现紫红色

D.装置E中有机试剂层呈现紫红色,能说明非金属性Br>I

教育学习+K12

教育学习+K12

解析:氟气与水溶液反应是氟气与水的反应,生成氟化氢和氧气,所以F2不能与NaCl溶液反应置换出氯气,A正确;装置B中应用饱和食盐水吸收Cl2中的HCl,B错误;苯的密度比水小,应在上层,所以装置E上层呈现紫红色,C错误;生成的溴单质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过量氯气也会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造成干扰,所以不能证明非金属性Br>I,D错误。 11.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 C ) 选项 A B C D 事实 与冷水反应,Na比Mg剧烈 Ca(OH)2的碱性强于Mg(OH)2 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r2+H2I2+H22HBr 2HI 结论 金属性:Na>Mg 金属性:Ca>Mg 非金属性:S>C 非金属性:Br>I 解析:C项,根据事实可知H2SO3比H2CO3酸性强,但H2SO3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故不能说明非金属性S>C。

12.(2016·甘肃天水阶段检测)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 )

---A.还原性强弱:F> Cl>I B.原子半径大小:Na>S>O C.碱性强弱:KOH>NaOH>LiOH D.稳定性强弱:HF>HCl>HBr

解析: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相对应的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故还

---原性F

13.某学生在做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的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的实验现象。请帮助该学生整理并完成实验 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药品:新制氯水、新制溴水、溴化钠溶液、碘化钠溶液、四氯化碳 (3)实验内容(在下表横线中填写相关内容) 序号 ① ② 实验方案 向盛有少量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 向盛有少量碘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新制溴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 实验现象 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 色 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 色 (4)实验结论: 。

(5)问题和讨论

①上述两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 。 ②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反应中转移0.4 mol电子,则收集到的氯气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下)。

③由于氟单质过于活泼,所以很难设计出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其氧化性的强弱。试列举事实说明氟的非金属性比氯的强: 。

教育学习+K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