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的基本结构及名称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足部的基本结构及名称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d601c838762caaedd33d4eb

肤也会得漂亮而有光泽。

脚 底 按 摩 的 原 理

人们的身体籍由新陈代谢的作用,在到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的目的,包括五藏六腑、淋巴系统、大小肠和皮肤组织都是排毒的重要器官。如果说这些器官功能失常或减弱,平常是看不出,甚至于感觉不到。

由于人体特殊构造,所有器官都有神经延接至足部,其末梢神经区块,就是所谓的反射区。临床实验证明,人的双脚合并正是人体器官组织立体分布的缩影。当体内器官或腺体异常时,其足部反射区就会有结晶沉积而成为(痛点),每个痛点触觉反应不同,有些像沙子,有些呈颗粒,有些只有肿胀的感觉。当刺激,自然也会加快排除沉积在组织周围的毒素和废物,因而达到疗效的效果,这就是现在医学所称的(第三医学),利用刺激细胞组织的再生能力,让器官自我恢复并保持正常功能的理疗法。(一般打针吃药称为第一医学,物理治疗或超音波、远红外线照射等为第二医学)。脚底按摩也是第三医学的一种,目前愈来愈受到医界的重视。

上病取下,百病治足――头病医脚百病治足

人之有足,如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足先衰,上病取下,百病治足。

足部是人体经络循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祖国医学早就有“上病取下,百病治足”之说,即全身许多疾病可以从足而治愈。除针灸外,还有许多简单易行的足疗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病的足疗法。 感冒,可用冷热互浴法。具体作法是:准备两个较大的洗脸盆,其中一个盆内倒入42℃~43℃温水,另一个盆内倒入15℃~16℃冷水,水量以能淹没脚踝为度。先将双脚浸入温水盆内1分钟,然后再浸入冷水盆内1分钟。如此交替进行,反复3次,从温水浴开始,以冷水浴结束。需要注意的是,盆内水温在浴足时不断变凉,会影响效果,所以每浴1次,要加入适量的热水,使水温一直保持在42℃~43℃。第3次冷水浴后,要用干毛巾把脚擦干,

穿上袜子,以免受凉。

治感冒还可用足底穴位外敷法。取白芥子9g、鸡蛋1个,将白芥子研末,用蛋清调匀,外敷足心,以纱布或伤湿止痛膏包贴。此法对感冒发热者有效。咳嗽:取大蒜适量,捣为泥,置伤湿止痛膏中心,每晚洗脚后贴双足涌泉穴,次日晨起揭去,连贴3~5次低血压:吴茱萸适量捣泥,置伤湿止痛膏中心,贴敷足底涌泉穴,次日晨起揭去,连续贴3~5次。腓肠肌痉挛:即当腓肠肌痉挛时,将大拇趾向足背内侧扳,很快便可止痛。失眠:朱砂3~5g,将朱砂研成粉末状,用干净纱布涂浆糊少许,将朱砂均匀黏附于纱布上外敷涌泉穴,以胶布固定。使用前先用热水把脚洗净,睡前贴敷。朱砂有清心、定惊、安神的功能。 此法常用于由于心火亢盛所致的心神不安、胸中烦热、惊悸不眠者。遗尿:连须葱白30g,硫磺30g,共捣如泥,敷脐部、足心,以纱布固定,次日更换。本法仅限于儿童遗尿者。 足部按摩起源于中国。摸脚诊病,按脚治病之法,不但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而且也有大量的文字记载。据汉代司马迁所著《史记》记载,两千多年前,有位医术高明的医家,名叫俞跗,俞与“愈”通用,跗即指足背,意思就是摸脚治病的医生。俞跗摸脚诊病治病的水平非常高超,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在为太子治疗厥症时,接待他的中庶子曾以十分崇敬的心情提到古代名医俞跗,说他治病不以汤液醴酒,而能按脚除病,效如桴鼓。可见足部按摩在战国时期就颇为流行,并有相当显著的疗效。俞跗可谓是足部按摩的鼻祖了。《黄帝内经》中载有涌泉穴,认为它是与人体保健密切相关的重要穴位。《素女真经》有“观趾法”的记载,隋代高僧智凯在,《摩诃止观》中记有“意守足”的修生法,认为常止心于足,能治一切病;《华伦秘籍》就有“足心道’这门专门研究足部按摩的学问,此术在唐代传到日本,随着汉医学发展不断流传发展,至今不衰。本世纪初,足部按摩通过欧美在中国的教会及所属医疗机构传向西方,并在那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类足部按摩的专著纷纷面世。1938年,美国印古哈姆女士的《足的故事》出版,为后来的足反射疗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5年.瑞士玛鲁卡多女士出版了专著《足反射疗法》,足部反射图被确定下来,该书印数超过10万册。 人们常说,人老腿先衰,有病脚先疼。足部是人的“第二心脏”,与人体各部分器官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早在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认识到足部按摩对人体健康的独特疗效并传承至今。

——专家权威解秘“足部按摩”先疼?

人们常说,人老腿先衰,有病脚先疼。足部是人的“第二心脏”,与人体各部分器官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早在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认识到足部按摩对人体健康的独特疗效并传承至今。

足部保健项目是人与人接触的项目,因此一个足道操作技师是项目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足部保健目前已成为人们日常保健的新时尚,其中,特别能说明问题的是各种各样的“洗脚城”、“足浴中心”等,还有形形色色的“泡脚房”。

不 少长沙市民喜欢上了足部按摩,特别在寒冷的冬季,午间休息、晚饭后、双休日,约上同事、朋友,或叫上亲戚、家人,在足浴店消磨上个把小时,既休闲又健身。那么,查足真能诊断疾病吗?足部按摩能治病吗?有什么科学依据?又是否人人皆宜?湖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张泓教授从专业的角度详细介绍了“足部按摩”。 脚底66个穴位联络五脏六腑

《扁鹊》曾记载:“两脚之气血雍滞不行,则周身之气血亦不宜通”。说明人体足部的气血畅通与否,关系到整个机体的健康。按中医的理论来讲,腿足健康与否,与脾、肾、肝三脏密切相关。

中 医的经络学说中,连接人体五脏六腑的足三阴经、足三阳经、阴维脉、阳跷脉起止于脚上,并与脚上的66个穴位(占全身穴位总数的10%)相贯通,这些穴位又 是这6条经络的根本。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道,能使人体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