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课后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微生物课后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d5182e302020740bf1e9b53

1

2.极端嗜盐古生菌细菌视紫红质的功能是什么?它们如何利用光能产生ATP?

在厌氧光照条件下极端嗜盐古生菌产生细菌视紫红质,可强烈吸收570nm的绿色光谱区,参与光介导的ATP合成。极端嗜盐古生菌细胞内细菌视紫红质的视觉色基,通常以一种全-反式结构存在于细胞内侧,受光激发可转换成顺式状态,转型可使胞内H+转移至膜外,随着细菌视紫红质分子松弛,无光时吸收细胞质中的H+,顺式又转换成稳定的全-反式,经全-反式与顺式的反复循环,造成膜上H+的梯度差,产生电化势,在ATP酶的催化下,进行ATP的合成,为菌体储备能量。

3.试说明古生菌物种的多样性及应用潜力。

古生菌的多样性体现在独特的细胞形态,不同成分的细胞壁组成,有别于细菌的细胞质膜,对氧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营养类型,16SrRNA独特的序列,以及极端嗜盐、超嗜热和厌氧条件下产生甲烷等生理特性。古生菌包括5个类群。类群1,甲烷嗜热菌和极端嗜热的S0代谢菌;类群2,产甲烷古生菌;类群3,极端嗜盐的古生菌;类群4,嗜热、嗜酸的热原体;类群5,还原硫酸盐的古生菌。古生菌应用潜力在于它们是获取特殊酶(热稳定、酸稳定、盐稳定)的理想来源,另外在环境保护中具有巨大潜力,同时是研究生物进化和在极端环境下生命生存机理的绝好材料。

1.古生菌是地球上早期的生命形式吗?

早期地球高热、高盐、高湿、低pH及无氧并充满还原性的气体,是一种极端环境。而超嗜热的古生菌具有厌氧、化能有机或化能无机的营养代谢等表型特征,符合所推测的早期地球地质化学条件下原始生物的表型特征。能氧化H2、还原硫的超嗜热古生菌、类似于甲烷嗜热菌的产甲烷微生物都属于地球上早期的细胞类型。在超嗜热古生菌中出现了具有氢代谢途径的物种,古生球菌以H2作为电子供体,将硫酸盐还原成H2S,甲烷球菌和嗜热甲烷菌利用H2还原CO2生成甲烷,这显示出H2作为电子供体在地球早期生命发育和进化中的作用。因此认为,具有嗜热、厌氧、低pH、氧化H2、还原硫及硫酸盐、产甲烷等特性的各类古生菌,可以适应早期地球的环境,是地球上早期的生命形式。

2.保护微生物资源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保护微生物资源的意义在于(1)微生物代谢类型多样、遗传资源丰富,具有潜在用途和价值;(2)微生物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代谢强,易变异、利生产,是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获取高收率产物的理想资源;(3)对微生物可利用资源的探索尚存在很大空间,具有开发、挖掘新资源的巨大潜力。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对人类来讲,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生物物种一旦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

境也要受到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全球的联合行动计划。只有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多样性,才能使人类延续生存和健康生活。

第十四章感染和免疫

1. 机体对细菌内毒素和细菌外毒素的免疫应答有何不同?

细菌外毒素是细菌分泌到胞外的分子,机体对其免疫应答以体液为主,通过B细胞识别、活化并产生抗毒素抗体分子使之灭活;细菌内毒素为细菌胞壁成分,机体对其免疫应答以对细菌的细胞免疫为主,包括吞噬杀伤、补体溶菌以及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2.吞噬细胞的功能可因哪些体液因子的作用而增强?

抗体与补体的调理作用,补体片段与细胞因子的趋化及细胞因子的激活作用。 3.抗体与补体的调理作用,补体片段与细胞因子的趋化及细胞因子的激活作用。 补体活化后可溶解革兰氏阴性菌及具脂蛋白膜的病毒颗粒,清除病原微生物、病变衰老细胞和癌细胞。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片段有趋化、调理吞噬、清除免疫复合物、促进炎症等多种功能,促进机体防御反应,对机体有利。但补体本身并无特异性识别,当抗原抗体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组织间隙或血管壁基底膜,可激活补体造成局部炎症,引起第Ⅲ型超敏反应。如链球菌感染后产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血管壁基底膜,激活补体而引起肾小球肾炎。

4.试举例说明天然免疫与特异性免疫间并无截然界限。

非特异免疫的细胞因子与体液因子均可在特异免疫中起作用,如巨噬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多种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NK细胞和肥大细胞均可分泌细胞因子;补体片段的促炎症及免疫调节作用。反之,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因子与体液因子也可进一步调动非特异免疫,如抗体的激活补体、调理及ADCC作用;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趋化、激活并增强吞噬细胞与NK细胞的杀伤功能。而在机体遭遇病原体入侵时,非特异免疫与特异性免疫同时进行,互为补充,之间并无截然界限。

5.简述一个细菌进入机体的遭遇。

(1)首先受到生理屏障的阻挡,包括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 (2)补体激活的溶细胞作用与吞噬细胞及NK细胞的杀灭;

(3)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通过抗体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及ADCC作用,形成免疫复合物的清除作用等;

(4)激活T细胞产生细胞免疫,包括CVTL的直接杀伤及TD分泌CK引起的以巨噬细胞为主,包括CTL、NK、中性粒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聚集、细胞与CK共同造成的免疫炎症。最终将细菌清除。

第十五章微生物生物技术

1.传统、近代和现代微生物生物技术的代表性技术各是什么?分别以生产一种产品为例,叙述其主要生产流程。

传统、近代和现代微生物生物技术的代表性技术分别是酿造技术、大规模液体发酵技术和基因重组技术。可分别以生产酒、青霉素、重组乙肝疫苗或其他产品为例,叙述其主要生产流程。

2.大规模工业微生物发酵生产与实验室微生物发酵实验有哪些异同? 大规模工业微生物发酵不同于实验室的发酵,主要是:规模大,即所用的设备庞大,占用场地大,人力、物力投入大;消耗的原料、能源多;菌种符合生产菌种的要求,其

生长代谢特性与大规模发酵相适应;后处理较困难、需进行成本核算等。可用大型发酵罐和实验室所用发酵仪器、小设备等相比较,例如用好氧微生物液体发酵的大型发酵罐与实验室发酵设施相比,从它的结构、功能和应用的特点、后处理、消耗、成本等说明差异;相同点可从菌种、产物产生的机理、发酵的基本条件、工艺主要过程和目的产品等方面叙述。

3.要获得生产用于洗涤剂的碱性蛋白酶的菌种,应怎么办?如从自然界筛选,应采取哪些主要步骤?

碱性蛋白酶的生产菌种可从自然环境或收集菌株中筛选,购置专利菌种或向生产单位购置产量高的菌种等3种途径获得。如果从自然环境筛选,应采取的主要步骤,参考主教材中图15-2的主要过程阐述,重要的是所用的稀释涂布平板,应该用产碱性蛋白酶菌株选择平板。

4.某发酵厂生产产品的产量在不同的批次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别,请分析其原因。 某发酵厂生产产品的产量在不同的批次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别,原因可从发酵的菌种活性、培养基原料和配制、发酵条件的控制、后处理等整个生产过程分析,分析中对每一过程或方面,可能涉及产量不稳定的原因加以简要说明。

5.日常生活中哪些是微生物工业的产品?请就某一种产品提出改进的建议。

我们日常生活中微生物工业的产品太多,例如酒、醋、酱、乳酪、食用菌、味精、二肽甜味素、青霉素、链霉素等。可选择其中某一种产品就其菌种、培养基原料和配制、发酵条件的控制、后处理等,整个生产过程或其中某一方面,提出改进的建议。尤其是对于传统的微生物工业产品,应就如何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其生产进行改进提出建议。

6.为什么说:“DNA芯片将开辟生命科学研究和利用的新纪元,将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DNA芯片将开辟生命科学研究和利用的新纪元,将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这是由于生物的多样性取决于其基因的多样性,因而可以制成种类繁多的DNA芯片,储存空前规模的生命信息,可利用其快速、高效的获取大量的生命信息,使其在生命科学领域,例如在生物的基因鉴定、基因表达、基因组研究、新基因的发现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生物学研究及应用中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技术方法,发挥重大作用;同时,DNA芯片也将在工、农、医各行各业推广及应用,像20世纪微电子芯片进入千家万户那样,改变人类的经济、文化和生活,促进社会、经济的更大进步。

1如果你分离到一株啤酒酵母,其生长速率是已知生产菌株的二倍,因此你将其用于生产乙醇的实验,但结果表明,该酵母菌株发酵葡萄糖的产物是乙醇和其他产物的混合物,并且乙醇的产量只有已知生产菌株的50%。请你根据本章所学的知识,并结合微生物的生理、微生物遗传及遗传工程的有关知识,简要写出你将如何改进你所分离获得的酵母菌株,使其优于现有的生产菌株。

将分离到的啤酒酵母菌株,从试管稀释开始进行筛选,在实验室阶段,选择乙醇的产量超过现有生产菌株的50%和生长速率比生产菌株高的菌株,结合微生物的生理、微生物遗传及遗传工程的有关知识,简要写出如何改进代谢调控、生长发酵条件、遗传育种和基因改造新分离的酵母菌株,使其高产乙醇且发酵周期短,综合评估优于现有的生产菌株,然后再进行小试、中试和大试的逐步放大实验,直至优于现有生产菌种。

2.现代微生物生物技术与现代动物、植物生物技术相比,其优势是什么?不足是哪些? 现代微生物生物技术与现代动物、植物生物技术相比,其优势是由微生物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它们个体小、结构简单,比较容易操作;容易变异、繁殖快,实验或生产周期短;分布广、极其丰富的多样性等优势使现代微生物生物技术应用面更为广泛,与动物、植物和人类的关系都密不可分,现代动物、植物生物技术常常要利用现代微生物生

物技术。现代微生物生物技术与现代动物、植物生物技术相比,不足之处是生物安全性要特别防护,对动物、植物和人类及环境的影响或污染,在现代微生物生物技术实施的全过程中,都要格外注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