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应用写作》讲稿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财经应用写作》讲稿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cbaf02e58fb770bf78a55fb

3.掌握写作知识,练好表达能力。

财经应用文虽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也和其他文章一样,在确定主旨、选择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等方面,必须遵循写作的基本规律。因此,写作者必须掌握财经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熟悉财经应用文写作从准备、写作到修改的一般过程,了解财经应用文的格式规范和有关数字的用法、图表的处理技术等知识。还要认真学习语法、修辞、逻辑等写作基础知识。 要撰写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财经应用文,还必须加强写作实践,不断提高选材、立意、谋篇、语言、图表显示和文面规范化等写作表达能力。 具体地说,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多读:

要从理论和范文两个方面入手,精读与泛览相结合。古人说:“写作无秘诀,作文有要道。”阅读有关应用写作的书籍,懂得一些应用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可以使我们在学习中少走弯路,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较快地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此外,还应该有意识地研读一些范文,以资借鉴。 (2)多思:

多分析比较,多总结借鉴,从中汲取营养,以指导写作实践。 (3)多写:

多写多练是提高写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清人唐彪说:“多读乃藉人之功夫,多作乃切实求己之功夫,其益相去远矣。人之不乐多作者,大抵因艰难费力之故;不知艰难费力者,由于手笔不熟也。若荒疏之后,作文艰难,每日即一篇半篇亦无不可;渐演至熟,自然易矣。”写作是一种技能,技能的提高要靠实践。只有勤学苦练,坚持不懈,才会熟能生巧,运笔自如。 (4)多改:

多写多练固然重要,修改也是提高财经应用文写作能力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古人云:“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厌百回改”。我们应该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对每一篇文章反复推敲,精心细改。这样,写作能力才会提高得快。

第二节

一、财经应用文的主旨 (一)主旨的含义

财经应用写作的基础理论

主旨是指作者通过文章的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或主要意图。在具体财经工作中,处理财经事务、反映情况、解决问题总要有个明确的态度、意见或看法,因此,在财经应用文写作中所表达出来的态度、意见或看法,就是财经应用文的主旨。

(二)主旨的基本要求

5

1.正确。

正确是指文章的主旨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循经济规律,符合财经活动的实际情况,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首先,必须保证基本观点正确,其次,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必须正确。 2.单一。

单一是指一篇财经应用文只能表达一个主要意图或基本观点,即“一文一事”、“一文一旨”。单一的要求含义有二: 一是事项的单一,二是主旨的单一。

案例:请看下面一则请示的正文。

我公司冷库自建成至今已有25年,这期间虽经两次大规模的扩建,但仍无法满足我公司的生产需要。鉴于目前冷库面积过小、设备陈旧的现状,为了保证我公司能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今年的生产任务,须对冷库进行扩建和改造。经测算,此项工程共需经费200万元。目前,我公司已自筹120万元,尚有80万元缺口。为此,请总公司拨给专项经费80万元。妥否,请批复。 另外,我公司离休干部的医疗费问题也亟待解决,请一并批准。

这则请示明显地不符合主旨表达要单一的要求。请示主旨是请求总公司拨给冷库改造所需经费,可是文中又提到“离休干部的医疗费问题也亟待解决”一事。这样,请示中就出现了两个不同的事项,不符合“一文一事”、“一文一旨”的要求。 3.鲜明。

鲜明是指主旨要清楚明白。作者通过文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应该让人一目了然,一读就懂。并明确指出怎样做对,怎样做错,决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使人糊涂,无所适从。

案例:请看下面一份报告的正文。

200×年给我中心下达的培训纯收入任务为×万元,经过中心全体职工的努力,从1月份到10月份,已完成任务的85%,现将培训收入完成的情况报告如下。 随着中央工作重点的转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一个大搞经济建设的高潮来到了。要搞建设,就要打好基础,抓好业务培训工作,培训的作用和地位也就很重要了,这便成了全体职工努力的动力。 公司在年初给我中心下达培训纯收入任务是×万元。这个数字是在去年计划完成的基础上重新调整确定的,比×年多20%。任务多了,但职工并不害怕,而是更有信心地接受了。1月份到10月份,从领导到全中心的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完成培训收入×万元,占全年计划的五分之四。现在到年底还有一个季度,完成全年计划是没有问题的。 以上是我们任务完成情况的报告,如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这份报告没有将培训工作的具体情况汇报出来,因而主旨不明确。原文只是

6

汇总了本年度前10个月完成任务的数字,而真正需要汇报的、能反映该培训中心特色的“情况”,如管理手段、培训措施和培训经验等,报告并没有具体写,只写了一句“任务多了,但职工并不害怕,而是更有信心地接受了”,根本没有把培训中心是怎样完成培训任务的情况介绍出来。如果这份报告能用丰富、具体的材料深入说明“任务多了”,职工为什么“并不害怕”,为什么“更有信心”,采取了什么措施、办法等,“情况”也就摆了出来,主旨也就明确了。 4.深刻。

深刻是指主旨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财经工作的内在规律性。这就要求作者能够认真研究材料,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见微知著,“小中见大”,提出真知灼见。 5.新颖。

新颖是指主旨要有新意、有创意。正如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曾说的:“最重要的是要有你自己的声音,最重要的是要发出别人喉咙中所没有的那种独特的音调。”这就要求不因袭旧说,搜集的材料要新,看问题的角度要新。 (三)主旨的确立与表现

财经应用文是为解决实际财经问题而作的。因此,其主旨的确立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依据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依据经济活动的客观实际。 财经应用文的主旨主要是通过财经领域的公务活动表现出来的,总是围绕财经活动作出判断。不要求塑造人物形象,也不需要系统阐述理论。财经应用文表现主旨的主要方式如下。 1.篇名点旨。(主旨与标题)

就是用标题概括点明主旨。公文经常采用这种方法使主旨一目了然。概括事由或概括主旨的文字要严密、准确。如《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标题就概括地点明了其主旨是“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2.篇首亮旨。

就是开门见山,开头交代行文目的、意义等。如《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开头就直接交代行文目的:“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特作如下决定”。又如一份通知的开头,则直接阐述意义表明主旨:“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是产棉区农民收入的基本来源,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做好棉花购销工作,对于稳定农业大局,保证纺织行业正常生产,安排好人民生活,增加出口创汇具有重要意义。” 3.篇中明旨。

7

就是将文章主旨分解为几个方面,每部分用小标题或段首句概括其基本内容。如《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为了更充分地表述依法治校的主旨,主体部分用“一、充分认识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进一步明确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三、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四、加强对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领导”四个小标题列写,表述依法治校的思路和做法。每个小标题均是该部分内容的概括,也是全文主旨的构成部分。 4.呼应显旨。

就是采用开头与结尾相互呼应的方式表现主旨。常常是文章开头提出与主旨相关的问题,文章结尾与开头相呼应以深化主旨。篇幅较长的应用文章常用此种显旨方法。 5.篇末显旨。

就是在文章结尾点出总的要求、目的的显旨方法。主要是进一步强调,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二、财经应用文的材料

(一)材料的含义

材料是指作者用来表现主旨的一系列事实和证据,包括具体的情况、措施、意见、数据、图表和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搜集、掌握大量的多方面的材料,是财经应用写作的基础和前提。

(二)聚材

具体地说,财经应用写作应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以下几方面的材料: 1.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2.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 3.典型材料和概括材料; 4.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

5.文字说明材料和数据统计材料。

搜集材料有直接(观察、体验、感受、调查、采访)和间接(阅读、会议、交换、网络)两种途径。我们既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又要勤于读书,勤于积累,多多收集第二手资料。

(三)选材 1.紧扣主旨。

凡是能充分表现、反映、突出主旨的材料就选取;反之,就要果断地舍弃不取。

2.真实典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