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07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b9e526afad6195f312ba6db

2007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

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或由学生发现 D.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或是获得知识 2. 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D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态度 3.“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A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负迁移 D.逆向迁移 4.在学习较复杂的内容时,动机水平为------时最有利于学习。A A.较低 B.中等 C.较高 D.以上都不对

5.小刚一按时做完作业,家长就不再批评他,使他逐渐养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的------。B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呈现性惩罚 D.取消性惩罚 6.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证实了遗忘的------。D

A.动机说 B.痕迹衰退说; C.提取失败说; D.干扰说

7.某学生把学习的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这个学生所作的是------C A.稳定的内部归因 B.稳定的外部归因 C.可控的内部归因 D.不可控的外部归因 8.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A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 9.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A A相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10.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 ------A

A.布鲁纳 B.奥苏贝尔 C.斯金纳 D.加涅 答案:1-5:ADAAB 6-10:DCAAA

二、举例说明下列术语(每小题5分,共20分)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就是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比

1

如,若化学系学生张三自信能完成某个实验数据分析,则会积极面对,即使有一定的难度,通常也能成功地完成任务;相反,若张三人为自己根本无能力或很难完成这组数据分析,则会无形中给自己的工作带来阻力,最终影响任务或者完不成,或者速度缓慢。P78

观察学习:所谓观察学习指的是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例如:儿童学习新歌或做家务,玩游戏等,几乎与其父母的活动一模一样,他们常常在观察之后立即仿造出一连串的新行为,这就是观察学习的结果。或者看到有学生迟到后挨罚了,自己从此也不敢迟到了,也是观察学习的结果。

正强化与负强化:正强化即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概率;负强化:通过中止某种令人讨厌的、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比如;斯金纳迷箱中,小白鼠一按下拉杆,就会有食物掉在盘子中,这是正强化。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了,不再批评他,最终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这反映的是负强化。

元认知: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的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的认知。例如,在教学中教育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步骤等,就属于元认知。

三、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试述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何正确看待学校教育中的惩罚问题。P51

答:强化就是通过呈现或中止某种刺激来增强某种反应出现的频率。前者是正强化,后者是负强化。通过学习理论认为,许多时候,人和动物的行为变化是因为强化的作用。因此,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学习的控制,而学习就是反应发生频率的变化。

在学校教育中,惩罚可以很好地正强化、负强化结合起来形成科学奖惩体系。比如:学生认真学习,成绩优秀,被评为三好学生、发放奖学金属于正强化;如果获奖学生涉及违纪问题,既可以给予批评、记过等处理,这属于惩罚;还可以剥夺已给予的奖励,这也是惩罚。相比较而言,后一种惩罚更有用。再比如,某学生违纪,可以采取通报批评的方式进行惩罚,但学生不再出现违纪行为后,则马上采取取消对其通报批评的处罚,这种负强化方式结合惩罚一起 使用,效果往往更理想。

因此,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在学校教育中,惩罚不是目的,通过惩罚来改变人教育人才是目标,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应该把惩罚与正强化、负强化有机结合起来使用。

2

2. 试析影响有意义学习的条件。P59 答:1.学习材料本身必须是有逻辑意义的;

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知识基础(固定点); 3.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 简述维纳的归因理论。P76-77

答:维纳认为,个体的归因倾向会影响他未来活动的选择,坚持性和动机强度。

维纳认为,个体归因主要牵涉三个维度和四种原因:三个维度是稳定性、可控性和控制点;四个原因是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和运气好坏。按照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进行分类,能力是内部,稳定,不可控原因,努力是内部,不稳定,可控原因,任务是外部,稳定,不可控原因,运气是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原因。归因影响巨大。比如,若一个人把失败归为不稳定,可控制原因(如努力),那么,她可能在失败的情况下,坚持努力,最终走向成功,这是积极的归因。相反,若失败者将失败归因为稳定,不可控制的原因(如能力),那么,他就不再努力了,这是消极的归因。

归因理论对于教育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价值。

4. 简述认知结构及其特征。

答: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即已有的全部观念内容和及其组织关系。

认知结构变量(认知结构特征)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主要包括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固性。原有认知结构就是通过这三个变量或特征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即已有认知的可利用性,相对原有知识而言新的学习材料的可辨别性,原有知识的稳定性与清晰性。

四、论述(每小题20分,任选一题)

1. 评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启示。P54-56 参考答案:

1)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学习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社会行为的学习。 班杜拉社会学习主要内容:

3

(1)提出了观察学习的学习方式。班杜拉认为,人类可以通过观察学习即观察他人的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间接的学习。观察学习是指观察别人的行为方式及其行为后果(受奖或受罚),并在某种情境中作出或避免作出与之相似的行为方式。在人类学习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2)指出了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即四个阶段: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现过程——动机过程。

(3)明确了观察学习的三种强化方式。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解释了许多没有正强化的学习的发生机制。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启示

(1)他的一些具体观点,如社会行为可以通过后天的观察学习形成和改变,环境、教育、榜样在人的社会性行为、道德品质的形成中起着重大作用。

(2)依据他的理论,启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为人师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适当地利用奖惩和替代强化等等对教育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

2.如何了解心理健康?试联系高校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答:不同心理专家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是,广为接受的是积极心理健康定义。心理健康就是积极的心理健康。主要包括6个方面;自我认知态度和能力,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健康成熟的人格,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以及积极的适应环境的能力。P198

大学生心理健康判定标准:(1)具有恰当的自我意识(2)具有健全成熟的人格(3)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4)有适当的情绪反应(5)学习工作效率高,热爱生活(6)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7)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考生自由发挥: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指导;高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必要填充。P203-20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