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安徽卷(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09年高考安徽卷(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b53c6aeaf45b307e87197ce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1.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 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C. 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 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2.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

B. 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 C. 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

3. 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成虫数(只)

6

10 28

71

131

207

270

302

327

341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 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 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 第1-37天,成虫数量成“J”型增长

4.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

A.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C. 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5. 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X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对d完全显性)。下图中Ⅱ2 为色觉正常的耳聋患者,Ⅱ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Ⅱ4(不携带d基因)和Ⅱ3婚后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患耳聋、色盲。既耳聋有色盲的可能性分别是

A. 0 、

1

1111111、0 B. 0、、 C.0、、0 D. 、、 2448248

6. 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膝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456

B.取10、10 、10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0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C恒温培养24-48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29.(15分)

Ⅰ.(3分)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封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25℃条件下,瓶内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 引起的,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 ,

A、B种子释放CO2量的变化趋势是 。

(2)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 。

Ⅱ.(7分)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发现,在黄瓜幼苗期喷洒一次乙烯利溶液(100~

-1

200mg· L),可促进多开雌花,提高黄瓜产量。但乙烯利浓度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时,其作用效果尚不清楚。请设计实验,探究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

-1

材料用具:2~3片真叶的盆栽黄瓜幼苗若干、乙烯利溶液(300mg·L)、蒸馏水、喷壶?? 方法步骤:

(1)将黄瓜幼苗平均分成A、B、C、D四组。 (2) 。 (3) 。 (4)连续观察6周,记录并统计 。 实验结果预测:(请在图中将预测的结果以折线的形式表示) 30.(18分)

Ⅰ.(10分)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 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 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请回答:

(1)图中a线段表示 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

+

,此时Na (内、外)流。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

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 。 (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 的结合。

Ⅱ.(8分)在人体体温的神经—体液调节中,下丘脑是 ,调节产

2

热活动最重要的激素是 。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寒 战,这是机体通过 增加产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剧烈运动后,机体降低体温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和 增加散热。

31.(21分)

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

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

请回答:

(1) 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 对基因控制。

(2) 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其自交

所得F2中,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

(3) 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 或 ;用

遗传图解表示两亲本白花植株杂交的过程(只要求写一组)。

(4) 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

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5) 紫花中的紫色物质是一种天然的优质色素,但由于B基

因表达的酶较少,紫色物质含量较低。设想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采用重组的Ti质粒转移一段DNA进入细胞并且整合到染色体上,以促进B基因在花瓣细胞中的表达,提高紫色物质含量。右图是一个已插入外源DNA片段的重组Ti质粒载体结构模式图,请填出标号所示结构的名称:

① ② 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