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ab8a280ff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7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朱慧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年第10期

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之后能够拥有对学科的基本价值观判断能力与逻辑思辨能力.它通常表现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态度、观念、取向、运用上.新课程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旨在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把握基本要素,通畅课堂逻辑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即要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住学科的基本要素,通过合理的课堂环节来通畅课堂的逻辑性.例如,在讲“走进化学实验室”时,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实际学习中,当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时,大部分学生都把眼光投放在各种化学仪器以及药品上;在操作实验时,学生常常因为兴奋与好奇显得局促与紧张;在操作实验后,记录了实验结果,就好像结束实验一样.这就是学生基本实验态度与实验逻辑的不完整性.一般来讲,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认真阅读化学实验室的各项规则,然后检查所需实验的器材和药品的完整性,熟悉将要实验的过程步骤,再有条不紊地按步骤操作实验,并做好各项记录,在实验完成后要对实验器材与药品进行整理.因此,教师应当把这几项基本要素嵌入到课堂逻辑之中,并告知于学生,培养学生对核心素养的基本认知. 二、创设问题链条,培养思维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旨在学生主动地、发散地、自由地、逻辑地思考与判断,并沉淀学科认知.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尝试创设问题链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金属材料”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链:怎样的物质称为金属→金属的导电性如何→密度如何→熔点多高→硬度多大→延展性如何→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金属,请举例→这几种常见金属的共性、特性有哪些→金属的用途是什么→各种典型金属的典型特性是什么.在这一问题链条中,教师所遵循的原则是由共性向个性反推,由单一向多元扩散,由理论向生活过渡,由个性向共性归纳,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重要的是,问题链条中的每一个问题与上一个问题是递进深化的关系.对学生来讲,就好像在学习知识时由浅至深、由点到面.这样,符合学科核心素养强调的由现象到本质、由知识到逻辑的初衷. 三、观察化学实验,究其本因关系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倾向于演示实验或者带领学生一同实验.在强调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要带领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