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Ⅰ卷】2019届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新课标Ⅰ卷】2019届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a68c8485b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1

2019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Ⅰ卷】

文科综合·历史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

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这一变化说明 A.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B.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C.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 D.齐桓公成为天下共主

25.开元十九年,王维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他听说张九皋因为玉真公主的推荐,已被内定为第一名。王维便请

求歧王为他引见公主,并用自己的诗作争取到公主的支持。最终他高中了当年的状元。据此可知,唐朝 A.士族大地主仍然把持着政权 B.封建官僚集团相互倾轧争斗 C.中央集权制度已经走向衰落 D.选拔人才的机制还有待完善

26.南宋前期的鄂州,因是江防重地,故城市建筑规模不大。但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在城外发展起了南市。这个南

市“列肆如栉”,使鄂州成为一大都会。各地州县也有类似鄂州的现象。这类现象的出现表明 A.市场交易不受政府监管 B.南宋政府推行抑商政策 C.城市坊市制度逐渐瓦解 D.草市发展助推城市繁荣

27.王夫之认为,人性的丰富是一个发展着和运动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努力奋进的过程,是一个“日新又新”的过

程。他在自己的住处,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诗句题壁。这突出表现了王夫之 A.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B.对政治变革的热切呼唤 C.对人性本善的深刻认同 D.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

28.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导致了中国的转型走向了一个更加艰难更加惨烈的道路,因为共和政体在中国文化传

统里缺乏支撑的要素,不像西方文化里,有希腊的城邦与罗马共和政体的这样的制度遗产。作者旨在强调 A.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漫长而曲折 B.历史传统与政治制度建立密切相关 C.君主立宪制更符合当时中国国情 D.戊戌变法导致了近代的动荡与徘徊

29.1900年“庚子赔款”之后,举国上下形成了一股负笈留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潮流。但到1910年前后,已经开

始有一批在海外的留学生主动弃理从文,从科学主义走向了人文主义,如周作人从土木工程转为希腊语,鲁迅、

郭沫若则直接放弃了在日本学医的机会。这一现象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B.表明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民众的思想 C.反映开启民智和唤醒民众成为潮流 D.说明实业救国思潮遭到国人的摒弃 30.下图反映了近代某一重大事件的局势。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东北从此沦为殖民地 B.三大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 C.东北成为列强争夺的重点 D.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后阶段

31.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重点建设城市非农业人口的变动情况表(不包括市辖县。单位:万人),根据表格可知

A.建立国营经济促进了城市发展 B.合理调整工商业推动人口迁移 C.一五计划有利于平衡工业布局 D.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工业结构

32.王绍光先生认为,无论什么民主,只要是选举,就只能选出精英,最终搞的只能是精英统治,不是真正的民主,

而是“选主”;只有抽签,才能让“所有的人”获得出任领导职务的平等机会,才能打破精英跟一般人的界线,才能有真民主。由此可见,他认为抽签选举制

A.保障了普通公民的政治权利 B.推动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C.有利于排除精英对民主干扰 D.不存在忽视公民素养的弊病

33.直到1879年1月,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派历经百年才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及总统职位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

“公爵们的共和国”才变成了“共和派的共和国”,第三共和国最终确立起来。这反映出 A.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B.法国民主政治构建任务的完成 C.法国民主政治之路的艰难 D.保皇派实际上主张建立共和制

34.美国电影的繁荣时期分别是1929年、1957年、1973年、1979年和2000年。这些年份都是美国经济下行的时候,

其中许多知名的电影公司都是在那段时期建立起来的,例如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被迪士尼收购)、华纳兄弟、米高梅等。关于1929年电影繁荣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说明新政刺激消费已初见成效 B.反映人们寻求慰藉的心理需求 C.体现美国人民淡定应对危机的心态 D.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

35.20世纪70~90年代,美国和欧共体贸易争端最突出的是农产品出口补贴问题;日本和欧共体的贸易摩擦表现为欧

共体指责日本销往欧洲汽车超过允许配额;美日之间的贸易战焦点是关税与汇率。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发达国家经济开始衰退 B.国际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 C.区域集团化阻碍全球化 D.各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47题为

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部分内阁首辅列表

——摘编自《明史》

材料二 英国1762—1783年内阁首相列表

——摘编自大卫·休谟《英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内阁制度形成原因及其影响。(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明朝内阁制度相比,英国内阁首相制度的主要不同。(8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下半期英国代议制度的主要特点。(4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代作家陈杰创作的长篇小说《大染坊》以陈寿亭艰难创业为主线,谱写了一曲民族工业的悠长挽歌。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晚清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清朝末年,父母早亡的乞丐陈六子被善良的周村通和染坊周掌柜收留,留在染坊做小伙计,并改名陈寿亭。十年后,由于陈寿亭经营得法,通和染坊渐渐挤垮了其他的染坊,成了周村最大的染坊。之后,陈寿亭同张店大户卢老爷共同在青岛创办了大华染厂,留学德国学习染织归来的卢家长子卢家驹担任董事长,从此走上了工业印

染之路。“五四”运动爆发后.陈寿亭拿出积压的窄幅布,让学生做成游行的横幅,既支持了爱国运动又为自己作了广告,大华染厂及飞虎牌染色布名震青岛,逐渐成为山东的第二大染厂。”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难民纷纷乘船到青岛逃难,陈寿亭又收留了一大批逃难的东北染厂的职工并加以抚恤。期间,陈寿亭断然拒绝了与日本商人的合作,借着抵制日货运动以及与上海林氏印柒厂的合作,进一步发展成为青岛印染界的大亨。随着时局的艰难,陈寿亭改往济南发展。七七事变后,济南各界把韩复榘看成了救星,希望他能凭借黄河天险,挡住日本人。不料,韩复榘却弃城逃跑。陈寿亭对这个国家彻底失望,生日宴上吐血而亡。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单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城市基层社会逐步建立了以“单位制”和“街道—居委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家通过单位实施社会管理的体制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单位和职工之间是一种“单位既全面控制、又全面照料其职工,职工既全面服务、又全面依赖其单位的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这加强了社会的组织性,但也使单位承担了过多的社会和服务功能,极大地增加了社会管理的成本。严重束缚了社会自身和公民个人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个体私营经济等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我国原有的基层管理体制弊端日益突出,已不适应城市发展现状。1990年,民政部引进并提出社区建设这一概念,开启了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进入转型时期,并逐渐建立了新的社区管理体制。

——摘编自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

(1)根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变革的原因。(7分) 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从1944年6月6日至8月25日,艾森豪威尔指挥盟军进行了二战中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盟军通过海空军的卓有成效的佯动,成功运用了双重特工、电子干扰,以及在英国东南部地区伪装部队及船只的集结等一系列措施,使德军统帅部在很长时间里对盟军登陆地点、时间都做出了错误判断。盟军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投入作战的飞机达13700架,军舰9000艘,是德国飞机、军舰的数十倍。恶劣天气使德军丧失了必要的警惕,增加了登陆的突然性。盟军为确保登陆成功,进行了长达近一年的准备,登陆前盟军作战物资和装备器材的准备十分充足,还进行了逼真的战前训练。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力地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美军从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诺曼底登陆盟军取得胜利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诺曼底登陆对二战形势的影响。(7分) 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八思巴,乌思藏萨斯迦(今西藏自治区萨迦县)人。从小聪慧好学,成为一位精通各种宗教知识的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