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县生态示范区简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民权县生态示范区简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a60d6c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5

民权县植被属温带落叶林,自然植被很少,基本上由人工栽培而成,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林木有杨、柳、榆、槐、桐等。

7、环境质量

2007年,我县城区API≤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达100%,可吸入微粒浓度为0.041㎎/m3,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0.036mg/m3,达到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属良好等级。

我县城区环境设立120个噪声监控点,全年城区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46分贝(昼间标准55分贝)。交通噪声设立12个监测点,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5分贝(昼间标准70分贝)。我县出境断面伯东断面2007年考核标准为COD90mg/L,实际监测为45mg/L, COD平均达标率为100%。

(二)民权县社会经济状况

全县辖18个乡镇,1个农场,2个林场,527个行政村,总人口85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2万人,县域面积1222平方公里,耕地117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69.33万亩。县城规划控制区104平方公里,建成区16平方公里。民权县城为建设商丘的西部窗口,城区内工业体系初具规模,能源、食品加工和制冷制造已成为民权县支柱产业,2007年年产值7.5亿元。

5

近年来,民权县县委、县政府坚持“诚信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民营富县、环境兴县”发展新理念,围绕生态示范区建设,以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力创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经过全县上下十多年的努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得到调整。一是大力推行秸秆还田、青贮养牛、秸秆种植食用菌等综合利用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环境质量。二是积极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全县范围的土壤增肥工程、农村的改水改厕工程建设,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三是按照农业标准化、产业化要求,调整优化了农业种植结构,重点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加了农业和农民收入,生活质量不断改善。2007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24元,增长31.39%;农民人均纯收入2960元,净增447元。

实施生态工业建设,调整了工业布局,拉长了产业链条,实现了节约化经营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3145亿元,同比增长20%,工业增加值达到22.20亿元。在2007年度全省108个县(市)综合经济实力排名中,以不俗的实力和辉煌的业绩,较1997年创建生态示范

6

区前位次前移27名。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教育“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重视农村医疗保健,完成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络,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形成;实施改水改厕,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87.33%;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工业污染源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近年来,没有发生特大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没有出现滥捕、乱猎、滥采、乱挖和乱砍的恶性时间,较好地执行了环境保护法规,“十五小”关停率10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率、环保“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例的1.13%;实施生态水利建设,合理开发水资源,开展小流域治理、保持水土、修建河坝工程、发展节水灌溉,单位GDP耗水控制400立方/万元以下;实施生态城镇建设,城镇功能品位全面提升,并完成了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实施生态林业建设,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经济林和生态林,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依法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治理。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社会政治局面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加强。

7

内容与特色

一、生态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项目 1、建设的主要内容

民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立足民权环境状况和自然资源,结合民权县自然生态环境情况和特点,积极发展具有民权特色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镇、生态旅游,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力度,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其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和林果业,实施综合利用措施,建设生态农业园区;以生态经济强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完成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工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托城市现有格局,规划建设一批生态住宅区、绿色公园、绿色游园等适宜人们居住、游乐的公共场所,加大城区绿化步伐,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以“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空气,吃上放心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为目标,大力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控制新的污染源产生,努力做到“五个不批,一个不验收”,即: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不批,布局不合理的不批,产品结合不合理的不批,污染物总量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