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复习知识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药鉴定学复习知识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a37d5936bec0975f465e279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

一、名词术语

植物类

1. 锦纹:指大黄横切面类白色薄壁组织与红棕色射线所形成的网状纹理。

2. 星点:大黄根茎横切面髓部的异形维管束,其内侧为韧皮部,外侧为木质部,射线呈星芒 状射出。。

3. 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断面木栓层内方至韧皮部外侧组织中,多个类圆形的异形维管束组成的云朵状花纹;又称“云纹”。

4. 罗盘纹:指商陆横切面呈异常维管束排成数层同心环纹。

5. 珍珠盘:银柴胡根头部密集呈疣状突起的芽孢、茎或根茎的残基。 6. 砂眼:指银柴胡表面支根痕孔穴或盘状小凹坑。 7. 钉角:草乌表面的瘤状侧根。

8. 过桥:指黄连根茎表面节间光滑如茎杆,俗称“过桥”。

9. 菊花心:指双子叶植物根横断面的次生构造形成的放射状结构,状似开放的菊花,如甘草、黄芪、防风。

10. 芦碗:指芦头上的圆形或半圆形的凹状根茎痕。如野生桔梗、人参等。 11. 芦头:指根类药材顶端的短根茎:如南沙参、奶参等。

12. 珍珠疙瘩:指野山参稀疏参须上着生的瘤状突起,形似珍珠;此外还有林下山参。 13. 铁线纹 :人参表面上部或中下部的环纹。

14. 猴头三七:指三七主根顶端周围有瘤状突起,形似“猴头”。 15. 疙瘩丁:白芷表面横向突起散生的皮孔。

16. 油点或朱砂点:指黄棕色或红棕色的分泌组织,如苍术、羌活。 凹肚脐:指天麻一端具圆盘状疤痕,似“凹肚脐”,故名。

17. 蚯蚓头:指药材根头部尖锤状,有密集横向环纹;如前胡、防风。

观音座莲:指松贝平放能端正稳坐,似观音座上的莲花状,故名“观音座莲。” 18. 连珠状:指巴戟天根,形似串起来的珠子,故称“连珠”。

19. 狮子盘头:指药材芦头膨大,具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如党参等。 虎皮斑:指炉贝表面具深黄色斑点,形似“虎皮斑”状。 20. 油头:川木香根头黑色发黏的胶状物;又称“糊头”。

21. 起霜:苍术断面暴露稍久,析出的白色细针状结晶;又称“吐脂”。 22. 岗纹:泽泻表面多条横向凸起的环纹。

23. 金井玉栏:某些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或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或黄色,状如金玉相映,如黄芪。

24. 马牙嘴:指色白炉贝,顶部开裂而略尖,开口称“马牙嘴”。

25. 横环纹:指根类药材根头下着生致密的环状横纹。如西党参、奶参等

26. 枣核艼:指人参芦头上生的不定根,形似“枣核”的艼为鉴定野山参特征之一。 27. 雁脖芦:指野山参干枯而坚实、呈扭曲细长的芦头,形似雁脖。

28. 虎掌:指虎掌天南星,块茎呈扁球形,由主块茎及多个附着的侧块茎组成,形似“虎掌”故而得名。

29. 鹦哥嘴:指天麻(冬麻)一端有红棕色的芽茎残留,形状像“鹦哥嘴”,又称“红小辫。” 30. 怀中抱月:指松贝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大鳞片呈心脏形,小鳞片镶嵌于大鳞片之中露部分,似新月形。

31. 鸡爪:指川连根茎多簇生成束状分支,形似鸡爪,故名“鸡爪黄连。” 32. 点状环纹:指天麻全体具密环菌寄生形成的“点状环纹。” 33. 棕眼:指天南星块茎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习称“棕眼。”

34. 车轮纹:指维管束与较宽且平直的射线所形成的稀疏整齐的放射状纹理,如木质车轮,如防己

35. 筋脉点:指天花粉横切面的维管束呈点状散在,俗称“筋脉点。”

36. 网状纹理:指根或根茎类药材除去外皮后,可见网状样纹理。如大黄、云木香、升麻等。37. 吐丝:指菟丝子经水泡煮后种皮破裂,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似“吐丝”。 38. 偏心环:指鸡血藤横切面可见半圆形的环。

39. 虾形:指蓼科植物拳参,呈扁圆柱形,密生细环纹,多弯曲如“虾”形,故名。 40. 竹节状:指根或根茎类药材,表面具“竹节状。”如竹节香附、竹节三七、竹节羌活等

41. 粉性:指药材含丰富的淀粉,称“粉性。”如山药、天花粉等。 42. 柴性:指药材质地木质化,坚硬显“柴性”;如防风、紫花前胡等。 43. 纤维性:指药材折断显露出不整齐的“纤维。”如秦皮。

44. 油润:指药材性油润,手握柔软,横切面常见油点。习称“油润”或“油性。”如当归、 独活等。

45. 角质:指药材含大量淀粉,经蒸煮加工后淀粉糊化,断面呈“角质”状。如天麻、红参等。

46. 焦枯:指药材在加工干燥,或防治虫蛀熏炕过程中,操作不当发生的灼伤变“焦枯”者。 47. 吐糖:指含糖分药材因存放过久,或受气候影响,形成糖质外溢而变色者,称之“吐糖”。如枸杞子等。

48. 糠心:指块根药材因加工烘烤不当,出现中空“糠心”现象。如白术、山药等。

动物类及矿物类

1. 通天眼:指羚羊角无骨塞部分中心有一条扁三角形小孔,直通尖顶,俗称“通天眼”或“通天眼。”顶尖并可见“血斑。”为鉴别羚羊角主要特征。

2. 环纹节:指羚羊角表面轮生环节,顺凹凸处顺序环生,光滑自然,直达近尖部,故称“环纹节。”

3.骨塞:指羚羊角基部骨塞角肉镶嵌紧密,生长自然,似桃形者的“骨塞。”

4.倒山货:指死于山中羚羊的角,纵面有裂纹,角质枯燥无光泽,骨塞多已脱落。故称“倒山货。”

5.独挺;指未分岔的独角鹿茸,多为二年幼鹿的初生茸,故称“独挺”,又名“一棵葱。” 6.大挺:指各种鹿茸较粗长的主干: 7.门桩:指鹿茸第一个分支。

8.二杠茸:指梅花鹿茸具一个侧支者,习称“二杠”,具两个侧支者习称“三杈。” 9.挂角:指二杠再稍长,大挺超过门桩二寸左右,名“挂角。” 10.单门、莲花、三叉:指马鹿茸具一个侧枝者,习称“单门”,两个称“莲花”,三个称“三岔”、四个称“四岔”,余类推。

11.二茬茸:指割取二杠茸后,当年再生的茸。故称“二茬茸。” 14.珍珠盘:指鹿角基部形成一圈突起的疙瘩。习称“珍珠盘。”

17.棱纹、棱筋、骨豆:指鹿茸逐渐变老硬的过程,多在鹿茸的下部开始出现棱纹、棱筋、骨豆等老化现象。故称“棱纹”、“棱筋”、“骨豆”。

18.骨化圈:指鹿茸锯口的周围、靠皮层处有骨质化的一圈:称之“骨化圈。” 19.窜尖:指鹿茸渐老时,大挺顶端破皮窜出瘦小的角尖。称之“窜尖。”

20.老毛杠:指三、四岔以上的马鹿茸,快成鹿角者,但未脱去茸皮。习称“老毛杠。” 21.黄毛鹿茸:指梅花鹿茸。 22.青毛鹿茸:指马鹿茸。

23.冒槽:指鉴别单个麝香用特制槽针插入麝香囊内,沿四周探测有无异物抵触.抽出槽针时可见香仁先平槽然后冒出槽面,习称“冒槽。”

24.黄香黑子:指优质麝香粉末,散香呈黄红色,颗粒状呈黑色,故称“黄香黑子:· 25.当门子:指麝香黑色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

26.银皮:指麝香囊内层灰白色很薄的皮膜,习称“银皮。”

27.金珀胆:指熊胆胆仁呈块状、颗粒状、稠膏状,黄色似琥珀者,习称“金珀胆”或“金胆”。

28.菜花胆:指熊胆黄绿色的称“菜花胆。” 29.墨胆:指熊胆黑色或墨色的称“墨胆。” 30.油胆:指熊胆稠膏状的称“油胆。”

31.胆仁:指熊胆胆仁呈颗粒状者,称“胆仁。”

32.黄线下垂:指鉴别熊胆时,取少许投入清水中,有“黄线下垂”直至杯底不扩散者为真。

33.乌金衣:指牛黄外表橙红色或棕黄色,个别表面挂有黑色光亮薄膜,习称“乌金衣。” 34.挂甲:指鉴别牛黄时,取牛黄少许,沾水涂于指甲上,能将指染成黄色,不易擦掉,习称“挂甲或“透甲。’’

36.同心层纹:指动物结石类药材,横断面可见环状同心层纹。是结石逐步形成的,习称“同心层”如牛黄、珍珠、猴枣、马宝、狗宝等。

37.珠光:指珍珠彩色光晕,故称“珠光。”

39.燕盏:指燕窝呈半月形凹陷成“盏”状,习称“燕盏。”

40.燕球:指燕窝的边角碎条,泡发后,拣净燕毛,加工做成球状,习称“燕球。” 41.菠萝纹:指刁海龙体表的美丽花纹图案,颇似菠萝表面图纹,故称“菠萝纹。” 42.马头、蛇尾、瓦楞身:指海马的头像“马头”、身呈“瓦楞状”,尾似“蛇尾。” 故概括为马头、蛇尾、瓦楞身。”

43.育儿囊:指海龙、海马雄性尾前腹面的“育儿囊。”

44.龙头虎口:指蕲蛇头扁平三角形,吻端向上,口较宽大。习称“龙头虎口。” 45.方胜纹:指蕲蛇背部密被菱形鳞片,具有纵向排列的24个方形灰白花纹,习称 46.念珠斑:指蕲蛇腹部白色大鳞片,杂有多数黑斑。习称“念珠斑”。 47.佛指甲:指蕲蛇尾端一个长三角形侧扁的鳞片。习称“佛指甲。” 48. 屋脊背:指乌梢蛇背脊高耸成屋脊状。习称“屋脊”或“剑脊”背。

49.虫瘿:指五倍子蚜虫寄生于盐肤木等树上叶轴或叶柄上形成的囊状“虫瘿”;没食子蜂寄生于没食子树幼枝上所生的“虫瘿。”

50.白颈:指广地龙第14~16环节的生殖带,呈黄白色,习称“白颈”蚯蚓。 51.粘舌:指一些药材具有吸湿性,以舌舔之,可吸舌,故称“粘舌。”如龙骨、龙齿、天竺黄等。

53.钉头:指钉头赭石,外表具多数乳状突起,俗称“钉头赭石”。 54.镜面砂:指选用优质朱砂用刀剔成薄片,以色艳红透者称“红镜”,色乌红者称“青镜”统称“镜面砂。”

55.豆瓣砂:指颗粒状朱砂,色红艳、光亮,形似豆瓣,故称“豆瓣砂”。 56.朱宝砂:指朱砂颗粒小者,称“朱宝砂”,更小者为“米砂。”

二、道地药材

四川:黄连、附子、川芎、白芷、川贝母、黄柏、金钱草 云南:三七 甘肃:当归、大黄 宁夏:枸杞子

内蒙古:黄芪 甘草 吉林:人参、鹿茸 辽宁:细辛、五味子

山西:党参

河南:地黄、牛膝、山药 、菊花 山东:北沙参 、金银花 江苏:薄荷

安徽:牡丹皮、木瓜

浙江:玄参、浙贝母、菊花、白芍、麦冬、延胡索、白术、郁金 福建:泽泻

新疆:紫草 江西:枳壳 广西:蛤蚧

四大北药:当归、黄芪、党参、大黄

十大广药:广藿香、广陈皮、广佛手、广地龙、阳春砂、化橘红、沉香、益智仁、金钱白花蛇、高良姜

三、进口药材

西洋参:美国、加拿大 沉香:印尼、马来西亚 番泻叶:印度 埃及

西红花:西班牙 意大利 德国 法国 丁香:坦桑尼亚 印尼 马来西亚 马钱子:印度 越南 泰国 白豆蔻:泰国、 印尼 羚羊角:俄罗斯

乳香:索马里、埃塞俄比亚 没药:索马里、埃塞俄比亚 血竭: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