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谈幼小衔接-文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谈幼小衔接-文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9d8fab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72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谈幼小衔接

《指南》中分别提出了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末期的教育目标,提出幼儿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教育建议部分还列举了一些能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这对幼儿教师和家长帮助幼儿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提供了很大帮助。

《指南》中指出:“5-6幼儿要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并在教育建议中指出“带领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讲讲小学有趣的活动,换起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为入学做好心理准备”。幼儿园教师可与家长一起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让孩子看到美丽的校园环境;观摩小学生的升旗仪式,让幼儿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观看小学生上课,了解小学生上课时应有的学习态度、行为方式;参与小学生的课间活动,请小学的领导介绍学校的环境、设施以及小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少先队活动情况,并对幼儿提出进入小学的有关要求,让幼儿知道小学和幼儿园不同的地方,通过参观小学,看比自己年龄大的学生是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生活的,增强幼儿入学的愿望。这样既能让幼儿观察体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能让幼儿产生一种急切盼望上小学的心情。参观后,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指导,以“我心中的小学”为主题,让幼儿憧憬未来的小学生活。通过亲身体验活动

和行为规范训练,为步入小学做好思想和行为准备,让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进行有机渗透,增强幼儿当一名合格小学生的愿望。 二、《指南》中强调幼小衔接教育以能力衔接为重点,做到全面系统

幼儿园的孩子在生活上常依赖成人,而入小学后情况一下子发生了变化,所以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因此要重点培养孩子的习惯和能力方面(主要是学习习惯和生活能力培养),这样双管齐下,能更好地帮助幼儿顺利进入小学。

(一)培养自理能力。《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家长和教师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是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要不断地给予鼓励,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根据自己的冷热情况主动穿脱衣服,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会洗自己的饭盆,自理大小便,学习折叠被子,学习整理床铺、整理自己的小书包,会保管自己的物品,遇到困难会寻求帮助等。 (二)培养自主能力。《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幼儿园,大多活动都是由教师安排的,为了与小学相衔接,鼓励孩子学会自主安排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如自主喝牛奶(只要在规定的半小时内喝

完即可),自主选择区区域活动等。应当说,除了规定的集体活动外,把大多数活动都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做主,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由自己计划和安排,逐渐向小学生靠拢。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制定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为了保证孩子每天有10小时的睡眠时间,家长可让孩子每天晚上9时前就寝,早上7时前起床,中午休息一会,以便接近小学的生活节奏。 (三)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指南》中指出“5-6岁幼儿能在集体中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条件,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尤为重要。如上课时提醒幼儿要有正确的坐姿,要求幼儿要认真倾听,不仅要倾听老师的教学,还要倾听同伴的发言,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因为,到了小学后,每节课的容量和密度都增加了,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势必会影响倾听效果,降低学习效率。在家里,平时一家三口多做“倾听”游戏,看谁听得最准确。让幼儿明白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

三、《指南》中指出在课程方面做好幼儿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的衔接工作

《指南》以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教育应该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他们是因此变得越来越热爱学习还是越来越厌倦学习?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依赖于教师,懒于思索?......如果是后者的话,无论教师教了什么,教了多少都是幼儿教育的失败,因为幼儿失去的远比他们得到的多。现阶段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重知识灌输、技能训练、轻主体意识、学习兴趣、忽视自我学习能力及其积极的情感体验等状况,与终身教育的理念相去甚远。因此,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应思考“应教给幼儿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应该把目光从具体的知识上转移到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上来,如积极主动的态度、强烈的学习兴趣、不断学习的欲望和能力、有效地与环境互动的能力、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创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人际交往和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等等,这才是衡量幼儿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也是促进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比如在类似小学的”语文”课上,我们不妨教学生上一些简单的诗词,着重从语言能力、节奏审美感等方面培养儿童的学习习惯,而不时从字、词、句、音入手,去强化儿童的认知能力.幼儿教师应该把教育看作是为幼儿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的活动,授人以”渔”,这样幼儿教育才无愧于被称为”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才能真正成为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的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幼儿所获得的发展也才不会是情感缺失的、表面的、片面的、暂时的,而是积极愉快的、全面的、可持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