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青岛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K12学习】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青岛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9b5bec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4

K12学习教育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青岛版)

实践活动:饮水情况调查 导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2——83页。 教材简析:

虽然饮水是每个孩子每天都要面对的事情,但孩子们大都是渴了才喝水,对每天喝多少水比较合适、喝水与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关系并不关注。“饮水情况调查”实践活动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在学生学习了统计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整理数据的能力;同时,通过调查了解水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导学目标:

巩固和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发展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和借助统计结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水对身体的影响,养成适量饮水的习惯。 在统计的调查活动中,初步获得用统计方法研究问题的经验,培养应用意识。 导学过程:

一、活动一:课前调查,拓宽视野: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课前布置作业:

调查同学们每天的饮水情况,并填好统计表。 饮水杯数1——2杯3——4杯5——6杯7——8杯9杯及9杯以上 人数

引导:怎样调查省时省力?

小组合作,讨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案,组长做好分工,合作完成上表。

调查:人一天喝几杯水合适? 水对人身体有什么影响?

提示:可以网上搜索,查阅书刊,询问家长等。 并把调查结果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本环节放手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调查,既能功固和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又能发展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并且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下一环节的交流作了充分的铺垫。 二、活动二:课中交流,共同收获。 出示信息窗主题图。

谈话:同学们请看这幅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展示调查的饮水情况。

谈话:课前同学们也调查了咱班同学的饮水情况。哪个组想把你们调查后填好的统计表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哪个组还有不同意见?

通过调查、整理,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某段人数是多少;哪段人数多;哪段人数少等问题。

谈话:那么人一天喝几杯水合适?水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影响?

把你调查的结果,先在小组里相互交流。看哪个小组的收获多?并选出代表,准备交流。

谈话:哪个小组想把你们组的收获介绍给全班同学? 并追问:你们是怎么想的?你们组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其他组还有不同的收获吗?谁还有补充?

谈话:同学们,通过大家课前调查和刚才的交流,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和感想吧! 谁想谈谈你的收获与感想? 教师小结。

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真不小,老师也从你们的交流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其实每个人每天都需补充一定的水分。不仅喝水能补充水分,吃水果、喝稀饭、喝饮料等都能补充水分。我们要养成适量饮水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时间与空间,让其畅所欲言,使学生体会到实践活动的乐趣。通过交流信息、分析统计表等活动,让学生感受调查的意义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和必要性,从而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引发情感,付诸行动。

谈话:同学们,针对调查情况和交流后的收获,你对饮水问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组内交流。

谈话:你想用什么形式向同学们和家长进行宣传?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组建交流。

谈话:哪个小组想把你们的宣传办法告诉全班同学? 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非常愿意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方法,向全校同学和家长进行“良好饮水习惯”的宣传活动。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对饮水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宣传形式,再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鼓励学生选用不同形式进行宣传活动,加强了情感教育的渗透,引发学生自觉行为,并进一步感知数学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分层次作业: 个别辅导学生: 课后反思: 我都学会了吗?

K12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