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学及矿物学课后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结晶学及矿物学课后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9a4fd746bd97f192379e918

2/m的单形分别为:

{001}平行双面,{010}平行双面,{100}平行双面,{hk0}斜方柱,{h0l}平行双面,{0kl}斜方柱,{hkl}斜方柱。 mmm的单形分别为:

{001}平行双面,{010}平行双面,{100}平行双面,{hk0}斜方柱,{h0l}斜方柱,{0kl}斜方柱,{hkl}斜方双锥。 4/mmm的单形分别为:

{001}平行双面,{100}四方柱,{010}四方柱,{hk0}复四方柱,{h0l}四方双锥,{hhl}四方双锥,{hkl}复四方双锥。

m3的单形分别为:

{100}立方体,{110}菱形十二面体,{hk0}五角十二面体,{111}八面体,{hkk}四角三八面体,{hhl}三角三八面体,{hkl}偏方复十二面体。 m3m的单形分别为:

{100}立方体,{110}菱形十二面体,{hk0}四六面体,{111}八面体,{hkk}四角三八面体,{hhl}三角三八面体,{hkl}六八面体。

12.柱类单形是否都与Z轴平行?

答:不是。斜方柱就可以不平行于Z轴,如斜方柱{011}、{111}等。

13.分析晶体模型,找出它们的对称型、国际符号、晶系、定向原则、单形名称和单形符号,并作各模型上对称要素及单形代表晶面的赤平投影。 答:步骤为:

1)根据对称要素可能出现的位置,运用对称要素组合定律,找出所有对称要素,确定对称型。 2)根据晶体对称分类中晶系的划分原则,确定其所属的晶系。 3)按照晶体的定向原则(课本P42-43,表4-1)给晶体定向。

4)按照对称型国际符号的书写原则(课本P56,表4-3)写出对称型的国际符号。 5)判断组成聚形的单形的个数

6)确定单形的名称和单形符号。判断单形名称可以依据的内容: (1)单形晶面的个数; (2)单形晶面间的关系; (3)单性与结晶轴的关系; (4)单形符号;

7)绘制晶体对称型和代表性晶面的极射赤平投影图。

14.已知一个菱面体为32对称型,这个菱面体是否有左右形之分?

答:这个菱面体有左右形之分,因为对称型32(L33L2)本身就有左-右形之分,这是结晶单形意义上的左-右形。 15.石英晶体形态上发育两个菱面体{101}和{011},它们是什么关系?它们的表面结构(或它们的晶面性质)相同吗?为什么?

答: 它们是正形与负形的关系。它们的表面结构(或晶面性质)不相同,因为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结晶单形。

第七章 习题

1.有一个mm2对称平面图形,请你划出其最小重复单位的平行四边形。 答:平行四边形见右图

2.说明为什么只有14种空间格子?

答:空间格子根据外形可以分为7种,根据结点分布可以分为4种。布拉维格子同时考虑外形和结点分布两个方面,按道理应该有28种。但28种中有些格子不能满足晶体的对称,如:立方底心格子,不能满足等轴晶系的对称,另外一些格子可以转换成更简单的格子,如:四方底心格子可以转换成为体积更小的四方原始格子。排除以上两种情况的格子,所以布拉维格子只有14种。

3.分析金红石晶体结构模型,找出图7-16中空间群各内部对称要素。

答:金红石晶体结构中的内部对称要素有:42,2,m,n,。图中的空间群内部对称要素分别标注在下图中:

4.Fd3m是晶体的什么符号?从该符号中可以看出该晶体是属于什么晶系?具什么格子类型?有些什么对称要素?

答:Fd3m是空间群的国际符号。该符号第二部分可以看出该晶体属于等轴晶系。具有立方面心格子。从符号上看,微观对称有金刚石型滑移面d,对称轴3,对称面m。该晶体对应的点群的国际符号为m3m,该点群具有的宏观对称要素为3L44L36L29PC。

5.在一个实际晶体结构中,同种原子(或离子)一定是等效点吗?一定是相当点吗?如果从实际晶体结构中画出了空间格子,空间格子上的所有点都是相当点吗?都是等效点吗?

答:实际晶体结构中,同种质点不一定是等效点,一定要是通过对称操作能重合的点才是等效点。例如:因为同种质点在晶体中可以占据不同的配位位置,对称性就不一样,如:铝的铝硅酸盐,这些铝离子不能通过内部对称要素联系在一起。

同种质点也不一定是相当点。因为相当点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质点相同,环境相同。同种质点的环境不一定相同,如:金红石晶胞中,角顶上的Ti4+与中心的Ti4+的环境不同,故它们不是相当点。

空间格子中的点是相当点。因为从画空间格子的步骤来看,第一步就是找相当点,然后将相当点按照一定的原则连接成为空间格子。所以空间格子中的点是相当点。

空间格子中的点也是等效点。空间格子中的点是相当点,那么这些点本身是相同的质点,而且周围的环境一样,是可以通过平移操作重合在一起的。因此,它们符合等效点的定义,故空间格子中的点也是等效点。

第九章 习题

1.请说明双晶面决不可能平行于单晶体中的对称面;双晶轴决不可能平行于单晶体中的偶 次对称轴;双晶中心则决不可能与单晶体的对称中心并存。

答:这题可以用反证法说明。如果双晶面与单晶体的对称面平行,双晶的两个单体将成为同一个晶体,而不是双晶。后面的两种情况以此类推。 2.研究双晶的意义何在?

答:1)研究双晶对认清晶体连生的对称规律以及了解这些规律的晶体化学与晶体对称变化机制有理论意义。 2)研究双晶具有一定的地质意义。有的双晶是反映一定成因条件的标志。自然界矿物的机械双晶的出现可作为地质构造变动的一个标志。

3)研究双晶,包括研究双晶的形成及其人工消除,对提高某些晶体的工业利用价值以及有关矿床的评价也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某些晶体材料的利用,双晶具有破坏性作用。

3.斜长石(对称型)可能有卡斯巴双晶律和钠长石双晶律,为什么正长石(2/m对称型)只有卡斯巴双晶律而没有钠长石双晶律?

答:卡斯巴双晶的双晶律为:tl(双晶轴)∥Z轴,钠长石双晶律为:tp(双晶面)∥(010),tl(双晶轴)⊥(010)。斜长石的对称型为,对于以上两种双晶律,它既没有与双晶面平行的对称面,也没有与双晶轴平行的偶次轴。因此斜长石可以出现卡斯巴和钠长石两种双晶律。而正长石的对称型为2/m,它的L2⊥(010),P∥(010),对于钠长石律而言,正长石的L2∥tl,P∥tp,因此正长石不能够有钠长石律。

4.斜长石的卡-钠复合双晶中存在三种双晶律:钠长石律(双晶轴⊥(010)),卡斯巴律(双晶轴∥c轴),卡-钠复合律(双晶轴位于(010)面内但⊥c轴)。请问这三种双晶律的双晶要素共存符合于什么对称要素组合定理?

答:我们可以将双晶轴看成L2,双晶面看成P。这样钠长石律说明Y轴方向存在1个L2,卡斯巴双晶律说明Z轴方向存在1个L2,卡钠复合双晶律说明又一个新的L2,它与Y轴和Z轴均垂直。它们满足下面的对称要素组合定律:

Ln×L2→LnnL2 L2×L2→L22L2=3 L2

5.不同晶体之间形成规则连生(浮生或交生)的内部结构因素是什么?

答:不同晶体之间形成规则连生,主要取决于相互连生的晶体之间具有结构和成分上相似的面网。

6.浮生与交生的成因类型有哪些? 答: 浮生与交生的成因类型可分为3种:

1)原生成因: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浮生或交生,如钾长石与石英交生形成的文像结构;

2)出溶成因:高温形成的固溶体当温度下降时会出溶形成两种晶体,这两种晶体往往以交生的形式共存; 3)次生成因:一种晶体被另一种晶体交代,原晶体与在交代过程中形成的晶体也往往定向规律交生在一起。

第十章 习题

1.等大球最紧密堆积有哪两种基本形式?所形成的结构的对称特点是什么?所形成的空隙类型与空隙数目怎样?

答:等大球最紧密堆积有六方最紧密堆积(ABAB……,两层重复)和立方最紧密堆积(ABCABC……,三层重复)两种基本形式。六方最紧密堆积的结构为六方对称,立方最紧密堆积的结构为立方对称。这两种类型形成的空隙类型和数目是相同的,空隙有两种类型——四面体空隙和八面体空隙。一个球体周围有6个八面体空隙和8个四面体空隙。

2.什么是配位数?什么是配位多面体?晶体结构中可以看成是由配位多面体连接而成的结构体系,也可以看成是由晶胞堆垛而成的结构体系,那么,配位多面体与晶胞怎么区分?

答:我们将晶体结构中,每个原子或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原子或异号离子的数目称为该原子或离子的配位数。以一个原子或离子为中心,将其周围与之成配位关系的原子或离子的中心连接起来所获得的多面体成为配位多面体。配位多面体与晶胞不同,晶胞是晶体结构中最小重复单元,晶体结构可以看成是由晶胞堆垛而形成的。配位多面体强调的是晶体结构中的结构基团,而晶胞体现的是晶体结构的重复周期与对称性,晶胞是人为的根据晶体本身的对称性划出来的,实际晶体结构中并不存在与晶胞相应的“结构基团”。 3.CsCl晶体结构中,Cs+为立方体配位,此结构中Cl-是作最紧密堆积吗?

答:此结构中Cl-离子不是最紧密堆积。因为等大球的最紧密堆积只有两种空隙——四面体空隙和八面体空隙。晶体结构中不会出现立方体配位。因此,CsCl结构中的Cl-离子不是最紧密堆积。 4.用NaCl的晶体结构为例说明鲍林第二法则。

答:鲍林第二法则为“一个稳定的晶体结构中,从所有相邻的阳离子到达一个阴离子的静电键之总强度等于阴离子的电荷”。NaCl结构中,CNCl-=6和CNNa+=6。每个Na+到达1个Cl-的静电强度为1/6,到达1个Cl-的总静电强度为1/6×6=1,与Cl-的电荷数相同。 5.类质同像的条件是什么?研究意义是什么?

答:形成类质同像替代的原因一方面取决于替代质点本身的性质,如原子、离子半径的大小、电价、离子类型、化学键性等;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外部条件,如形成时的替代温度、压力、介质条件等。

研究类质同享的意义在于:1)了解元素的赋存状态及矿物化学成分的变化,以正确表示矿物的化学式。2)了解矿物物理性质变化的原因,从而可通过测定矿物的性质来确定其类质同像混入物的种类和数量。3)判断矿物晶体的形成条件。4)综合评价矿床及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6.同质多像转变过程中,高温、高压形成的变体结构有何特点?

答:一般地,温度的增高会促使同质多像向CN减小、比重降低的变体方向转变。对同一物质而言,一般高温变体的对称程度较高。压力增大一般使同质多像向CN增大、比重增大的变体方向转变。 7.试述类质同像、同质多像、型变及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

答:类质同像是指晶体结构中某种质点为性质相似的 他种质点所替代,共同结晶成均匀的 单一相的混合晶体,而能保持其键性和结构型式不变,仅晶格常数和性质略有改变。

同质多像是指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结构不同的若干种晶体的现象。 型变是指在晶体化学式属同一类型的化合物中,化学成分的规律变化而引起的晶体结构形式的明显而有规律的变化的现象。

型变现象能够将类质同像和同质多像有机地联系起来,类质同像、同质多像和型变现象体现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8.为什么层状结构的晶体非常容易发生多型现象?

答:因为层状结构的矿物结构单元层之间堆垛时,通常错开一定的角度进行,而不是正对着的。往往层与层之间的错开通常不是遵循同一种规律。这种现象类似于等大球最紧密堆积中的最紧密堆积层之间的堆积方式,也有许多种变化,从而导致在一维方向上面变化,产生多型的现象。而在非层状晶体中,结构的变化应属于同质多像的范畴,而不易形成多型的现象。

第十一章 习题

1.何谓矿物?矿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矿物是由地质作用或宇宙作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的天然结晶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是岩石或矿石的基本组成单位。

矿物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它天体的物质组成及演化规律的地质基础学科。它是研究矿物(包括准矿物)的成分、结构、形态、性质、成因、产状、用途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矿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和变化的历史的科学。它为地质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及材料科学等应用科学在理论上和应用上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依据。

2.玻璃、石盐、冰糖、自然金、花岗岩、合成金刚石、水晶、水、煤、铜矿石是不是矿物?为什么? 答:根据矿物的定义,我们可知矿物的两个特点:天然形成和结晶质。这两个特点可以作为我们判断物质是否是矿物的依据。上述物质中,是矿物的有石盐、自然金、水晶,其他的均不是矿物。原因如下: 玻璃是非晶质体;冰糖为人工合成;花岗岩是岩石,它是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合成金刚石也是人工合成;水是液态,为非晶质体;煤是混合物,它由多种矿物和非晶质体以及有机物组成;铜矿石是矿石,也是多种矿物的集合体。

3.综论矿物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答:矿物学与一系列理论学科、技术学科和应用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矿物学以基础理论学科为基础,这些学科包括结晶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物理化学等,尤其是固体物理学、量子化学和化学方面的理论及实验技术和计算机科学。它们促进现代矿物学全面发展。同时,矿物学作为相关的地质学科(例如: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和应用学科(例如:材料学、宝石学)的基础,为它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借鉴和理论知识。

第十二章 习题

1.试述地壳中化学元素的丰度特点及其意义。

答: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是指各种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它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质量克拉克值和原子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极不均匀,含量最多的前八种元素(O、Si、Al、Fe、Ca、Na、K、Mg)占99%以上。因此,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矿物也以这些元素组成。例如:地壳中含氧盐和氧化物分布最广,特别是硅酸盐矿物占矿物总种数的24%,占地壳总重量的3/4。其意义为:地壳化学元素丰度直接影响地壳中矿物种类和含量。

2.矿物学上,划分离子类型的依据是什么?不同类型的离子各有何特点?

答:矿物学上,我们通常根据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现分别描述如下:

1)惰性气体型离子 具有与惰性气体原子相同的电子构型,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ns2np6)或2个电子(1s2)的离子。包括碱金属、碱土金属及一些非金属元素的离子。此类离子在自然界极易形成含氧盐(主要是硅酸盐)、氧化物和卤化物,构成地壳中大部分造岩矿物。地质上常将这些元素又称为“亲氧元素”、“亲石元素”或“造岩元素”。

2)铜型离子 外电子层有18个电子(ns2np6nd10)或(18+2)个电子(ns2np6nd10(n+1)s2)的离子。其最外层电子构型同Cu+。主要包括周期表中IB、ⅡB副族及其右邻的某些元素的离子。此类离子常形成以共价键为主的硫化物、含硫盐或类似的化合物,构成主要的金属硫化物矿床中的矿石矿物。这部分元素常称为“亲硫元素”、“亲铜元素”或“造(成)矿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