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重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心理测量学重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95ede27b4daa58da0114a80

第七章

等值测验:把所有不同测验形式上的分数都转化到同意分数量尺上,这样就达到统一评价的目的。测量学上将为达到次目的儿发展起来的专门技术称为测验等值。 测验等值的条件:

测验所测心理结构或特性的同一性

等信度

1、测验等值转换关系的公平性2、测验等值转换关系的可递推性

3、验等值转换关系的对称性4、测验等值转换关系对总体的惟一性或称样本不变性 计算测验分数等值关系的基本方法:

1、线性等值2、等百分位等值3、铆测验非等组设计下的等值关系计算方法 第八章

教育成就测验:又称教育测验,学绩测验,它是个体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或训练之后,对其知识、学识和技能的发展水平所进行的测定,是一种专门为教育情境而设定的测验。 教育成就测验的分类

1.按测验编制方法分 教师自编测验和标准化教育成就测验 2.按测验内容分 单科测验 和 成套成就测验

3.按测验用途分 考查性测验和诊断性测验

4.按测验评分的参照系分 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 5.按测验的题型分 客观型试题和论文是式试题

标准化成就测验编制的步骤

1.确定测验的目的2.准备和编写项目3.在全国范围内施测4.最终测验的确定

5.最终测验的标准化6.确定测验代表的水平 (一)斯坦福成就测验系列

斯坦福成就测验系列(Stanford Achievement Series)是最早的综合成就测验 。初版发布于1923年,适合于幼儿园至13年级的学生,主要测量学生的阅读、语言、数学等领域的基本技能。该测验系列包括斯坦福早期学校成就测验(SESAT)、斯坦福学业成就测验(SAT)和斯坦福学业技能测验(TASK)。 SAT有六个水平,分为初级1 型(1.5~2.9年级)、初级2型(2.5~3.9年级)、初级3型(3.5~4.9年级)、中级1型(4.5~5.9年级)、中级2型 (5.5~7.9年级)和高级型(7.0~9.9年级)。 TASK有两个水平,分别为(8.0~12.9)年级(TASK1)和9.0~13年级 (TASK2)。

2003 年,斯坦福成就测验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推出了该测验的第10 版(Stanford 10)一种没有时间限制的考试。斯坦福成就测验分为阅读、Lexile 阅读能力测量、数学、语言、拼写、听力、科学、社会科学8 个部分。

斯坦福成就测验对学生成绩的报告包括5种形式的导出分数:百分等级、标准九分数、年级当量和正态曲线当量。

一、教师自编课堂测验的特点

1.测验形式灵活多变,与测验目的完全一致2.测验内容与教材内容高度一致 3.测验难度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4.测验编制简易快速 二、教师自编课堂测验的步骤与方法

1.审查测验目的和测验要达到的目标2.制定测验编制计划3.命题与组卷 三、教师自编课堂测验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深入调查学生2.要客观评价自己的命题技术,合理使用各种题型 3.要注意总结命题经验,提高命题技术4.要尽量控制评分误差,防止简单粗糙 5.要做一些测验质量的分析研究

第九章

智力: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它包括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等

智力测验——通过测验的方法来衡量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 智力测验结果的三种表达方法:

智龄(比奈—西蒙量表)

比率智商:比率智商即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指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率。(斯坦福—比奈量表)

离差智商:离差智商是把测量分数按照正态分布曲线标准化,把原始分数转换为平均分为100、标准差为15的标准分数,用来描述一个人的智力能力与其年龄相仿的人群的平均成绩的偏离程度。(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智力因素理论

二因素说:G因素(个人的普通智力)S因素(个人的特殊智力) 特殊因素说(桑代克)

抽象智力(处理语言和数学符号的智力)具体智力(处理事物的智力)社会智力(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智力)

3.多因素论(瑟斯顿)

瑟斯顿(L.L.Thurstone,1936)提出智力可分为7种因素:

语文理解(V)语词流畅(W)数字运算(N)空间关系(S)机械记忆(M)知觉速度(P)一般推理(R或I) 4.智力的层次结构模型(弗农) 第一层:G因素;

第二层:大因素群,分为两大群,即“言语和教育因素”与“操作和机械因素”; 第三层:小因素群;

第四层:更小的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 5.智力结构立体模型(吉尔福特)

内容维度(引起个体心智活动的各种刺激物) 操作维度(智力的加工活动) 产品维度(智力活动的结果)

6.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14岁左右达到高峰,成年后逐渐衰退。)和晶体智力(指知识与技能有效结合的一种能力,主要用于完成某种固定的任务。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都在发展) 7.卡罗尔的认知能力的三层理论

最上面的一层是g因素或一般智力;

第二层由八种能力和加工过程组成:流体智力(Gf)、晶体智力(Gc)、一般记忆和学习能力(Y)、广泛的视觉接受能力(V)、广泛的听觉接受能力(U)、广泛的记忆提取能力(R)、广泛的认知加工速度(S)、加工/决策速度(T)。 在这八个因素下面,分别是一些“水平因素”和(或)“速度因素”。

8.CHC理论

该模型包含了十个“宽层”能力和七十多个“窄层”能力,每个宽层能力包含了两到三个窄层能力。

10个宽层能力的编码和命名:

流体智力(Gf)、晶体智力(Gc)、数量知识(Gq)、读写能力(Grw)、短时记忆(Gsm)、视觉加工(Gv),听觉加工(Ga)、长时记忆和提取(Glr)、加工速度(Gs)和决策/反应的时间或速度(Gt)。

9 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

语言能力、数理能力、空间能力、音乐能力、运动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反省能力 智力加工理论

1、鲁利亚的同时加工和既时加工理论:同时或平行加工、 既时或系列加工 2.戴斯等的智力PASS模型理论 (1)四种认知成分:

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

(2)三个系统:

①注意—唤醒系统(第一机能区);使大脑处于一种适宜的工作状态。

②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系统,又称编码系统(第二机能区),负责对外界输入信息的接收、解释、转换、再编码和存贮。

③计划系统(第三机能区),执行计划、监控、评价等高级功能。

(3)四个分测验:

第一分测验(测查计划性功能系统):①视觉搜索;②计划连接;③数字匹配

第二分测验(测查注意—唤醒功能系统):④表现的注意;⑤找数;⑥听觉选择注意 第三分测验(测查同时性加工成分):⑦图形记忆;⑧矩阵问题;⑨同时性的言语加工 第四分测验(测查继时性加工成分):句子重复,句子问题,字词回忆 3.斯滕伯格的智力三重结构理论 智力的三个亚理论:(1)智力的情境亚理论(2)智力的经验亚理论

(3)智力的成分亚理论 包括①操作成分(编码、推断、应用、比较、证实等)②元成分(信息加工成分及其组合策略、注意资源的分配等)知识获得成分(学习、保持和迁移) 一、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一)1905年的比奈—西蒙量表

该量表共有30个题目,按照难度由浅入深排列,以通过题数的多少作为鉴别智力高低的标准,主要测查判断、理解和推理能力。

1908年作首次修订,题目增加到59个,并按年龄从3—13岁进行分组,启用了智力年龄的概念。1911年该量表第三次修订,增设了一个成人组。

1. 第一次修订版(1916)

该量表共有90个题目,其中51个为原来比奈—西蒙量表所有,有39个为新增加的,使用范围从3—13岁,并附有普通成人和优秀成人两组测验题。(该量表首先采用了智商的概念来表示智力水平)

2. 第二次修订版(1937)

使用范围扩展到2—18岁,编制了测验复本,分别为L型和M型。 3.第三次修订版(1960)

共有100多个项目,划分为20个年龄组。 4.第四次修订版(1986)

由桑代克、黑根(E.Hagen)、沙特勒(J.Sattler) 等完成。它是一个点量表,把智力分为三个层次:一般智力因素层次,晶体能力、流体—分析能力和短时记忆层次,语言推理、数量推理和抽象/视觉推理层次

分为15个分测验:

词汇,珠子记忆,算术,语句,图形分析,理解,谬误,数字记忆,仿造和仿画,物品记忆,矩阵,数列,折纸,语文关系和等式 评估4个领域的认知技能:

语言推理;数量推理;抽象—视觉的推理;短时记忆

5.第五次修订(2003)

罗德(Roid)基于Cattell-Horn-Carroll智力能力理论(CHC)修订,量表包含了CHC中的5个因素:流体推理(FR),知识(KN,相当于晶体知识Gc)、数量推理(QR),短时记忆(WM),视觉-空间加工(VS)。施测于2—85岁的人。

量表包括10个分测验,分测验分数都是以10为平均数,3为标准差。

由分测验产生组合分数:语言IQ分数,非语言IQ分数以及成套IQ总分,所有组合分数以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并进一步导出全量表的离差智商。 IQ分数可以和其他智力量表的IQ分数直接比较。 二、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一)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发展历程

由美国贝尔维精神病院的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avid Wechsler)编制。该套量表有三种:韦克斯勒幼儿智力量表(WPPSI)、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 。

1.韦克斯勒幼儿智力量表(WPPSI

发表于1967年,适用于4—6岁半儿童。1989年,该量表修订版WPPSI-R出版,适用于3岁-7岁3个月的儿童。

2.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

初版发表于1949年,适用于5—15岁的儿童。

修订本发表于1974年,适用范围为5岁到15岁11个月。

1991年,第三版出版(WISC-Ⅲ),该版本包含12个分测验:知识,相似性,词汇,理解,图画补缺,图片排列,积木图案,物体拼配,算术,数字记忆广度,译码,符号搜索。 2003年,WISC-Ⅳ发行,包括15个分测验:常识,类同,算术,词汇,理解,数字广度,图形概念,图片排列,符号搜索,物体拼配,译码,词语推理,矩阵推理,字母一数字排序,划消。

3.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

1981年,修订本(WAIS-R)问世,包括14个独立的分测验,其中11个分测验用于计算全量表智商分数、语言智商分数和操作智商分数。

4.中国版韦氏量表

1979~1980年,由龚耀先主持、全国56个单位协作修订的WAIS,称为WAIS-RC;

1980~1986年,由林传鼎和张厚粲主持、全国22个单位协作修订的WISC,称为WISC-CR; 同年由龚耀先、戴晓阳主持、全国63个单位协作修订的WPPSI,称为C-WYCSI。 2008年,张厚粲教授主持完成了对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的修订工作。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

该量表由14个分测验组成,其测量结果提供一个全量表的总智商,用来说明儿童的总体认知能力,同时也导出另外四个合成分数:言语理解、知觉推理、工作记忆、加工速度,用来说明儿童在不同领域中的认知能力。

①言语理解指数:主要是用于测量学习语言的能力、概念形成、抽象思维、分析概括能力等。 ②知觉推理指数:主要测量人的推理能力、空间知觉、视觉组织等。

③工作记忆指数:主要反映人的记忆能力、对外来信息的理解应用能力。

④加工速度指数:考察人对外界简单信息的理解速度、记录的速度和准确度、注意力、书写能力等。

常用的团体智力测验 (一)瑞文推理测验

SPM于1938年问世,适用于8岁到成人被试。问卷有5个黑白系列;由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