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穿越建筑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盾构穿越建筑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8cc46b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e7

②、当房屋倾斜超过2‰时。

当沉降变形超过以上数值时,及时组织进行注浆。注浆工艺如下:

下放注浆芯管:注浆芯管采用2m一节Φ20镀锌钢管制成,节间用螺纹套管连接。注浆芯管下放时,防止地面泥浆回灌入袖阀管内,造成注浆芯管下放及提管困难。

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作为注浆材料,具体注浆参数如下表所示。

表3.2-1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主要参数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项 目 水灰比(w:c) 扩散半径(m) 体积比(c:s) 波美度 凝胶时间 初始注浆压力(MPa) 正常注浆压力(MPa) 最大注浆压力(MPa) 注浆速度(cm/min) 参 数 0.8:1~1.2:1 0.75 1:1 20~30Be′ 100″~120″/120″~150″ 0.8~1.0 1.2~1.5 1.8~2.0 10~20 根据水灰比计算出每桶需加水、水泥用量,搅拌至少5min,待缓凝剂充分溶解后,加入水泥继续搅拌。

注浆过程中,若出现注浆压力太低,可能存在浆液外逸或土层中有大的空洞,分析原因,确认浆液未流进地面排水管等市政管道后,必须继续进行注浆,直到注浆压力能上升至1.2~1.5 MPa为止。在注浆的同时,必须即时进行地面沉降及房屋变形观测,防止注浆压力太大而使地面隆起或房屋发生变形。

3.3、1#楼范围隧道内土体预注浆加固

根据地质资料显示,碧海花园1#楼对应隧道范围土体为上软下硬地层,隧道上半断面及拱顶以上为砾质粘性土,下半断面为中、微风化花岗岩。在该地层中掘进时,容易对拱顶地层扰动,造成上部土体沉降超限或者塌陷。对此地层,采用注浆加固的方法,提高上部土体的强度。因隧道范围在楼房内,且楼房桩基础复杂,无法从地面进行注浆加固,因此采用从2#竖井小里程掌子面进行注浆加固。

(1)、注浆加固范围

沿线路纵向,从2#井小里程掌子面向碧海花园方向注浆,注浆有效长度15m,横向及竖向加固范围为隧道拱腰以上及拱顶周围2m土体,见图3.3-1。

(2)、注浆加固方法

采用从隧道内掌子面进行劈裂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有效长度为15m,采用一台电动地质钻机和一台SYB60-5型双液注浆泵组织施工。

图3.3-1碧海花园楼下加固平面图

图3.3-2竖向加固范围

(3)、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①加固注浆设计参数

注浆设计参数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参数名称 注浆管长 加固有效范围 扩散半径 注浆压力 注浆管材料及管径 注浆方式 注浆量数量 凝胶时间 参数值 15 m 长15m,拱腰以上及拱顶外侧2m 0.75m 0.5~2.0MPa PVCφ42mm 后退式 12.2m3/孔(平均),共注浆25孔 20~40s 备注 ②注浆材料

注浆材料均采用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材料配比如下:

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C-S浆):水泥浆水灰比W:C=0.8:1~1:1、水泥浆和水玻璃体积比C:S=1:1、水玻璃浓度38Be'。

③注浆顺序

注浆顺序先施作注浆孔,再施作检查孔。注浆孔顺序按由外到内,从下往上施工, 注浆顺序为:先外圈后内圈,即4号圈注浆完成后进行3号圈注浆,最后进行1号圈注浆,详见图3.3-3《掌子面注浆孔布置图》。

图3.3-3掌子面注浆孔布置图

图3.3-4掌子面注浆纵剖面图

④注浆工艺 A、端头墙施工

矿山法端头墙采用C20网喷混凝土,厚80cm,中间为玻璃纤维筋格栅。端头墙在矿山法施工时已经做完。

B、钻孔

采用钻机成孔,钻孔精度控制在1%以内。

C、置入PVC注浆管,PVC每隔50cm钻一组射浆孔,射浆孔外包橡皮套。 D、封闭PVC管和孔壁之间的间隙,防止浆液沿PVC管外壁串浆。

端头墙施工 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