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8be22a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d0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50。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杜撰/篆文 溺水/匿名信 楔子/锲而不舍 ...... B.栈道/湛蓝 道观/冠名权 炮制/刨根究底 ...... C.恫吓/唱和 诅咒/狙击手 自诩/栩栩如生 ...... D.提防/堤坝 鄙薄/号码簿 炽热/叱咤风云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贤慧 料峭 守本份 五彩斑斓 B.国粹 老练 副作用 礼尚往来 C.缔造 家俱 黄粱梦 皇天厚土 D.神州 布署 发祥地 肝脑涂地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最美女教师”张丽莉8日成功接受了植皮手术。目前,张丽莉生命体征平稳, 清楚,己撤离呼吸机自主呼吸。

②他们这种学术不端、人品不正的行为,都将为人所 ,并在道德法庭上,受到谴责。

③动物的游戏行为,被认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最复杂、最难以 的行为。 A.神智 不齿 琢磨 B.神智 不耻 捉摸 C.神志 不齿 捉摸 D.神志 不耻 琢磨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郭敬明和长江文艺出版社都收到了来自河北一家图书批发市场的举报信,信中称发现冒名《爵迹3》《爵迹4》的两本伪书赫然在市场上招摇撞骗。 .... B.我家近旁新开设了一间连锁店,货架上各种日用品济济一堂,品类齐全,货....美价廉,很受顾客欢迎。 C.毒胶囊事件耸人听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D.对于少不更事的中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声色俱厉的威严,而是平等的....对话和足够的理解与信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红楼梦》内容丰厚,思想深邃,艺术精妙,不仅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且还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顶峰。

B.新版舞剧《孔子》以杏坛施教为核心,增加了“祭孔乐舞”表演。上演一个多月来,共计演出40多个场次,观众约13000人左右。

C.“神九”顺利升空并实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载人交会对接,又一次大大拓展了中国发展太空项目的惊人步伐。

D.金乡大蒜闻名遐迩,其种植面积、产量、品级、品质、出口量均居全国之首,先后荣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调解,作为一种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在我国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今天能够看到的关于调解的最早记载是舜主动出面对“历山之农者侵畔,河滨之渔者争坻”,进行有效调处的故事。之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调解制度在我国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发展,几乎在历朝历代都设有专门负责调解的机构或人员。

秦汉时,在乡一级设“秩、啬夫和三老”专司调解事务。唐代则于基层分设“乡正、里正和村正”,而且还明确规定调解是将纠纷交府县处理的前提。到元朝时调解已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民事纠纷。元代还为调解及其他非诉讼争议解决机制取了一个特殊的名称——“告拦”。元朝法律同时规定通过审判官调解达成和解而再次起诉的案件,不允许有司再行受理。这是传统调解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明代将儒家“无讼”观念付诸社会管理实践,调解自然继续充当民事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清代在沿袭明朝做法的同时,还将调处率纳入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这从某种程度上导致调解适用范围被不适当地扩大。

从上述调解演进的历史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调解在一步步制度化的过程中,还逐渐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强制性特征。这种强制调解模式体现了统治者以此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考虑。

中国传统调解实践大多具有某种主动介入的因素,这种主动介入的调解模式在中国传统的宗族生活背景下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受传统道德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调解人在调解过程中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在调解过程中,调解人会以自己的价值观对调解结果施加影响。为了给调解人保留“面子”,当事人大多也会听从调解人的建议。

中国传统调解模式能践行数千年并且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文化以及隐藏于背后的经济基础。 在中国古代文化背景下,老百姓普遍奉行“无讼”理念和传统道德准则。受此影响,人们一般不会将这种出于公心的主动调和视作对“个人私事”的无理干涉。此外,受古代等级、尊卑观念的影响,当事人也会将调解人的非中立做法视作“合理”现象。即使是在我国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乡村、宗族背景下,也依然残存着第三方主动介入纠纷的调解痕迹。

另外,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决定了人们之间和平共处关系的至关重要性。调解虽然无法给双方当事人一个谁是谁非的精确评断,但是相对于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调解可以使当事人从“讼累”中解脱出来。更关键的是调解的确对修复人们所赖以生存的和谐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对于是非曲直本身的追求也会在特定情况下让位于维系和谐关系的考虑,这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古代调解制度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

可以说古代调解制度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积,同时又借重传统文化在现代得以延续,其中蕴涵的和谐理念及调解技巧,仍旧具有借鉴意义。

(《光明日报》2012年06月14日,有删改)

6.关于调解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调解制度在我国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发展,历朝历代都设有专门负责调解的机构或人员。

B.秦汉时,在乡一级设“秩、啬夫和三老”,唐代于基层分设“乡正、里正和村正”,元朝时调解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民事纠纷。

C.元代为调解及其他非诉讼争议解决机制取了一个特殊的名称——“告拦”,这是传统调解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D.清代沿袭明朝将调处率纳入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的做法,这从某种程度上导致调解适用范围被不适当地扩大。

7.调解制度在中国践行千年,下列表述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是

A.调解人在出面调和纷争时,一般情况下多由调解人主动介入争议。 B.在中国古代文化背景下,老百姓普遍奉行“无讼”理念和传统道德准则。 C.相对于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调解可以使当事人从“讼累”中解脱出来。 D.人们对于是非曲直本身的追求会在特定情况下让位于维系和谐关系。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调解在一步步制度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强制调解模式体现了统治者以此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考虑。

B.调解人在调解过程中常常会站在中立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当事人大多也会听从调解人的建议。

C.第三方主动介入纠纷的调解行为,在我国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乡村、宗族背景下,也依然存在。

D.古代调解制度借重传统文化在现代得以延续,其中蕴涵的和谐理念及调解技巧,仍旧具有借鉴意义。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遏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

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奉盆缶秦王 奉:进献 .B.左右皆靡 靡:退却 .C.恐惧殊甚 殊:很,极 .D.独畏廉将军哉 独:只是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斧斤以时入山林 ..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11.以下四组句子,分别能够直接表现蔺相如“机智勇敢”和“忠心爱国”的一组 A.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 B.左右皆靡/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请以秦之成阳为赵王寿

D.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向溅大王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送别赵王之时,廉颇和赵王商量应变对策,若赵王三十日不归,就拥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王的念头,这表现了廉颇的忠心和深谋远虑。

B.渑池之会,在秦王和蔺相如之间,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一开始秦王步步进逼;而蔺相如不仅寸步不让,还运用策略逼得秦王步步后退。 C.渑池之会后,廉颇对于蔺相如位列自己之上感到心有不甘,扬言要羞辱相如。 蔺相如听到这些话后,采取退让回避的态度,或称病不朝,或引车避匿。

D.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门客们忍无可忍,向蔺相如请辞,蔺相如告诉他们自己之所以不惧怕秦王而惧怕廉颇的原因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第Ⅱ卷(共1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