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选修3_5)练习手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江苏省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选修3_5)练习手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80e3fa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d

以确定的是 ( ) A. 逸出功与ν有关

B. E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 ν<ν0时,会逸出光电子

D. 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8. (2015·常州一中)用如图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 ( )

A. a光的频率一定大于b光的频率

B. 只增加a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增大 C. 增加b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

D. 用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是由d到c 二、填空题

9. (2016·苏锡常镇三模)光电效应是光具有粒子性的有力证据.如图所示,是测定最大初动能和阴极材料的逸出功的实验装置.当开关S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3.11 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K,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1.21 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1.21 V

时,电流表读数为零.从上述实验数据可知,此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eV,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 eV.

10. (2016·南京、盐城、连云港二模)用频率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时,产生的光电流随阳极与阴极间所加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Uc为遏止电压.已知电子电荷量为-e,普朗克常量为h,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该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 .

11. (2014·南淮盐二模)如图所示,某光电管的阴极K用截止频率为ν0的金属钠制成,光电管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正向电压为U,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的电荷量为e,用频率为ν的紫外线照射阴极,有光电子逸出,光电子到达阳极的最大动能是 ;若在光电管阳极A和阴极K之间加反向电压,要使光电子都不能到达阳极,反向电压至少为 .

5

三、计算题

1515

12. (2016·南京、盐城一模)铝的极限频率为1.1×10 Hz,现用频率为1.5×10 Hz的光照射铝的表面,有

-34

光电子逸出.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6.6×10 J·s.求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13. (2014·宿扬泰南二模)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时,产生的光电流随阳极与阴极间所加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Uc为遏止电压.已知电子电荷量为-e,普朗克常量为h,求: (1)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

(2) 该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ν0.

14. 紫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4.5×10 m,问: (1) 紫光光子的能量是多少?

14

(2) 用它照射极限频率为νc=4.62×10 Hz的金属钾能否产生光电效应?

-34

(3) 若能产生,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多少?(h=6.63×10 J·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第3讲 原子与原子核 氢原子光谱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做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下列关于观察到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7

A. 放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 放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和A位置时一样多 C. 放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 放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6

2.(2016·南京、盐城一模)如图所示,某原子的三个能级的能量分别为E1、E2和E3.a、b、c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E1>E2>E3

B. (E3-E2)>(E2-E1) C. b光的波长最长 D. c光的频率最高

3. 放射性元素Rn经α衰变变成钋Po,半衰期约为3.8天;但勘测表明,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后,目前地壳中仍存在天然的含有放射性元素Rn的矿石,其原因是 ( ) A. 目前地壳中的Rn主要来自于其他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B. 在地球形成初期,地壳中的元素Rn的含量足够多

C. 当衰变产物Po积累到一定量以后Po的增加会减慢Rn的衰变进程 D. Rn主要存在于地球深处的矿石中,温度和压力改变了它的半衰期 4. (2016·常州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某放射性原子核经两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3个 B. 玻尔理论可以成功解释氢原子的光谱现象

C.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大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小的轨道时,原子的能量增大 D.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新核的化学性质不变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γ射线是原子受激发后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的 B. 在稳定的重原子核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多

C. 核反应过程中如果核子的平均质量减小,则要吸收核能

D. 诊断甲状腺疾病时,注入放射性同位素碘131作为示踪原子

6. (2016·扬州一模)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 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 原子核外电子吸收能量脱离原子核束缚形成β射线 C. 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的质量之和等于He原子核的质量 D. 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 7. 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

B. 一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 C.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

D. 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大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 8. (2014·金陵中学)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7

A. 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B. 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频率最小

C. 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的过程中,原子的能量在增加

D. 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二、 填空题 9.

一个铀核U)放出一个α粒子后衰变成钍核Th),其衰变方程为 ;已知静止的铀核、钍核和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真空中的光速为c,上述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的核能为 . 10. (2015·泰州二模)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原子从能级 n=4向n=2跃迁所放出的光子正好使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效应,该金属的逸出功是 eV.从能级n=4向n=1 跃迁所放出的光子照射该金属,所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 eV.

11. (2016·南京三模)根据玻尔理论,某种原子处于激发态的能量与轨道量子数n的关系为En=E1(E1表示处于基态原子的能量,具体数值未知).一群处于n=4能级的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几种光,其中只有两种频率的光能使极限波长为λ0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这两种光的频率中较低的为ν.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该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该原子处于基态的原子能量E1为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

12. 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能够释放更多的能量,若实现受控核聚变,且稳定地输出聚变能,人类将不再有“能源危机”.一个氘核H)和一个氚核H)聚变成一个新核并放出一个中子n). (1) 完成上述核聚变方程HH→ n.

(2) 已知上述核聚变中质量亏损为Δm,真空中光速为c,则该核反应中所释放的能量为 . 三、 计算题

13. (2016·苏锡常镇二模Co发生一次β衰变后变为Ni核,在该衰变过程中还发出频率为ν1和ν2的两个光子,试写出衰变方程式,并求出该核反应因释放光子而造成的质量亏损.

14. 某些建筑材料可产生放射性气体氡,氡可以发生α或β衰变,如果人长期生活在氡浓度过高的环境中,那么,氡经过人的呼吸道沉积在肺部,并大量放出射线,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原来静止的质量为M的氡核Rn)发生一次α衰变生成新核钋(Po).已知衰变后的α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速度为v,并假设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α粒子和新核的动能.(注:涉及动量问题时,亏损的质量可忽略不计) (1) 写出衰变方程.

(2) 求出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选修3-5模块总结提升

1. (2017·南京学情调研)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