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城市学院摄影测量学,B卷(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湖南城市学院摄影测量学,B卷(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7e790d40c22590102029dfb

湖南城市学院 学年第 学期

年级期末课程

摄影测量学考核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

考核方式:考试 闭卷 考试时量:120分钟 试卷类型:B

一、填空题(13分,每空1分)

1.摄影测量学的发展经历了 、 和 三个阶段。(模拟摄影测量阶段,解析摄影测量阶段,数字摄影测量阶段)

2.利用立体像对中存在的同名光线共面的几何关系,以解析计算方法解求两张像片的相对方位元素的过程称 ;利用物方控制点,以解析计算方法解求(相对定向后建立的)自由模型的绝对定向元素的过程,称 。(解析相对定向,解析绝对定向) 3.4D产品是指 、 、 和 。(DEM,DOM,DLG,DRG)

4.摄影测量加密按数学模型可分为了 、 和 三种。(航带法、独立模型法和光束法)

5.航摄像片是所覆盖地物的 投影。(中心)

二、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

1.影像匹配实质上是在两幅(或多幅)影像之间识别(D) A.候选点 B.特征点 C.差异点 D.同名点

2.一张航摄像片有(D)个外方位元素 A.2 B.3 C.4 D.6

3.一个立体像对同名像点的Y坐标之差称为(B)

A.左右视差 B.上下视差 C.投影差 D.畸变差

4.立体像对中同名像点必定位于(C)上

A.主横线 B.主纵线 C.同名核线 D.等比线

5.摄影测量中立体像对绝对定向的元素有(C)个 A.5 B.12 C.7 D.6

三、名词解释(12分,每小题3分)

1.内方位元素:确定物镜后节点和像片面相对位置的数据,称为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内方位元素包括三个参数,即摄影中心S到像片的垂距(主距)f及像主点o在像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x0,y0

2.影像核线:立体像对中,同名光线与摄影基线所组成核面与左右像片的交线。

3.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缩写DOM)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经扫描处理的数字化航空像片,经逐像元进行投影差改正、镶嵌,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幅范围剪裁生成的数字正射影像数据集。它是同时具有地图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的图像,具有精度高、信息丰富、直观真实等优点。

4.绝对定向元素:确定模型在地面空间坐标系中的绝对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四、问答题(65分)

1.相对定向要不要外业控制点,为什么(10分) 答:不要(4分)。用于描述两张像片相对位置和姿态关系的参数,称为相对定向元素。用解析计算的方法解求相对定向元素的过程,称为解析法相对定向。由于不涉及像片的绝对位置(6分),因此,相对定向只需要利用相对内在的集合关系来进行,不需要地面控制点。

2.简述4d产品制作流程(10分)

法方程,求绝对定向元素改正数,计算绝对定向元素的新值,判断迭代是否收敛(3分)。 若将已知平面坐标(

Xtp,Ytp)和高程

Ztp的地面控制点称为平高控制点,仅已知高程的控

制点称为高程控制点,至少需要两个平高控制点和一个高程控制点,而且三个控制点不能在一条直线上。生产中,一般是在模型四角布设四个控制点,因此有多余观测值,按

3.空间后方交会的目的是什么?解求中有多少未知数?至少需要测求几个地面控制点?为

什么? (15分)

答:利用一定数量的地面控制点,根据共线方程,反求像片的外方位元素,这种方法称为单张像片的空间后方交会(5分)。解求外方位元素时,有六个未知数,至少需要六个方程(5分)。由于每一对共轭点可列出两个方程,因此,若有三个已知地面坐标控制点(5分),则可列出六个方程,解求六个外方位元素改正数

dXS,dYS,dZS,d?,d?,d?.测量中为了提高精度,常有多余观测方程。在空间后方交会中,通常是在像片的四个角上选取四个或更多的地面控制点,因而要用最小二乘法平差计算。

4.解析法绝对定向的目的是什么,定向元素有哪些,如何解求绝对定向元素,解求中至少需要几个地面控制点(15分)

解析法绝对定向的目的是将相对定向得到的自由模型经空间相似变换纳入测图坐标系(3分)。 定向元素(7分)有?X,?Y,?Z,?,?,?,?7个未知数至少需列7个方程。 获取控制点的两套坐标 Xp , Yp , Zp , Xtp , Ytp , Ztp ,给定绝对定向元素的初值?=1, ?=?=? = 0, X0, Y0, Z0 ,计算重心化坐标,计算误差方程式的系数和常数项,解

最小二乘法平差解求(2分)。

5.什么是共线方程,它在摄影测量中有何应用?(15分) 答:共线方程即中心投影的构像方程

x??fa1(XA?XS)?b1(YA?YS)?c1(ZA?ZS)?a3(XA?XS)?b3(YA?YS)?c3(ZA?ZS)??y??fa2(XA?XS)?b2(YA?YS)?c2(ZA?ZS)?a?3(XA?XS)?b3(YA?YS)?c3(ZA?ZS)??

共线方程式包括十二个数据:以像主点为原点的像点坐标x,y,相应地面点坐标

XA,YA,ZA,像片主距f及外方位元素XS,YS,ZS,?,?,?(10分)。 共线条件方程在摄影测量中的主要应用如下:

① 单片后方交会和立体模型的空间前方交会; ② 求像底点的坐标;

③ 光束法平差中的基本方程 ④ 解析测图仪中的数字投影器; ⑤ 航空摄影模拟;

⑥利用DEM进行单张像片测图。(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