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古典文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7def5fbf705cc1755270916

n ⑵分体,即按作品体裁、文体编排,如清王琦注《李太白集》,按古赋、古诗、乐府、古近体诗、序文、记颂赞、铭碑祭文等文体编排。

n ⑶编年,即按作品写作年代顺序编排,如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 n (三)别集的流传

n 别集的流传情况复杂。唐以前别集的宋刊本基本失传,元刊本有少量流传,多数则为明清以来翻刻本。因翻刻而出现讹、脱、衍、倒等文体较多,选择善本、精校本可减少讹误。 n (三)别集的文献价值。

n 第一别集在古典文献中所占比例数量很大数量很大,所以文献价值大。

n 第二别集收录一个作家全部或部分作品,是研究某一作家生平、背景、思想、成就的主要依据。

n 第三别集也有助于人们了解或研究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情况。

n 第四别集也是总集、丛书编纂的基础。 n 三、单行文献 n 1.单行文献的概念

n 单行文献,指单独印行的某一位或某几位作者的一种作品或著作,又称单行本。 n 2.单行文献与别集区别:别集只是一位作者的部分或全部作品,即一位作者的多种作品;单行文献可能是一位作者,也可能是几位作者,但只能是一种作品或著作。 n 3.单行文献又可分为三类:

n 其一是单行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如《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词律》等。

n 其二是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文体的单行作品,如《秦妇吟》、《战国策》、《世说新语》、《水浒传》、《红楼梦》、《桃花扇》、《清忠谱》等。 n 其三是从一种或多种著作中选出一篇或多篇作品单独印行的书,如《离骚》(从《楚辞》中抽出),《古诗十九首》(从《文选》中选出)。 n 四、丛书

n (一)1.丛书的概念和起源

n 丛书,即搜集两种以上的文献,按照一定理念与体例编校,冠以总名,以统一的版式和装帧印行的文献类型。 n 2.丛书的异名

n 丛书又名丛刊、丛编、丛刻、类编、合刻、汇刻、汇抄、全书等。

n 3.丛书的起源:“丛书”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笠泽丛书》,此书并非后来意义之丛书,只

是陆龟蒙个人诗文集。南宋萧齐时的陆澄合汇编的《地理书》和梁代任昉的《地记》被认为是“丛书之祖”。现在一般认为南宋俞鼎孙、俞经编辑的《儒学警悟》为最早的丛书。南宋左圭编纂《百川学海》则为大规模综合丛书的先声,其收书达100种,170余卷。 n (二)丛书的种类

n 丛书种类按内容有综合性丛书和专科性丛书1. 综合性丛书:最著名的即《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丛书集成初编》《续编》《三编》等。 n 2.专科性丛书是指专收某一学科、某一文体或某一类别的丛书。 n ⑴某种文体和类别的丛书

n 诗:明无名氏编《唐五十家诗集》 n 词:清朱孝臧编《彊村丛书》 n 文集:《清人别集丛刊》 n 小说:明陆楫《古今说海》 n 传奇戏曲:明毛晋编《六十种曲》

n 诗话:清何文涣编《历代诗话》、丁福保编《历代诗话续编》 n ⑵古典文学学科丛书 n (三)丛书的文献价值

n 丛书的文献价值明显,丛书把许多分散的单独的文献按一定的主题、类别和体例编辑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对特定文献的特定需求,免去读者到处查阅的麻烦以及四处求购而不得的苦恼,便于阅读、分析、研究有关问题。 n 五、工具书 n (一)工具书的概念

n 工具书为搜集一种或多种资料,按照一定编排体例和检索方法编写的、主要供人查阅的知识型文献。工具书与普通文献的界限是相对的,“查阅”的含义也是相对的。 n (二)与古典文学文献相关的工具书主要有以下几类: n 1. 书目、索引为查阅文献的自然状况的最常用工具书。 n ⑴书目

n 文献自然状况包括书名、作者、篇数、卷数、版本、内容提要、类别等,著录这些情况的主要工具书是书目。我国最早的书目为刘向、刘歆编辑之《别录》、《七略》(后亡佚)。《七略》部分内容保存于《汉志》。《汉志》、《隋志》、《四库全书总目》等均为重要的书目文献。 n ⑵索引

n 索引又称“通检”、“引得”。书后编写索引为西方学术传统。索引通常含四方面内容:按一定的排列法编排;有明确的索取范围;有特定的检索对象;注明标目在文献中的位置。索

引可帮助迅速查找所需之资料。索引种类又可分为专名索引、引书索引、篇名索引、词语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等。 2.字典、词典 n ⑴字典的种类

n 古代以训释字形为主的称字书或字典,如《说文解字》; n 以训释字义、词义为主的称训诂书,如《尔雅》; n 以讲字音为主者称韵书,如《广韵》。 n ⑵现代字典、词典排列方法

n 现代字典、词典一般按照字序(形序或音序)、部首、笔画、四角号码、音序等编排。 n ⑶古今重要的字典词典

n 《说文解字》为最早之字书,古人关于《说文》最著名的注释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张舜徽的《说文解字约注》是今注中比较全面而简约的。

n 《尔雅》为最早之词典,除了清郝懿行的《尔雅义疏》外,今人编纂的《尔雅诂林》最为详尽。

n 《广雅》最好的注本是清王念孙的《广雅疏证》。 n 古代最常见的韵书是《广韵》,它代表了中古语音系统。 n 古代规模最大的词典兼韵书是清人编纂的《佩文韵府》。

n 训诂字典有清阮元编的《经籍纂诂》,今人宗福邦编的《故训汇纂》。 n 今人今人读古书用的最多的是《辞源》、《辞海》。 n 收字最多的是 《汉语大字典》。

n ⑷使用工具书要明确工具书的类别,了解工具书的性质、熟悉编排体例,尽量使用权威工具书,对疑难字词可多种字典、词典参互使用,鉴别取舍。 n 3.类书、政书。 n ⑴类书的概念

n 类书为古代分类式资料汇编的工具书,多采辑文献中有关典故史实、名物制度、诗文词语等方面资料,分门别类编排,每一门类下又可分若干子目,供读书写作时查阅、征引。类书搜集资料广泛,内容丰富,被成为中国古代之百科全书。古代类书还可为科举考试之参考资料。

n ⑵历代著名的类书

n 最早之类书为三国曹丕时所编《皇览》(已佚)。南北朝类书也基本亡佚。现存类书多为唐宋以后所编。唐代有《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等,宋代有《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玉海》等,明代有《永乐大典》、《经济类编》等,清代有《古今图

书集成》、《渊鉴类涵》等。类书保存大量文献资料,为辑佚、校勘提供极大帮助,亦是今人研究古典常用之工具书。 n ⑶政书的概念

n 政书为专门记载各种典章制度的工具书。它搜集历代或一代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方面的史料,分门别类加以编排和叙述,具有制度史、文化史和学术史的性质。 n ⑷政书的种类

n 一种是“通代”的政书。最早之政书为唐刘秩的《政典》,杜佑扩充为《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与《通典》合称“三通”,为极重要之典章制度史。清代在三通基础上,又编修了《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合称为“九通” 。清末刘锦藻又编了《清续文献通考》,加起来成“十通”。 n 另一种是断代的政书。记载断代典章制度的工具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会要体。唐苏冕为创始人,著《会要》(宋王溥修订为《唐会要》100卷),王溥又编《五代会要》,南宋徐天麟编《两汉会要》,宋政府组织编纂《宋会要》,后有《明会要》、《春秋会要》、《战国会要》、《秦会要》、《三国会要》等。另一种是“会典体”,有《大唐六典》、《元典章》、《大明会典》、《大清会典》。 n 4.历法、纪年。 n ⑴历法的概念

n 所谓历法,是根据地球、月亮、太阳三者的互动关系来确定时间的方法。

n ⑵六十花甲子,中国古代用干支纪日、纪年,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组合为六十对,六十对一个轮回,即俗称“六十花甲子”。 n ⑶几种常见的纪年法

n 干支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太岁纪年法 n ⑷年表方面的工具书 n 万国鼎《中国历史纪年表》 n 方诗铭《中国历史纪年表》 n 陈垣《中西回史日历》 n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 n 5.地理、方志

n ⑴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 n ⑵查找古今地名的途径

n 一是查阅历代史志中的《地理志》及其考订、订补著作,以及类书中有关历史地理的条目。

n 二是查阅《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国历史地图集》、《辞海》(地理分册)、大百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