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7caf32d28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5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①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甲)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②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③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乙)

④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两句分别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填序号)

句(甲):________ 句(乙):________ A.欢快而又急切。 B.快乐。

(2)第①段描写了________的场面,其中“紫的、黄的、白的”体现了花儿的________。

(3)通过“急急忙忙”“扬起双臂”等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花孩子________。

(4)仔细品读第④段,围绕“扬起双臂”展开想象:花孩子要对妈妈说什么?妈妈会怎样回答他们?

【答案】 (1)B;A

(2)大自然狂欢;颜色多 (3)对母亲的依恋

(4)花孩子说:“妈妈,我们回来了,我们好想你,也想家。”妈妈说:“好孩子,妈妈也想你们。”

【解析】【分析】(1)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了解常用的朗读句子的语气(A.犹豫和矛盾B.生气C.后悔 D.自信 E欢快而又急切F.快乐),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体会词语,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4)人物语言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故答案为:(1)B、A (2)大自然狂欢、颜色多 (3)对母亲的依恋

(4)花孩子说:“妈妈,我们回来了,我们好想你,也想家。”妈妈说:“好孩子,妈妈也想你们。”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4)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能力。

2.课内阅读。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二十一天后,老母鸡从破窗户里走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叽叽,谢谢!”

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1)“小小的声音”是________发出的。

(2)故事中“小猫刚刚离开,老母鸡又来请求老屋不要倒下,”根据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我猜到老屋应该会觉得________。

(3)我们从选文中可以体会到( )。

A. 老屋对老母鸡的关爱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B. 老屋勇于献身的精神

【答案】 (1)老母鸡 (2)不耐烦了 (3)A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老母鸡;(2)不耐烦了;(3)老屋勇于献身的精神。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的精神或品质。

3.课外阅读。

芦苇地下和田边的草丛,是萤火虫的“发祥地”。它们一个个从草丛中飞起来,忽明忽暗的一点点白光,好似天上的繁星,一个个在那里移动。最有趣的是这些白光( )乱窜,( )也有一些追逐的形迹:有时一个飞在前面,亮了起来,另一个就会向它一直赶去,但前面一个突然隐没了,或者飞到水面上,与水中的星光混杂了,或者飞入芦苇或稻田里,给那些枝叶遮住了,于是追逐者失去了目标,就迟疑地转换方向飞去,有时反给别的萤火虫作为目标了。这样的追逐往往不止一时,所以水面上,稻田上,一明一暗,一上一下的闪闪的白光与天上的星星同样繁多。尤其是飞在水面的,映着掀起的银波,那情景是很有趣的。

(1)在文中的( )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在文中找出你认为描写萤火虫最有趣的句子。

(3)你认为把萤火虫比作“天上的繁星”恰当吗?为什么? 。 (4)短文主要写萤火虫________的景象。 【答案】 (1)虽然、但

(2)这样的追逐往往不止一时,所以水面上,稻田上,一明一暗,一上一下的闪闪的白光与天上的星星同样繁多。尤其是飞在水面的,映着掀起的银波,那情景是很有趣的。

(3)恰当。它们也有忽明忽暗,一闪一闪的特点。 (4)在夜间飞舞、追逐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故选“虽然……但……”。

(2)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好句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句意。学生应该熟读课文,积累知识。

(3)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故答案为:(1)虽然、但; (2) 这样的追逐往往不止一时,所以水面上,稻田上,一明一暗,一上一下的闪闪的白光与天上的星星同样繁多。尤其是飞在水面的,映着掀起的银波,那情景是很有趣的。(3)恰当。它们也有忽明忽暗,一闪一闪的特点。(4)在夜间飞舞、追逐。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好句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加强背诵。(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4.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二)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_____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_____起来了,红色的长嘴_____着一条小鱼。它_____在船头,一口把小鱼_____了下去。

(1)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站 吞 冲 衔 飞

(2)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短的词。 ________ ________

(3)文中描写的是翠鸟________时的情景,体现了翠鸟________的特点。 写话小练笔

【答案】 (1)冲;飞;衔;站;吞 (2)一下子;没一会儿 (3)捕鱼;动作敏捷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考查对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的掌握。寻找文句中的表示时间的词语

相对简单,从文中挑出来即可。

(3)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1)冲;飞;衔;站;吞 (2)一下子、没一会儿 (3)捕鱼;动作敏捷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的掌握能力。

(3)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5.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旗树的悲哀 程刚

美国落基山河谷两侧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树,它的枝条十分柔软,且全部长在树木的同一侧,在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酷似迎风招展的旗帜,因此被称作“旗树”。

旗树的枝叶长在枝干的同一侧,早有科学定论,这是因为河谷的风向恒定,风速极大,常年强劲地冲着一个方向吹,这也使它们成为天然的“风向计”,人们能一眼看出这里的风向。

一位学者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为一棵旗树营造密闭的环境,利用大动力风机逆向吹拂旗树。第二天,一个有趣的现象发生了,被逆风吹拂的枝叶,竟在一夜间全都掉落,整个枝条看上去光秃秃的。

原来,旗树枝条长期向着一个方向摆动,导致全体叶片的生长力都放在了拉伸力上,可遭遇逆风的时候,由于它的反向张力十分脆弱,基本有一点儿风便受不了了,所以才导致上述现象。

旗树枝叶在顺风的环境中生活得很好,可一旦遭遇逆风便失去自己,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生活中,我们常常习惯按部就班地生活,并将它公式化,可这也不利于培养我们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不主动求变,安于现状,其实是隐藏在我们身边最大的敌人。

(1)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被称作“旗树”________ 河谷的风向恒定,风速极大

枝叶长在枝干的同一侧________ 遭遇逆风,反向张力十分脆弱 一夜之间枝叶全部掉光________ 酷似迎风招展的旗帜 (2)结合上下文,理解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思。

这是因为河谷的风向恒定 , 风速极大,常年强劲地冲着一个方向吹,这也使它们成为天然的“风向计”,人们能一眼看出这里的风向。

风向恒定:________

(3)我们从学者的实验中懂得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请选出正确说法( )。

①大风常年强劲地冲着一个方向吹,对旗树的生长有好处。

②我们要培养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主动求变,不要安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