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十三届人大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广州市越秀区十三届人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73c332fed630b1c59eeb5dc

广州市越秀区十三届人大 二 次 会 议 文 件(5)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4年3月9日在广州市越秀区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长 马鄂生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3年主要工作情况

2003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也是面临困难和考验较多的一年。一年来,区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创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手段的要求和规模发展、再造优势的思路,规划建设“三大商圈”、“三大商务区”,推进各项改革,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区委、区人大所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依靠全区人民的智慧和

- 1 -

力量,坚定信心,团结奋斗,迎难而进,扎实工作,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一)抗非典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面对突如其来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我区按照中央、省、市统一部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起抗击,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首先报告第一例非典病例并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设立定点医院发热留观病区,创立以户为主隔离医学观察的防治措施,率先在全市实现本区居民非典病例零报告。广泛开展爱卫行动月和环保行动月活动,掀起群众性抗非典热潮,卖麻街、西横街、木排头、太平沙等一批内街占道集市脏乱问题得到解决,关闭了兴平肉菜市场,整治绿化了亿丽工地,广州火车站、北京路商业步行街等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保持良好。积极探索城区管理长效机制,建立了越秀区疫情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对紧急疫情及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全民健身活动掀起高潮,广大居民群众的文明程度和卫生意识普遍增强。各级党政部门、各行各业,尤其是卫生系统的医务人员铸就了“抗非精神”,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区疾控中心等11个单位和233人分别获得省、市嘉奖,1人获得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

(二)经济持续发展。

一年来,我们坚持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努力把非典影响减少至最低限度,使我区的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全区生产总值289.37亿元,同比增长10.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25亿元,同比增长3.1%;商品销售总额508.4亿元,同比增长8.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7.18%。

- 2 -

区域资源进一步整合,商业优势得到巩固和发展。北京路商圈的建设取得新突破,规范了北京路商业步行街的公共管理,成立了步行街综合执法中队,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以北京路北段(中山路至财厅前)试行步行为契机,举办“外国友人做客北京路”等高品位活动,设立全国首家“香港零关税商品专卖区”,构筑穗港合作新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北京路国际知名度;五月花广场、光明广场等商厦相继落成,为带动北京路商圈新一轮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一德路专业街改造取得新进展,外立面整饰工程示范段的建设顺利完成,成功举办了首届商贸旅游节、“一德路旅游购物周”等一系列商旅推介活动,以沿江路、长堤大马路、一德路为主体的沿江商圈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流花商圈、沿江路商务区、东风路商务区和中山路商务区通过完善规划、整治环境、改善服务,辐射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274.42亿元,同比增长10.5%,占全区生产总值的95%。其中社会服务业继续以较快速度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82.68亿元,同比增长12.78%,占第三产业的30.13%。民营企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区新发展企业1123户,同比增加35.5%。

招商引资有新成效。成立越秀区投资服务中心,成功举办“CEPA与广州越秀区投资创业商机香港推介会”,在服务、制造、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和房地产等领域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开拓进出口贸易。全年引进外商投资项目33个;合同利用外资3288万美元,同比增长139.3%;实际利用外资802万美元,同比增长50.75%。

(三)城区建设和管理水平上新台阶。

- 3 -

以建设生态型城区为目标,以拆危建绿和创建“绿色社区”为载体,积极推进城区规划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区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城区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围绕“三大商圈”、“三大商务区”的建设要求,初步完成了越秀区城区综合改造、越秀区商业发展、一德路特色街和越秀区绿地系统建设等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会同市规划部门一起组织完成了北京路、大佛寺绿化广场等改造建设规划的制定工作,深化了越秀区分区规划,为今后的城区建设奠定了基础。

城区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积极推进危房改造和拆危建绿工作,完成1.3万平方米的危房改造,对小东营、大马站等7处拆危建绿工程进行规划和组织实施,东风西路222号地段的拆危建绿工程成为全市的样板。一年来,完成小东营等8个“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德源里、四方塘等7个社区获市“绿色社区”称号;完成了石室绿化广场的建设。全区新增绿化面积3.8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29.88 %,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达4.72平方米。

市容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全区主次干道和公共场所基本杜绝占道经营,城区脏乱源头得到控制。合理调整公共场所的环卫作业时间,区内主要路段实行18小时保洁制度,市容环境卫生水平有较大提高,连续5年获“羊城市容环卫杯”第一名,区市容环卫局被评为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先进集体。惠福、豪贤、广大肉菜市场的升级改造顺利完成,被市授予“示范奖”。全区废油脂整治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受到市的肯定并在全市推广。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要求,全区55个建筑工地文明施工达标率为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