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学习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森林培育学习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7128e6227d3240c8447ef6a

一、、概念

1、森林培育是通过树木和森林利用太阳能和其它物质进行生物转化,生产人类所需的食物、工业原料、生物能源等的一种生产过程,同时创造并保护人类和生物生存所需环境的生产过程。

2、森林培育学是研究营造和培育森林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二、简述题

1、森林培育学的内容

良种生产,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森林主伐更新 2.、森林培育的对象 人工林 和 天然林 3、森林的三大效益

经济效益:既森林生产木材和林副产品所产生的效益 生态效益:主要是指森林在改善环境方面所带来的效益

社会效益: 森林对社会产生的效益。包括提供就业机会,对人类精神产生的效益

三、论述未来森林培育工作发展的趋势。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的普及,林业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注重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以木材生产和森林多功能发挥相协调的森林经营模式将普遍的被探讨,为此,森林培育将更注重森林的多目标( 木材和非林产品的生产、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系统可持续能力 、保持水土的能力 、森林服务功能、更新的影响等)。

一些可持续经营模式将被提出,如森林的生态系统经营模式、新林业模式、接近自然的林业、生态林业等。

另外在具体经营技术上一些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技术也将逐渐的被替代,如化肥、农药、除草剂等。 2)森林培育将更加集约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森林培育技术也将向集约化方向发展。目前在发达的国家短轮伐期工业人工林培育技术已经基本建立,如

1

桉树(轮伐期3-10年,年生长量可达60-90m3/hm2)等。新的培育体系主要注重遗传控制(无性系造林)、立地控制、密度控制、地力维持等技术,在短期内可收获大量木材。我国目前也在进行该方面的研究。 3)森林培育出现定向化趋势

为了发挥森林的更大效益,在森林培育上将实行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对一个区域来讲,森林被划分成商品林和公益林。对于商品林又分成纸浆林、建筑用材林、单板用材林等。

第一章 森林的生长发育与调空

一、概念

1、林木个体生长(growth):是指林木个体在重量和体积上的不可逆增加。通常描述林木生长的指标有:生长过程曲线,生长速率和生长量。

2、林木个体发育(development):是指林木个体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复杂发生质变的过程。

3、林木生长的周期性:在自然条件下,林木个体或器官的生长速率随着昼夜或季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林木生长的周期性。

4、极性:林木个体或其离体部分(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形态学两端具有不同的生理特性的现象称为极性。林木的极性在受精卵中形成,但一直保留下来。扦插不能把形态学下端向上。

5、再生:是指林木个体的离体部分具有恢复林木其他部分的能力。这是以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全息性为基础的。扦插、组织培养等就是利用林木的全息性。 二、填空题

1、林木个体发育要经过( 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四个阶段。 2、林木群体生长发育要经过(幼龄林时期)、(壮龄林时期 )、(中龄林时期)、近熟林时期、( 成熟林时期)、(过熟林时期 )六个阶段。

3、属于前期生长类型的树种主要有(油松 )、(樟子松 )、(红松 )、(马尾松)。 4、属于全期生长类型的树种主要有(落叶松)、(杉木)、(侧柏)、(柳杉)。 5、大量研究表明任何单株和器官的生长都表现出基本相同的模式,即(“S”形)曲线。

2

三、单项选择题

1、树木直径生长规律符合((1) )型曲线。

(1)S型; (2)J型; (3)反J型; (4)L型 2、树木开花过程属于( (1) )过程。

(1)发育; (2)生长; (3)生长和发育; (4)再生 3、树木在花芽分化前的生长为( (1) )。

(1)营养生长;(2)生殖生长;(3)发育; (4)个体生长

4、通常根据一年中林木((1) )生长期的长短,把林木分成前期生长类型和全期生长类型。

(1)高; (2)直径; (3)材积; (4)叶

5、在一定范围内,林分的光合产量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范围后则产量( (4) )。

(1)开始减少; (2)继续增加; (3)保持恒定; (4)不再增加甚至还会减少 四、简答题

1. 简述树木地上和地下生长的相关性。

答:地下部分是指林木的地下器官,地上部分是指林木的地上器官。 1)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生长是相互依赖的,地上部分所需要的水分、矿

物质、氨基酸和细胞分裂素等由根部提供。而根部所需的糖、纤维素等由地上部分提供。

2)林木地下和地上部分的生长也存在相互制约。在年生长周期中首先根系生长并达到高峰-------随后高生长加快达到高峰----最后根系又开始生长出现第二次高峰。

2.简述树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关性。

答:林木在生长过程中,前期是营养生长,到一定时期之后开始开花结实,进入生殖生长。

林木营养生长和生殖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对立的关系。

1)依赖关系:营养生长为生殖生长奠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生殖器官在

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激素物质,反过来影响营养器官的生长。

3

2)对立关系主要表现为:营养器官的生长抑制生殖器官的生长,反过来生殖器官的生长也抑制营养器官的生长。 3.简答林木个体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

答:林木个体从种子形成——>植株死亡,大体经历四个生长发育时期。

1) 幼年期:从种子萌发开始,到第一次开花结实时为止。 2)青年期: 从第一次开花结实----到大量结实之前(3--5次结实) 3)壮年期(结实盛期,成年期):从开始大量结实起,到结实开始下降为止。成年期长短因树种而异:

4)老年期(衰老期): 从结实量大幅度下降开始,直至个体死亡。 4.简答森林经济收获量的形成过程。

答:一般的用材来讲,干材蓄积量还不能全部收获利用。通常在造材过程中把梢头、伐桩要留在林地上,在工厂加工成材时边脚料也不能利用。真正能利用的也只是干材的一部分,这部分由出材率大小决定。出材率(60-90%)的高低取决于干材的质量(通直度、饱满度、缺陷等)、用材规格等。

因此,从生物产量到经济产量要经过如下折算: 生物量×经济系数(0.3-0.7) =蓄积量 蓄积量×出材率(60-90%)=出材量(经济产量) 五、论述题

1、提高森林产量的途径和措施主要有:

1)遗传改良:通过遗传改良提高树木的遗传品质,包括: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 抗逆性等。要实现这些目的应采取的措施是良种壮苗。而且良种壮苗要经过精心的栽植才能实现目的。

2)林分结构的调控:林分结构影响树木的生长和木材的品质,林分结构的调控分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两个方面。良好的结构是林分获得高产优质的基础。为了达到调整结构的目的,生产上采取的措施是密度控制、合理混交。 3)立地的选择和调控: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适合培育森林,因此需要对造林地进行选择。同时还需要改善树木生长的小环境,使树木生长在适宜的环境下。实现这个目的的主要措施有适地适树、整地、抚育保护。

综上所述,对于用材林造林为了达到速生、丰产、优质和稳定的目的,通常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