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2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教案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2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教案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639c6f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4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2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

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2、了解作者柳永以及其词婉约派的风格;

3、反复诵读,流畅背诵,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优美的意境; 4、学习柳词中善于点染、铺叙、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

1、品悟词的意境,体味其中情感。

2、学习解读词的意境、情感的简单方法,会解读词的意境,情感。 【教学方法】

自读预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诵读体味和鉴赏分析相结合;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

第一课时《望海潮》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2、了解作者柳永以及其词婉约派的风格。 3、深入《望海潮》描绘的情景,体察作者的情感。 4、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根据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二、检查课前预习

了解作者以及相关的词的知识(可要求学生朗读)

1.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 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2. 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

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3.关于《望海潮》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径钱塘(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望海潮》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传说金主完颜亮在读罢这首词后非常羡慕钱塘的繁华,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后来就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诗歌的韵律美 1、教师范读或播放朗读录音:扫除字音和词义的障碍 东南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画桥:雕饰华丽的桥梁 ..

天堑无涯:天然的壕沟,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 ..

重湖叠巘清嘉:秀丽 ..

异日图将好景:把杭州的美景画下来 ..2、学生齐读课文:这首词的韵脚是什么? 明确:本词押“a”韵

3、分别找几名学生朗读这首词,体会这首词的韵律美 四、合作探究 朗读文回答下面问题:

1、哪些词语最能概括体现出杭州的特征? 明确:形胜、繁华(板书)

2、作者具体写了哪些景物 或场面表现这些特征? (同学找出具体景物和场面,并作简要分析)景物 场面 3、这些景物给你什么印象?一个词(字)概括 明确:景------美(板书)(有类似的词语就可以) 4、生活场面呢?

明确:民------乐 官------愉 (板书) 5、整首词给你的感受能用一个词概括吗?

明确:“人间天堂”(板书)

6、仔细阅读最后一句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 惊叹、赞美、羡慕的感情。(板书) 7、带着感情再次诵读课文 五、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作者为什么把这首词写得这么美?同学分析探讨,在课文中找到依据并分析。 问题设计:

1、《望海潮》中数量词的运用使词体现出不一样的风格,请结合其中的数量词来分析本词的风格特色?

明确:词中数量词的使用尤见匠心,“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或实写,或虚写,或夸张,营造出高迈豪放的气势,整首词所表现出来的博大豪迈的格调,已接近于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可见婉约派的词人不一定只会写婉约风格的词作。

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此句中若将“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3、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 ①工于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②巧用点染。“点”:“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染”:自然风光之美; 都市繁华之美; 民生安乐之美。 总结艺术特色:

(1)抓住了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2)先概括后具体,一句一景,从不同角度来写,写景有层次感。 (3)运用了比喻、夸张、铺排、点染、动静结合等手法。 (4) 用词特别准确。

作用:突出表现了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

六、小结:作者仅用了寥寥数笔就将杭州城的繁华富庶,钱塘江的壮阔浩荡,西子湖的清嘉秀美,老百姓的安逸闲适,地方官的风流潇洒,当这些画面一一立体地铺展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的确是从中得到了强烈的艺术感受,从这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文字运用的精炼。在诗词鉴赏中,把握诗词中的重点词语也是鉴赏的一种重要方法。 附:板书设计

望 海 潮 柳永

景美 人 惊叹 杭 形 胜 间 民乐 赞美 州 繁华 天 官愉 堂 羡慕

第二课时《雨霖铃》

【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 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 2、鉴赏意象,掌握抒情主人公的情怀

3、 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一、导入: 关于离别的诗句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二、词牌及背景

1.“雨霖铃”词牌名的由来 : “雨霖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入蜀,路上发生兵变,杨贵妃死。当时阴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无比凄切,作《雨霖铃》曲以寄托离恨。宋代人依旧声填词,遂为词牌。 2.柳永《雨霖铃》背景介绍

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分。这首词就集中地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或播放朗读录音: 要求正字音,把握节奏。 都门帐饮无绪:没有心思 心情不好 ..骤雨初歇 : 又急又大的雨,一阵暴雨 ..

兰舟:木兰舟,船的美称 ..

凝噎:因激动或悲伤而说不出话 ..

去去:往前走了又走,意思是越去越远 ..

2、学生齐读课文:找出这首词的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