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4c7919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4

前后。

3、多次聆听乐曲,听出主题重复的次数和变化。引导学生从音色、速度、力度和音区等要素中,听出主题重复时的变化。

4、再次聆听乐曲,用动作表现弹拨乐器演奏的乐段和情绪越来越热烈的尾声。 启发学生:当听到弹拨乐器出现时,随音乐模仿弹奏的动作;当听到乐曲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时,随音乐的节拍用拍手、摇手腕等动作表现越来越热烈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转圆圈》

1、导入:

(1)复习演唱歌曲导入歌曲的学习。

(2)从本课的发声练习入手,把学生带入歌曲的意境之中。

2、播放歌曲,听后谈谈歌曲的意境和前后部分不同的情绪。

3、学唱前八小节,表现与体会歌曲的意境之美。此部分在演唱时要注意音量不宜太大,唱好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以及延长音记号的地方,通过教师的指挥手势,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和表现。

4、学唱歌谱,感受歌曲的特点。歌曲主要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音型重复多,识读乐谱较为容易。因此,在识读乐谱时,教师稍加分析和引导,以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

(1)听教师唱旋律,引导学生边听边思考:歌曲主要由哪几个音组成?每一个乐句所表现的意境是不是一样的?在分析时,结合歌曲的三个组成音“do、mi、sol”,介绍彝族歌曲的特点。

(2)分乐句视唱歌谱,边唱边请学生划出乐句的旋律线,感知旋律的走向。简谱版做复习变换拍子,请学生出现的小节左上角标出相应的拍号,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拍子的变换。

(3)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先把高声部掌握,并用有趣的象声词帮助读节拍的办法,先把变拍子的强弱规律掌握,注意突出强拍。把歌曲变拍子的节奏练好,再换成旋律唱一唱。由于歌曲变拍子的难度,二声部不唱,以降低难度。用分组和分声部自学的办法学唱。

5、学唱歌曲,处理歌曲。学唱歌曲应着重于歌曲的意境表现,要把撒尼儿童在银色的月光下欢快的歌舞场景表现出来,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唱好这首歌曲,请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按歌曲提示的力度与速度记号来演唱。在演唱时与学生一起复习旋律中

5

出现的音乐记号,如:反复跳越记号、力度记号(渐强、渐弱)等。

(2)用徐缓的速度、柔和的声音和小快板的速度、轻巧的声音来表现两个不同情绪的乐段。

(3)歌曲除变拍子外,多用听唱和模唱的方法唱好倚音。

(4)由于速度的变化与延长音记号的运用,指挥将是统一歌声的重要手段。

6、熟唱歌曲后,请学生手拉手站成排,随乐句的进行,摆动双手边唱边做律动,体验撒尼人民月下踏歌时的意境。 四、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第2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火把节》,学唱歌曲《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管弦乐《火把节》。

1、从民族风情导人。课前请学生查找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如:火把节、泼水节、三月三等,课上进行交流分享。教师设问:你认为要表现“火把节’’上热闹欢腾的场景的音乐,在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上会怎样的表现?

6

2、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听后让学生谈谈所想象的热闹场面。 3、重点聆听第1段。

(1)第1遍,请学生边听边用节奏拍击,为音乐伴奏,感受与体验音乐的情绪。 (2)第2遍,听出此乐段演奏的乐器有弦乐组和木管组。引导学生听出轻快、灵巧的中间部分是由短笛主奏和铃鼓伴奏的,启发他们仔细聆听铃鼓的音色,并合着“x 0 ∣ 0 x”,节奏型拍击。

(3)第3遍,要求学生当听到重音出现时,做擂鼓的动作;当铃鼓音色出现时,和着节奏拍击。分男女生做,如:男生做擂鼓的动作,女生做拍击铃鼓的动作。

4、聆听第2段,感受乐曲抒情优美的情绪。聆听时,请学生听出此乐段由双簧管主奏,想象音乐表现的场景,然后再哼唱或吹奏主题,熟悉旋律;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

器,如三角铁,在乐段的长音处上奏一奏。

5、完整聆听乐曲,表现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启发学生边听边用乐器伴奏、身体律动和哼唱主题等形式来表现。

(二)演唱 歌曲《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

1、复习演唱《转圆圈》导入,聆听歌曲《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的范唱,引导学生谈谈这两首歌曲所表现的意境。

2、初听歌曲范唱,说出歌曲演唱的顺序。聆听前先复习一下反复记号,然后请学生边听边在歌曲中找找反复记号。

3、多遍聆听,用听唱和视唱相结合的方法学唱歌曲。

4、这首歌曲是变换拍子,学生在演唱时不好掌握节拍的变化。在学唱时,让学生在节拍变换的小节前标注拍号,边唱边为歌曲划拍,以帮助学生准确掌握。

5、启发学生从速度、力度和演唱形式上进行歌曲的处理。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7

第三课 银屏之声

教学目标

1、能听出歌曲《爱是一首歌》中出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说说最感动自己的是哪一段。

2、用嘹亮的歌声随音乐哼唱《两颗小星星》,唱出歌中主人公的自豪。

3、能视唱《滑雪歌》其中一句旋律,为歌曲划分乐句。并与同伴一起设计表演形式来演唱歌曲。

4、能用明亮、自信的声音背唱歌曲CDO RE MI》,并与同学分角色表演。 5、能编创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的情绪。在学吹竖笛二声部练习曲中,复习巩固双吐、三吐的吹奏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滑雪歌》和《DO RE MI》。

2、初步体会到主题歌曲在塑造电影人物性格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歌曲《爱是一首歌》、学唱《滑雪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歌曲《爱是一首歌》

1、展示动画片《小鹿斑比》的相关图片或视频片段,看过这部动画片的学生讲讲其

中的故事。

2、初听歌曲,听出歌曲中出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聆听前,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人声的分类和学过的演唱形式有哪些,并把这些知识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在聆听时对照。歌曲先是由男声领唱,接着是男女声合唱。

3、复听歌曲,听后让学生说说歌中的哪一段最能感动自己。引导学生从歌名和歌词中谈谈对歌曲的理解,结合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与合唱”所体现的效果,体会歌曲最令人感动的部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