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接触分析中文help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ANSYS接触分析中文help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415353567ec102de2bd894c

6、设置单元关键选项和实常数;

7、定义/控制刚性目标面的运动(仅适用于刚体-柔体接触); 8、施加必须的边界条件; 9、定义求解选项和载荷步; 10、求解接触问题; 11、查看结果。

5.4.3 建立几何模型并划分网格

在这一步,用户需要建立代表接触体的几何实体模型。与其它分析一样,需要设置单元类型、实常数、材料特性。用恰当的单元类型给接触体划分网格。参见《ANSYS Modeling and Meshing Guide》。

命令: AMESH VMESH

GUI: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

5.4.4 识别接触对

用户必须判断模型在变形期间哪些地方可能发生接触。一旦已经判断出潜在的接触面,就应该通过目标单元和接触单元来定义它们,目标和接触单元将跟踪变形阶段的运动。构成一个接触对的目标单元和接触单元通过共享的实常数号联系起来。

接触区域可以任意定义,然而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计算(主要指CPU时间),用户可能想定义更小的局部化的接触区域,但要保证它足以描述所需要的所有接触行为。不同的接触对必须通过不同的实常数号来定义,即使实常数没有变化。但不限制允许的面的数目。

图5-1 局部接触区域

由于几何模型和潜在变形的多样性,有时候一个接触面的同一区域可能与多个目标面产生接触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定义多个接触对(使用多组覆盖接触单元)。每个接触对有不同的实常数号。见 图5-1 。

5.4.5 指定接触面和目标面

接触单元被限制不得穿透目标面。但是,目标单元可以穿透接触面。对于刚体-柔体接触,目标面总是刚体表面,而接触面总是柔体表面。对于柔体-柔体接触,选择那一个面作为接触面或目标面可能会引起穿透量的不同,从而影响求解结果。这可参照下面的论述:

如凸面预期与一个平面或凹面接触,则平面/凹面应当指定为目标面; 如一个面有较密的网格,而相比较之下,另一个面网格较粗,则较密网

格的面应当是接触面,而较粗网格的面则为目标面; 如一个面比另一个面刚,则较柔的面应当指定为接触面,而较刚的面则

为目标面; 如果高阶单元位于一个外表面,而低阶单元位于另一个面,则前者应指

定为接触面,后者则为目标面; 如果一个面明显地比另一个面大(如一个面包围其他面),则较大的面应

指定为目标面。

上面的论述对于不对称接触是正确的。但不对称接触可能不能满足模型需要。下面一小节祥细论述不对称接触和对称接触的差异,并简要说明需要对称接触的一些场合。

5.4.6 不对称接触与对称接触

不对称接触定义为所有的接触单元在一个面上,而所有的目标单元在另一个面上的情况。有时候也称为“单向接触”。这在模拟面-面接触时最为有效。但是,在某些环境下,不对称接触不能满足要求。在这些情况下,可以把任一个面指定为目标面和接触面。然后在接触的面之间生成二组接触对(或仅是一个接触对,如自接触情况)。这就称为对称接触,有时也称为“双向接触”。显然,对称接触不如非对称接触效率高。但是,许多分析要求应用对称接触(典型地,是为了减少穿透)。要求对称接触的情况如下:

接触面和目标面区分不十分清楚;

二个面都有十分粗糙的网格。对称接触算法比非对称接触算法在更多的

面上施加了接触约束条件。 如果二个面上的网格相同并且足够密,则对称接触算法可能不会显著改变运行,而事实上可能更费CPU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拾取一个面为目标面,而另一个面为接触面。在任何接触模型中,可以混合不同的接触对:刚体-柔体或柔体-柔体接触对;对称接触或非线称接触。但在一个接触对中只能有一种类型。

5.4.7 定义目标面

目标面可以是2D或3D的刚体或柔体的面。对于柔体目标面,一般应用 ESURF 命令来沿现有网格的边界生成目标单元。也可以按相同的方法来生成柔体接触面(见§5.4.8)。用户不应当应用下列刚性目标面作为柔体接触面:ARC, CARC, CIRC, CYL1, CONE, SPHE 或 PILO。对于刚体目标面的情况论述如下。

在2D情况下,刚性目标面的形状可以通过一系列直线、圆弧和抛物线来描述,所有这些都可以用 TARGE169 单元来表示。另外,可以使用它们的任意组合来描述复杂的目标面。在3D情况下,目标面的形状可以通过三角面、圆柱面、圆锥面和球面来描述,所有这些都可以用 TAPGE170 单元来表示。对于一个复杂的、任意形状的目标面,可以使用低阶/高阶三角形和四边形来给它建模。 5.4.7.1 控制节点

刚性目标面可能会与“控制(pilot)节点”联系起来,它实际上是一个只有一个节点的单元,其运动控制整个目标面的运动,因此可以把控制节点作为刚性目标的控制器。整个目标面的力/力矩和转动/位移可以只通过控制节点来表示。控制节点可能是目标单元中的一个节点,也可能是一个任意位置的节点。只有当

需要转动或力矩载荷时,控制节点的位置才是重要的。如果用户定义了控制节点,ANSYS程序只在控制节点上检查边界条件,而忽略其它节点上的任何约束。 注意 --当前的接触向导不支持生成控制节点。用户可以在接触向导外定义控制节点。 5.4.7.2 基本图元

用户可以使用基本几何图元,如圆、圆柱、圆锥、球,来模拟目标面(它需要实常数来定义半径)。也可以组合图元与一般的直线、抛物线、三角形和四边形来定义目标面。

5.4.7.3 单元类型和实常数

在生成目标单元之前,首先必须定义单元类型(2维的TARGE169单元,或3维的TARGE170单元)。

命令: ET

GUI: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 Add/Edit/Delete 随后必须设置目标单元的实常数。 命令: Real

GUI:main menn>preprocessor>real constants

对于 TARGE169 单元和 TARGE170 单元,仅需设置实常数R1和R2(如果需要的话)。关于目标单元、单元形状、实常数的完整描述,参见《ANSYS Elements Reference》中TARGE169单元和TARGE170单元的论述。

注意 --只有在使用直接生成法建立目标单元时,才需要指定实常数R1、R2。另外除了直接生成法,用户也可以使用ANSYS网格划分工具生成目标单元,下面解释这两种方法。

5.4.7.4 使用直接生成法建立刚性目标单元

为了直接生成目标单元,使用下面的命令和菜单。 命令: TSHAP

GUI: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Elements> Elem Attributes

随后指定单元形状,可能的形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