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数学试题(理科)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数学试题(理科)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3852a5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01

高中文科班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 1. 以下有关我国原始社会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翻土种地的主要工具是耒、 (B)从事农业的主要劳动力是妇女 (C)已出现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 (D)主要农作物是粟、稻、蔬菜 2. 使西周成为空前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实行 (B)广大奴隶创造出大量财富 (C)农作物品种的增多和手工业的发展 (D)周文王整顿政治和军事 3. 春秋时期,最早的封建地主是哪些人转化而来的?

(A)立功的将士 (B)奴隶主贵族 (C)有钱的大商人 (D)城市平民 4. 战国时期还没有出现的手工行业是

(A)冶炼业 (B)制瓷业 (C)漆器制造业 (D)丝麻纺织业 5. 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死因是

(A)革新图强的建议被楚王拒绝,悲愤自杀 (B)主张变法被当权贵族排挤、流放后自杀 (C)在流放中闻知楚都被秦军攻破,绝望自杀 (D)做为贵看到奴隶制日趋衰亡,绝望自杀 6. 最早为君主专制提出“君权神授”理论的是 (A)韩非子 (B)李斯 (C)秦始皇 (D)董仲舒 7. 73年,班超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恢复东汉政府一西域各国的交往 (B)联络西域各国共同夹击北匈奴 (C)恢复西域都护、打通丝绸之路 (D)为了同大秦建立直接的联系 8. 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基本条件是

(A)限制地主阶级占田数量(B)鲜卑族统治者主动汉化 (C)政府掌握大量无主土地 (D)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9. 对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A)稳定了农民的生活 (B)开垦的荒地增多了 (C)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D)促进了经济的恢复 10. 北魏均田制的直接受益者是

(A)贫苦农民 (B)中小地主 (C)鲜卑贵族 (D)官僚地主 11. 在南朝更替的四个朝代中,最安定的朝代是 (A)宋 (B)齐 (C)梁 (D)陈

12. 唐代科举制中进士科最重要的原因是

(A)考试内容最难 (B)考试人数最多 (C)主要选官科目 (D)唯一儒学科目 13. 唐玄宗前期,藩镇权限增大的直接原因是

(A)唐玄宗不理政事、重用奸臣(B)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C)唐与周边民族失和、边境紧张 (D)安吏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 14. 8世纪中期,控制东自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广大地区的民族是 (A)鲜卑 (B)匈奴 (C)突厥 (D)回纥 15. 契丹建国后,实力大为增强的重要原因是 (A)得到幽云地区 (B)接受中原封建文化 (C)统一契丹各部 (D)控制了蒙古大漠地区 16. 宋辽战争的起因是

(A)辽兵南下掠夺 (B)宋军夺取幽云地区

(C)辽国需要岁币 (D)宋真宗懦弱无能 17. 以下各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A)北宋----辽-----西夏-----金 (B)辽-----北宋----西夏-----金 (C)北宋----西夏-----辽----金 (D)辽-----北宋-----金-----西夏 18. 王安石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A)发展生产力 (B)增加财政收入 (C)调整生产关系 (D)抑制官僚地主利益 19. 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生产者的利益 (B)维护中小地主利益 (C)维护大地主的利益 (D)维护封建国家利益 20. 元朝时,台湾岛隶属于

(A)中书省直接管辖 (B)河南江北省管辖 (C)江浙省管辖 (D)江西省管辖 21. 元朝开凿疏通大运河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对南方的统治 (B)南粮北调供应大都 (C)加强南北经济交流 (D)便于蒙古贵族南游 22. 东欧地区的商队直接来中国贸易的最活跃时期是 (A)唐朝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23. 朱元璋建明朝时的都城叫 (A)建业 (B)建康 (C)南京 (D)应天

24. 白银在明代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其主要原因是 (A)白银开采量的增加 (B)一条鞭法的实行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白银本身的价值

25. 明朝后斯著名的东林书院所在地在右图中应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6. 清前期农业仍有发展,其主要表现是 (A)引进了外国农作物品种 (B)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 (C)耕地面积增加了近一半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更加巩固

27. 以下关于清前期新疆地区状况的表述,错误的是 (A)清朝称天山南路地区为回部 (B)噶尔丹的势力曾达到天山南部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首次统一新疆 (D)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大部分地区 28. 下列现象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停止实行 (B)商品经济活跃------一条鞭法实行

(C)蒙古侵拢边境-------明成祖迁都北京 (D)清朝废除人头税-----人口大量增加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9.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原因有 (A)社会处于新旧制度交替的变革时代 (B)思想家著书立说没有任何限制 (C)私人讲学是当时的社会风尚 (D)中华民族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

30. 以下各项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直接关系的是 (A)战国时期出现了新兴的封建城市 (B)社会风俗画的出现是两宋绘画的一大特色 (C)明朝出现很多有专业化特色的城市 (D)明朝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31. 下列推动封建化进程的改革是 (A)商鞅变法 (B)魏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周世宗改革

32. 《史记》与《资治通鉴》的不同点是 (A)编写的体例不同 (B)记述的历史不同 (C)写作的目的不同 (D)史学观点有所不同

33. 北魏孝文帝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此诏令规定 (A)禁止官员说鲜卑话 (B)上朝议事不准说鲜卑话 (C)罢免不会说汉话的官员 (D)在朝廷上不说汉话者免官

34. 在封建社会的各朝代中经常出现土地兼并的现象,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时,受损害的是 (A)农民 (B)官僚地主 (C)封建国家 (D)大商人 35. 以下战争中战败一方皇帝被俘的有 (A)316年匈奴兵攻占西晋都城长安 (B)1125年金军灭亡辽朝

(C)1127年金军攻陷北宋都城东京 (D)1449年瓦刺与明军在土木堡大战 36. 以下对宋元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出现了许多记述科技成就的著作 (B)出现了专门研习书画的专科学校 (C)词的创作超过了前代达到很高造诣 (D)私人书院对培养人才起到良好作用

37. 明成祖多次下诏:“沿海军民人等,近年以来,往往私自下蕃,交通外国,今后不许。所司以遵武事例禁治。”此诏令反映出

(A)明朝建国以来就禁止民间从事海外贸易 (B)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不是为了扩大海外贸易 (C)明成祖禁止民间任何形式的海外贸易 (D)明成祖禁止官方任何形式的海外贸易

38. 康熙帝在17世纪末的20年内所面临的问题有 (A)噶尔丹在西北判乱 (B)沙俄侵犯东北边疆 (C)郑氏家族割据台湾 (D)农业生产急待恢复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8个空,每空1分,共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9. 我国的农历冬至和夏至日期的测定完成于__________时期,对世界通行公历一年周期的确定完成于_________时期。

40. 中国古代中央政权最早对西北的行政统治机构叫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确立对新疆的统治是在____________皇帝在位时期。

41. 唐朝时中央六部中的司法机构是________________。明朝时地方最高一级司法机构叫_______________。

42. 宋代最重要的学校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3题11分,第44题14分,第45题13分, 共 38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3. 阅读下列材料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悦。博士齐人淳于赵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始皇下其议。丞相要斯曰:“……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味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而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在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邮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制曰:“可。” 引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回答:

①淳于越与李斯在哪方面有相同点?分歧是什么?产生分歧的社会政治原因是什么? (5分) ②指出秦始皇为什么会接受焚书的建议? (2分)

③双方不同意见属于什么问题?结果导致了什么局面。(4分) 4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初,蒙古太祖征西域,仓库无斗粟尺帛之储,于是群臣咸言,虽得汉人,亦无所用,不若尽杀之,使草木畅茂,以为牧地。耶律楚材曰:“……但弗为耳。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酒醋盐铁、山泽之利,周岁可得银五十万两、绢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何为无用哉!” 引自《宋史纪事本末》卷100

材料二:(1230年,耶律楚材)奏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凡长贰悉用士人,如陈时可、赵 等皆宽厚长者,极天下之选,参佐皆用省部旧人。辛卯秋,帝(窝阔台)至云中,十路咸进 籍及金制陈于廷中,帝笑谓楚材曰:“汝不去腾左右,而能使国用充足,南国之臣,复有如卿者乎?”对曰:“在彼者皆贤于臣……。”……楚材奏曰:“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帝曰:“果尔,可官其人。” 引自《元史》卷 146 回答:

①据材料一,耶律楚材的观点与“群臣”有什么不同? (3分) ②材料二对于评判材料一中不同的观点是否有用? (2分) ③耶律楚材在实施其主张时有哪些显著特点? (2分) ④他这样回答窝阔台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3分)

⑤耶律楚材之所以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历史规律?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