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师范大学附属高中2019年高中语文模拟练习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新疆师范大学附属高中2019年高中语文模拟练习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37fc5f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7

(1)后边陲多事,支费渐繁,一变而有客兵之年例,再变而有主兵之年例。 (2)森为考官时,夏言婿出其门,欲介之见言,谢不往。 【答案】10. B 11. C 12. C

13. (1)后来边陲战事频繁,支出的费用逐渐繁多,第一次变化则外籍部队有了每年规定的给养,第二次变化则本地部队有了每年规定的给养。(2)马森担任考官时,夏言的女婿出自他的门下,想介绍他见夏言,他推辞而没有前往。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太仓岁入少/不能副经费/而京通二仓积贮无几/森钩校搜剔/条行十余事/又列上钱谷出入之数/劝帝节俭”,这句话的含义是“国库每年的收入减少,不能满足经费的开支,而且京、通二仓的储藏没有多少。马森查对搜集,举述了十多件事。又列出钱谷出入的数目,劝谏 皇帝节俭”,圈出名词和代词,如“太仓”“岁”“经费”“京通二仓”“森”“帝”等,然后根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因为“太仓岁入少”,因此“不能副经费”,排除AD两项;“条行”指分条举述,二者不能断开,排除C项,选择B项。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项,错在“第二署”,应为“第一署”之称。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项,“皇帝曾命外廷官崔敏拨户部的六万银两买黄金”不准确,错在“外廷官”,文中说的是“帝尝命中官崔敏发户部银六万市黄金”,“中官”是指宦官,应为“内廷官”。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13

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C项对应的内容,考生可以借助“崔敏”“六万”等快速找到设题区域,文中说崔敏是“中官”,即内廷官。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事”,战事;“再”,第二次;“客兵”,外籍部队;“主兵”,本地部队;“年例”,指每年规定的给养。第二句中,“为”,担任;“出”,出自;“出其门”省略介词“于”;“门”,指门下;“介”,介绍;“谢”,推辞,拒绝。 参考译文:

马森,字孔养,怀安人。嘉靖十四年(1535)中进士,被任命为户部主事,后曾任太平知府。老百姓中有兄弟打官司的,马森给他们镜子让他们照照,说:“你们两个人老了,忍心损伤兄弟情份吗?”都感激得流泪含羞而去。又升迁江西按察使。有位进士宠爱别的女人而杀害妻子,抚按想轻判,马森最终使他伏法。起初,马森在江西举荐布政使宋淳。宋淳后来巡抚南、赣,因贪赃的事败露,马森因此被调为大理卿。因病归乡,起用为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派到户部,督察仓场,不久转任左侍郎。以右都御史身分总督漕运,兼任凤阳巡抚,升任为南 京户部尚书。隆庆初年,调任北部。当时,皇帝登基诏书减免了国家一半的田租。国库每年的收入减少,不能满足经费的开支,而且京、通二仓的储藏没有多少。马森查对搜集,举述了十多件事。又列出钱谷出入的数目,劝谏 皇帝节俭。皇帝亲拟诏书责令他采取措施,马森上奏:“祖宗的旧制度,黄河、淮河以南地区供给京师四百万银两,黄河、淮河以北地区供给边关八百万银两。一年的收入,足以供给一年的费用。后来边陲战事频繁,支出的费用逐渐繁多,第一次变化则外籍部队有了每年规定的给养,第二次变化则本地部队有了每年规定的给养。起初的费用只三五十万两,后来渐渐增至二百三十多万两。屯田的十有七八受亏损,管理食盐也十折四五,民粮运输十有二三被拖欠,全部用补给边关的年度费用弥补。在边关兵马不比过去多,在太仓纳粮之数不比过去增加,然而耗费是以前的数倍。又下诏书减免赋税,所以今日宣告匮乏,比往年更甚。我以前的筹划,计算到细小的财物,不过是解救燃眉之急,但对国家的根本、民众的元气,没来得及深入考虑。希望集思广益,让朝廷众臣各自陈说自己的意见。”又奏请河东、四川、云南、福建、广东、灵州征收盐税的事情。皇帝曾经任命宦官崔敏拨户部的六万银两买黄金。马森认为不可,而且声称按照旧例

14

皇帝的诏令都由内阁下发,没有从司礼太监直接传递的,此事才被阻止。隆庆三年(1569),以母亲年迈为由请求回家养老送终。赏赐他乘驿车归乡,后来有人屡次举荐,他也没有重新做官。马森担任考官时,夏言的女婿出自他的门下,想介绍他见夏言,他推辞而没有前往。居住乡里,支持巡抚庞尚鹏施行一条鞭法。万历八年(1580)去世。 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恭敏。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晚次湖口有怀 刘长卿

帝乡劳想望,万里心来去。 白发生扁舟,沧波满归路。 秋风今已至,日夜雁南度。 木叶辞洞庭,纷纷落无数。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句写诗人频繁地想要遥望帝乡,这一行为暗指诗人对政治中心和建立功名的渴望。 B. “万里心来去”看似只有“心”在运动,但实际上“心”是随着“身”一起运动的。 C. 第三句聚焦于空间的“小”与细节,第四句则侧重空间的“大”和全景,形成对比。 D. “扁舟”指小船,而“舟”与“船”在古诗中往往具有不同的情感内蕴和使用语境。 E. 五、六句点明时令特征,诗人借秋天大雁不分昼夜南飞,含蓄地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15. 本诗第七句化用了屈原的“洞庭波兮木叶下”,请赏析其化用之妙。

【答案】14. BE 15. ①将并立的两种景观,合并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描绘出木叶在秋风吹动下坠入洞庭湖的景象;②以“辞”代“下”,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木叶以依依惜别的情态。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

15

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项,“但实际上‘心’是随着‘身’一起运动的”不准确,从诗中来看,错在“身也在运动”,距帝乡万里的距离只有心能自由来去。E项项,错在“对家乡的思念”,全诗没有体现出这种情感。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诗第七句化用了屈原的‘洞庭波兮木叶下’,请赏析其化用之妙”,这是考查诗歌鉴赏语言的能力。首先理解这句诗的意思,“木叶辞洞庭”,这句诗意思是“木叶从枝头飘落到洞庭湖中,这句诗中提到”木叶”和“洞庭”,描绘出木叶在秋风吹动下坠入洞庭湖的景象,诗人将并立的两种景观,合并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其中以“辞”来写木叶的飘落,这就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好似木叶不舍得离开枝头,这就赋予木叶以依依惜别的情态;而诗歌以“木叶辞洞庭,纷纷落无数”这一景象收尾,这是使用了以景结情的艺术手法,写出了诗人在深夜中看到落叶的情形,由此引发诗人身在异乡而难归的孤寂之情。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圈出诗句中的景物,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艺术手法和关键字词来分析效果。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次北固山下》中,诗人王湾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劳动人民寄子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琵琶行》中,诗人通过“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秋天的景物,渲染了江头送客之时的氛围。

【答案】 (1). 海日生残夜 (2). 江春入旧年 (3). 长太息以掩涕兮 (4). 哀民生之多艰 (5). 枫叶荻花秋瑟瑟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荻”“瑟”的写法。 语言文字应用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过去的中国制造和今天的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比如港珠澳大桥项目中,六七公里长的海底....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