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区黄龙镇英烈与襄阳十大历史名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襄州区黄龙镇英烈与襄阳十大历史名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93005c844693daef5ff73d24

陈大德(1904-1941) 黄龙西傅岗村人。幼读私熟。及长从事教育,开设私熟悉,并自习医学,常为农民治病,从不计报酬。 1927年春,黄龙农民协会成立,他报名参加,并积极参与活动。1958年参加枣阳蔡阳铺暴动,襄阳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离开学校,专门从事苏区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守备队、互济会、妇女协会和红色补充军。 抗日战争发生后,投身于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参加“第五战区战时教育工作团”和“战时教育促进会”,从事宣传工作。后来自己筹款购买枪支,组成一支抗日武装,在襄东一带打游击。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接任枣阳七房区委书记,10月,调任中共枣阳县委宣传部长,经常深入敌占区,分化瓦解敌人。1941年国民党纠集了大批兵力,对鄂豫边区发动“围剿”,陈坚持在襄阳、枣阳一带组织反“围剿”斗争,5月途径陶山庙被捕,后押解到襄阳,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31日被活埋于枣阳县西门外九龙山。

- 7 -

王君宪(1908-1932) 黄龙王湾村人。1929年参加革命,由王君恩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为党做掩护工作,在黄龙一带秘密发展雇农工会。1931年7月,调任宜城县东一区苏维埃主席,在辖区内实行土地革命,发展生产,后为中共宜城县委委员,曾率领5乡先锋队、红色补充军和枣阳游击队共300多人攻打枣南。1932年1月调任枣南二区苏维埃主席,后为豫鄂边省委政治保卫局负责人、军委代表和临时省委苏区代表。曾奋力与叛军格斗,保护党的干部出险。年冬参加了王君恩、朱大山等在黄龙垱以东张家冲召开的暴动骨干分子会议,事泄未果。12月10日在宜城县新街被捕遇害。

- 8 -

王君恩(1909-1933) 黄龙胡家咀村人。幼入乡塾读书,1923年入黄龙垱江西会馆公办学堂。1926年春因家贫辍学,回家从事农耕。当时襄阳一带军阀混战,匪霸横行,百姓屡遭蹂躏。他无限愤慨,曾多次向张百方(共产党员)老师倾吐衷曲,寻求救国之道。 1927年3月,黄龙农民协会成立,他积极参加,在胡家咀、王家湾一带从事农运工作,广大结贫友。192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地下联络工作,活动在襄东一带,4月16日参加黄龙垱暴动,胜利后参与组建农民指挥部工作。1930年1月,同谢耀武等遵照鄂北特委“积极组织武装暴动,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指示,把原大革命失败时散藏的枪支搜集起来,建立80余人的农民自卫军。2月5日,处决当地匪首柏永照和劣绅袁天洪等人,为民除害。7月,回黄龙垱筹建黄龙区苏维埃政府。1931年4月,调任襄阳县苏维埃政府党代表,领导苏区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发展生产,使苏区呈现一派繁荣景象。1932年2月2日,参加豫鄂边特委召开的紧急会议,成立中共鄂豫边临时省委,当选为执委委员。1932年7月,鄂豫边临时省委机关迁往南阳,王同曹梦久、朱大山等组成临时省委代表团,继续领导襄、枣、宜、钟苏区人民开展斗争。11月13日晚,在襄东张家冲召开骨干会议,准备就地举行武装暴动,不料走漏风声,被黄龙垱、璩家湾团防局包围。王君恩奋力反击,掩护战士突围,身负重伤,被捕。次年1月20日在襄阳西城门外就义。

- 9 -

朱大山(1908-1943) 黄龙朱岗村人。家道清贫,两岁丧父,15岁丧母。后在黄龙镇一家杂货店当学徒聊以糊口,不久又被解雇,由于自幼苦大仇深,并在农民自卫军鄂北总队中队长杜中奎的影响教育下,于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九军第二十六师分队长。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解放耿集等战斗,英敏机智,作战勇敢,不久升为大队长。 1932年,和王君恩等在奉鄂豫边临时省委的指示,组成临时省委代表轩,在白色恐怖下,积极联络襄南一带的红军战士,秘密组织30多人的武装队伍,坚持与敌人斗争。1938年6月,中共鄂北中心县委成立,任委、组织部长兼黄龙中心区委书记。10月,成立中共鄂北特委,任候补委员,组织“战教团”和“促进会”,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动员人民参军参战、捐粮捐款。1941年2月,调任京(山)钟(祥)县大队营教导员。3月,任第二军区独立团副团长。5月,国民党当局掀起了新的反共高潮,向襄东、豫南、汉北边区大举进攻。朱同谢坤等奉命率鄂北支队赴襄、枣、宜边界牵制国民党军队,就便在襄东一带招收训练新兵,与国民党顽军开展了游击战争,破坏其后方交通线。7月,朱大山回到边区后,任中共鄂北地委军事部长。1943年9月,在马鞍山反“扫荡”战斗中牺牲。

- 10 -